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当下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关注,其中三个城市成为焦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利沃夫。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是著名的工业重镇,但也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利沃夫是乌克兰西部的历史文化古城,其居民90%都是乌克兰族,是最“乌克兰”的城市。

顿涅茨克, 百万玫瑰之城

顿涅茨克是乌克兰东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苏联重要的煤炭基地。据资料显示,苏联最深的煤矿就位于顿涅茨克,在地下1600米。这里作为煤炭挖掘和运输中心,形成了十分完备的地面煤炭运输线,全长2000多公里。曾经的矿井,也有些被当地人开发成工业旅游的景观,游客可以乘坐缆车体会当年的矿工们下井挖煤。



据说世界上很多城市都被37度经线穿过,莫斯科、大马士革、亚的斯亚贝巴、内罗毕,还有顿涅茨克。顿涅茨克植物园以植物的多样性享有盛名。顿涅茨克在上世纪90年代曾被评为欧洲绿化率第二高的城市。这里种植了大量玫瑰。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顿涅茨克“百万玫瑰”城市的荣誉称号。顿涅茨克人骄傲地称自己的城市为“钢铁与玫瑰的城市”。苏联解体后,由于疏于管理以及经费短缺,顿涅茨克的玫瑰大面积凋零,但是今天的顿涅茨克又重新充满玫瑰的芬芳——2018年全市重新种植了100万株玫瑰(如图),这种美丽的花朵成为顿涅茨克市的象征。

顿涅茨克也是乌克兰东部的科学、教育和文化中心,据统计这里有8330家文化教育机构,20个电影院、53个文化宫,140个博物馆和450个图书馆、22座蕴涵重大意义的建筑纪念碑、200多座历史雕塑、3个剧院。

顿巴斯的冶金业十分发达,自古以来就是铁匠高手云集之地。为了鼓励顿涅茨克铁匠们的创造力,该市政府于2001年建立开放了铸铁雕塑园。最初的作品只有9件,现在已经多达220件。

每年市政府在这里举办世界铸铁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铸铁艺术家们云集此地,并在现场露天进行创作展示。铸铁作品通过评选后可放置在公园里。有铁匠一边烧炉子一边挥舞铁锤打铁的雕像,有枪炮、坦克等各种武器的雕像,也有微缩的埃菲尔铁塔等各国名胜雕像,还有飘逸的拉小提琴的少女雕像……此外,城中还有“炮王”的复制品,外观和尺寸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真品一模一样,包括大炮旁边的4枚巨型炮弹,这是2002年由武器工厂仿制的。

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感在顿涅茨克从不会缺席。在斯拉夫文化和艺术公园,可以尽览斯拉夫文化的历史沿革。在舍甫琴科公园入口处,乌克兰19世纪著名诗人、作家,有着乌克兰现代文学奠基人之称的塔拉斯·舍甫琴科的雕像高高耸立,他的作品曾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王明宇)

卢甘斯克,钢铁之城


卢甘斯克从面积和人口来说,是个不大的城市,占地约257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从历史渊源来说,卢甘斯克是很古老的。2003年卢甘斯克立起了伊戈尔王雕像(如图)。伊戈尔王是古罗斯历史上的传奇英雄,据说他就是从卢甘斯克的草原出发,开始了对波洛韦茨人的远征。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伊戈尔远征记》中,被认为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每一个希望了解俄罗斯文学史的人的必读书目。



古时候卢甘斯克地区生活着草原游牧部落波洛韦茨人,11-12世纪是该部落文化、民俗的繁荣鼎盛时期。当时的波洛韦茨人在草原的高坡上、河流的分水岭上雕刻了许多石像。这些石像大小不一,最高的4米,最矮的1米。其中最高、最壮观的石像被放置在波洛韦茨人庆祝战争胜利或庆祝丰收的地方。人们虔诚地向这些石像献祭祈祷。卢甘斯克地区的石像群是亚欧大陆规模最大的, 展现了1000多年前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弗拉基米尔·达利是卢甘斯克的文化名人,他是19世纪著名的俄语词典编纂者、突厥语言学家,也是俄罗斯地理学会的创始成员。他编纂了该地区的口述历史,以俄语出版,成为现代民间传说的一部分。卢甘斯克建有弗拉基米尔·达利纪念馆。在2001年,卢甘斯克大学被更名为弗拉基米尔·达利大学,以纪念这位文化巨匠。卢甘斯克老城区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达利大街。

卢甘斯克是东欧重要的工业中心,尤其以铁路机车制造闻名。1795年这个地区发现了煤矿和铁矿,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该地区建立生铁铸造工厂,这是俄罗斯帝国南部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生铁铸造厂。为保障稳定的劳动力来源,叶卡捷琳娜二世同时颁布命令,在该工厂周围兴建大型居民定居点,后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作为城市,卢甘斯克的历史不过200多年,但命运轨迹独特。1812年在对抗拿破仑大军的战争中,卢甘斯克生铁铸造工厂生产的大炮和子弹源源不断输送给俄国军队。1919年,俄国内战期间,卢甘斯克人民帮助红军,与邓尼金的白匪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他们手拉手组成人链,守卫弹药库,将弹药手手相传送到与白匪军作战的红军士兵手中。今天在城市里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碑来纪念这一事件,告诉卢甘斯克的市民,他们的祖辈、父辈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王晓言)

利沃夫,多元文化之城

在乌克兰大概没有一个城市拥有利沃夫这样多的头衔,这个坐落在乌克兰西部的历史文化古城,被称为乌克兰的西部明珠,是乌克兰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科学、教育、工业中心。这里是乌克兰第一个印刷品、第一个热气球、第一辆有轨电车的诞生地,也是整个乌克兰最“乌克兰”的城市——其居民90%都是乌克兰族。



利沃夫1256年始见于史籍,其奠基人是加利西亚大公丹尼尔,他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列夫命名这个地方,后来逐渐演变为利沃夫。利沃夫是当时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的都城。它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当时的商贸和经济中心。利沃夫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属于不同的国家,从最初的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到奥匈帝国、波兰、苏联、乌克兰,这个城市见证了无数的冲突、战乱,但同时也保留了不同文化的深深印记,漫步在利沃夫街头,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代表性建筑(如图),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主义……1998年利沃夫市中心历史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利沃夫也被形象地称为露天博物馆、乌克兰的文化之都、博物馆之都。

今天利沃夫的自由大道在200多年前还是建在沼泽地带的防御工事。1772年,当时的加利西亚—沃利西亚公国并入奥匈帝国后,政府开始拆除防御工事,排干沼泽,修建道路,并进行大规模绿化,这一带逐渐变成市民们喜爱的散步场所。自由大道的名字也几经变迁。1855年为了纪念奥地利王储路德维卡到访利沃夫,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1919年利沃夫并入波兰,大街被改名为列济奥诺夫大街;1940年大街被改名为五一大街,这是苏联政府在利沃夫命名的第一条街道;1959年又改名为列宁大街,而从1990年至今叫自由大道。无论街道名字如何更改,这里一直是利沃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也是当地人和旅游者休闲的好去处。自由大道上有建于1900年的利沃夫歌剧芭蕾舞剧院,是利沃夫的文化名片和地标;自由大道12号,则是“维也纳咖啡馆”,建于1829年,是利沃夫第一个咖啡馆;而自由大道13号建筑则是建于19世纪末的大饭店,也是利沃夫当时第一个用电照明的建筑。

2011年一个博物馆在利沃夫自由大道上开业。这里的展品全部用猪油做成,被保存在特制的玻璃罩里面,温度保持在零下6摄氏度。“心脏”是其中最有名的油脂雕塑,里面安装了装置,可以让心脏跳动收缩,看起来十分逼真。博物馆同时是一个餐厅,来访者可以品尝用猪油制作的不同菜品。据说有13种根据不同地方菜谱制成的猪油制品——猪油蘸盐水、猪油蘸醋、猪油裹以大蒜汁泡过的茴香等,令所有参观者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