2022年2月,美国士兵在邻近乌克兰边境的波兰训练。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1990年,伊拉克在领土侵略战争中入侵科威特。第二年,美国及其盟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下进行了干预,击退了伊拉克的入侵。今天,当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类似的侵略战争时,美国却没有类似的行动,而只是采取不断升级的经济制裁,这是为什么?
1991年和2022年的情况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最大的不同是:众所周知,萨达姆·侯赛因没有核武器;而普京有近6000个。如果说原因,这就是原因。
在入侵之前和之后,拜登政府一直排除美国军队部署乌克兰。总统在周四的讲话中说:“让我再说一遍:我们的军队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卷入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冲突。”尽管右翼和“反帝国主义”左翼的评论人士警告称,美国将参与其中,但没有迹象表明这一政策会发生改变。核武器是主要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冷战时期的“相互保证毁灭”逻辑仍然有效:俄罗斯的侅武器库导致直接干预乌克兰的风险超出了任何理性的美国领导人所能容忍的程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的核武器使得这场冲突升级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
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俄罗斯的核武库也为普京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普京本人也提出了同样的想法。在周三晚间的宣战演讲中,他警告“任何考虑从外部干预的人”将“面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后果”——这种威胁已经不假掩饰了:如果美国及其北约盟国胆敢干预,对付他们的将是核武器。
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研究核武器的教授凯特琳·塔尔梅奇(Caitlin Talmadge)在谈到普京的演讲时写道:“这是我见过的稳定-不稳定悖论最清晰的证据。普京的行为表明,他们可以利用战略核力量作为盾牌进行常规侵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核威胁可能会阻止外部干预。”
作为冷战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美俄之间的核平衡正重新回到国际政治的前沿。我们只能希望事情不会变得更可怕。
核武器导致美国难以出兵乌克兰
全球核弹头规模分布图。
核武器是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唯一一种一旦大规模使用,就能迅速消灭我们整个物种的武器。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之间发生冲突的风险极大,因此任何理性的领导人在理论上都应该设法避免发生冲突。
美国和俄罗斯尤其如此,两国合计控制着世界上大约90%的核弹头。问题不仅在于两国核武库的规模,还在于它们的结构——两国都拥有强大的“二次打击”能力,这意味着双方都能承受对方的毁灭性核打击,并仍能进行报复。美国和俄罗斯部分通过所谓的“核三合一”(nuclear triad)来保持二次打击能力:配备核弹的轰炸机,配备核导弹的潜艇,以及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其结果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无法指望“赢得”一场核战争。即使一个国家首先发动攻击,摧毁主要的军事基地和人口中心,另一个国家仍然能发动核反击,比如从海上的潜艇对其敌人发动反击。想要在这种规模的核战争中获取胜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参与战争。
这或许就是拜登政府如此坚定地避免卷入乌克兰问题的原因:直接干预所带来的风险太高了,对民众,对国家,乃至对全人类。
1954年美国进行的一次核试验。
核大国之间的常规战争并不一定会升级为核冲突:看看199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卡吉尔冲突,或者2018年美国特种部队和俄罗斯雇佣兵在叙利亚的战斗。但是,冲突升级为使用核武器的风险总是存在的,特别是当一方认为事关重大的国家利益或其生死存亡时。
对普京来说,乌克兰战争似乎已经符合了这个要求。从地理上看,美国或北约对这场冲突的重大干预,将对俄罗斯国土的领土完整构成威胁。如果北约干涉能让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于乌克兰的方向转变,那么俄罗斯很可能会使用其核武库来对付北约的敌人。
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University)的核武器专家尼克·米勒(Nick Miller)解释说:“他们的核战略设想是,如果在常规冲突中失败或面临生存威胁,他们可能会率先使用核武器。”
对于在乌克兰部署美军,是否会在实质上导致核战争,这一点无法预知。但风险很高,很有可能超过冷战时期最危险的时刻,比如古巴导弹危机。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保护美国国土的前提下,一位美国领导人仍然有可能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发生冲突,但保卫乌克兰这样一个甚至不是美国正式盟友的国家,应该不是其中之一。
核武器如何使乌克兰战争成为可能
一些权威学者在研究威慑的逻辑后得出结论,核武器实际上对世界是一件好事。支持这种“核革命”理论的主要学者是政治学家肯尼斯·瓦尔兹(Kenneth Waltz),他们认为核武器的扩散将通过扩大威慑来传播和平。越多的国家将侵略行为置于难以想象的风险之下,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一理论的证据参差不齐。虽然核威慑似乎确实在防止冷战升温方面发挥了作用,但研究其他案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等拥有核武器的较小国家,会得出一个复杂得多的结论。
稳定-不稳定悖论就是这些复杂因素之一。这种悖论最经典的形式是,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有可能卷入小规模冲突。因为双方都知道,考虑到核风险,对方不想冒更大的战争风险,他们可以更有信心地进行较小的挑衅和攻击。看起来核武器带来了稳定,实际上孕育了更大的不稳定。
乌克兰不是核武器拥有国,但北约有三个国家有(美国、英国和法国)。因为北约成员国不希望与俄罗斯发生更大范围的战争并引发核冲突的风险,所以它们不太可能干预一场原本有可能加入的冲突。普京知道这一点;他公开威胁要对任何干涉的国家使用核武器,这表明他预计到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对经典悖论的一种曲解:普京依靠对核打击的恐惧,让他得以在入侵一个拥有核武器的第三方(北约)可能想要保卫的国家(乌克兰)时逃脱惩罚。
这种情况在冷战时期很常见。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可以在1956年向匈牙利和1968年向捷克斯洛伐克派兵镇压反共产主义起义,而不用真正担心西方的干预。
需要明确的是,稳定-不稳定悖论不是国际关系的铁证,学者们对这种行为引发冲突的频率存在分歧。但核威慑同样没法作为依据:有几个差点发生核战争的例子。
例如,1983年,苏联中校斯坦尼斯拉夫·佩特罗夫(Stanislav Petrov)收到了一个早期预警系统的警报,称美国可能会发动核打击。如果彼得罗夫通知了他的上级,他们很可能会发射导弹作为回应。然而,佩特罗夫和他的手下正确地得出结论,相信这纯粹是一场虚惊,于是选择什么也不汇报。他们的判断可能挽救了数亿甚至数十亿人的生命。
核威慑取决于双方都能获得相对准确的信息并做出理性的决定。但是,乌克兰的这场冲突发生在北约成员国边界附近,发生事故、误解和误判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例如,米勒说,“你可以想象一架俄罗斯飞机不小心误入北约领空”,并引发更广泛的冲突。
如果北约不进入乌克兰境内,发生这样一场灾难的风险仍然非常低。米勒警告说,“双方都有强烈的动机避免直接冲突,避免事件升级。”
但在目前反复讨论使用核武器的前景,就已经说明了核武器如何令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危险、更脆弱。虽然核武可能在阻止美国直接介入乌克兰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帮助创造了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条件——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有可能升级为彻底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