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GDP万亿城市已扩容至24城。这24座城市不仅在2021年交出了靓丽经济“成绩单”,还持续发挥着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1年GDP万亿城市版图
在GDP万亿城市版图扩容的同时,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GDP万亿城市最为集中,达到8座,城均GDP达到18929.42亿元、城均常住人口为1160.41万人,8座城市稳步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凸显。珠三角城市群拥有4座GDP万亿城市紧随其后,城均GDP达到20477.18亿元、城均常住人口为1405.06万人,广佛、深莞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深远。
其后,京津冀城市群拥有北京、天津两座城市,成渝城市群拥有重庆、成都两座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拥有武汉、长沙两座城市,山东半岛城市群拥有青岛、济南两座城市,海峡西岸城市群拥有福州、泉州两座城市。在这五大城市群中,双城经济协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节奏特别明显。
此外,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各自拥有郑州和西安1座GDP万亿城市。郑州和西安均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引领中原发展、支撑中部经济崛起,西安立足古丝绸之路起点、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北京上海双双迈上4万亿,深圳突破3万亿
与此同时,多个一线城市也迎来新突破。北京、上海经济总量率先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分别达到43214.85亿元、40269.6亿元,成为我国仅有的2座4万亿GDP城市;深圳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以30664.85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三,同比增长6.7%。
其后,广州以28231.97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8.1%;重庆GDP紧随其后,以27894.02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五,同比增长8.3%;苏州以22718.3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六。
此外,成都经济总量离2万亿元仅一步之遥,以19916.98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七;杭州、武汉、南京GDP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分别为18109亿元、17716.76亿元、16355.32亿元。

从各城市2021年经济增速方面来看,武汉以12.2%的GDP增速领跑GDP万亿城市;其后,合肥以9.2%的GDP增速位列第二,南通以8.9%的GDP增速位列第三。
但从两年平均增速方面来看,南通稳居第一,两年平均增速6.8%;合肥和福州紧随其后,两年平均增速均为6.7%。值得注意的是,苏州、泉州、长沙、郑州尚未披露两年平均增速。

人均GDP均超1万美元,14城人均GDP超2万美元
从GDP万亿城市人均GDP方面来看,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无锡人均GDP位列第一,由2020年的16.58万元增至18.77万元;北京人均GDP紧随其后,以18.39万元位列第二。其后,苏州、南京、深圳、上海人均GDP均超过17万元,分别达到17.82万元、17.56万元、17.46万元、17.38万元。
按照国家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2021年我国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6.4515的利率计算,这24座GDP万亿城市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特别的是,无锡、北京、苏州、南京、深圳、上海、宁波、杭州、广州、武汉、南通、青岛、福州、长沙14座城市的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这其中,青岛、福州、长沙的人均GDP首次迈入2万美元大关。


佛山、泉州、东莞第二产业比重超五成
从产业方面来看,互补的产业结构是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是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指标;第三大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从第二产业比重来看,东莞第二产业比重最高,达到58.2%;泉州、佛山紧随其后,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56.9%、56%。
从第三产业比重来看,北京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到81.7%;上海和广州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分别为73.3%、71.6%。此外,杭州、成都、西安、深圳、武汉、南京、济南、天津、青岛、合肥10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


重庆第一产业增加值近2000亿元,领跑24城
从第一产业来看,重庆以1922.03亿元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稳居GDP万亿城市第一;其后,福州、成都分别以637.03亿元、582.79亿元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位居前三。
从第一产业增速来看,东莞、佛山、长沙位居前三,增速分别为11.8%、9.5%、9.1%。


上海、深圳、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超1.1万亿
从第二产业来看,上海、深圳、重庆、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均超过1万亿元。上海以11449.32亿元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位居GDP万亿城市之首,深圳、重庆分别以11338.59亿元、11184.94亿元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产业增速中,北京增速最亮眼,达到23.2%;其后武汉、合肥、东莞第二产业增速均超过10%,增速分别为12.1%、10.6%、10.5%。


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超3万亿元
从第三产业来看,一线城市最为亮眼,高居前四。其中,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2889.6亿元,位居第一;其后,上海以31665.56亿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第二,广州以20202.89亿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位居第三。
从第三产业增速来看,武汉增速最亮眼,增速达到12.3%;其后,泉州、福州位列二、三,增速分别为9.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