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极限运动中,最快、最难、最危险的又都是哪些?今天就来盘点几个冬奥会项目之最,认识一下“极限中的极限”。
最危险的项目——钢架雪车
“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成为了近日的流行梗。冰雪运动基本都是高危项目,而其中最危险的要属钢架雪车,因为太过惊险刺激而被两次踢出冬奥会。
钢架雪车又称俯式冰橇。运动员需要趴在雪橇上,头朝下滑下赛道,最高时速可达130-140公里,也被称为“冰上俯冲机”。
钢架雪车比赛 图源:视觉中国
钢架雪车没有转向器和刹车装置,运动员只能依靠身体移动来控制方向。由于速度极快,又头部朝下,危险性极高,钢架雪车最初只在第2届和第5届冬奥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中。
后来,工程技术的提高让建造高水平赛道成为可能,钢架雪车在2002年第19届冬奥会后才成为常规项目。
美属萨摩亚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图源:新华社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抹油光膀子出场的美属萨摩亚小哥参加的就是钢架雪车项目。
最烧钱的项目——雪车
雪车也称“有舵雪橇”,选手坐在可操纵方向的雪车中,沿着扭曲、倾斜的冰道高速向下滑行。平均时速在100公里左右,最高可达160公里,因此有“冰上F1”之称。
雪车车体由钢铁和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高科技材料制成,价格在几十到上百万元人民币不等。因为过于昂贵,有的国家会选择租用,但运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每辆雪车单程运费就需要四五千欧元。
中国雪车队在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 图源:新华社
今年受疫情影响,航班数量有限,运费就更加高昂。据美国《福布斯》新闻报道,美国队的雪车要先在欧洲中转,再运到中国,每个板条箱的运费约合14万人民币,而美国队的雪车装备共有8箱,烧钱程度可想而知。
在北京冬奥会上,国产红旗雪车将亮相,实现了国产雪车“零的突破”。
最“卷”的项目——高山滑雪
聊完了冰上项目,再来说说雪上项目,其中的“爆款”当属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说白了就是比从山上滑下来谁更快的运动,不用翻跟头、做技巧,只需要转弯,谁最先到山下的终点谁赢。
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注册成功的运动员有307人,是雪上项目中人数最多的,参赛运动员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也被称为最“卷”的项目之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际奥委会有意通过该项目提升冬季运动的普及性,其名额分配规则也相对宽松。
因此,像是海地、菲律宾、加纳、厄瓜多尔等热带国家,或者是代表团人数很少的国家,几乎参加的都是高山滑雪项目。
最年轻的项目——自由式滑雪大跳台
北京冬奥会是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这个项目的“冬奥首秀”,也是自由式滑雪“冬奥六兄弟”最小的一位(其他五个分别是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场地技巧、坡面障碍技巧和障碍追逐)。
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图源:新华社
运动员从一个近50米的斜坡上下滑,然后在斜坡的尽头腾跃,完成空翻、转体、抓板等技术动作组合。
中国选手谷爱凌正是在这个项目上夺得金牌,也是冬奥历史上该项目的第一枚金牌。
最艰难的项目——冬季两项
说完了最年轻的项目,再说一个古老的项目——冬季两项,即越野滑雪和射击的组合。该项目起源于北欧,由古代猎人的滑雪和狩猎活动演变而来。
比赛时,运动员身着滑雪越野装备,身背步枪,滑行一段距离后射击一次,用时最少的获胜。要求运动员将动静转化发挥到极致。
2月5日,选手在冬季两项比赛中射击 图源:新华社
运动员的滑行线路由平坦、上坡、下坡等自然起伏的地段组成,在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射击位置,迅速调整装备进行射击。每次用5发子弹,射击5个靶子,距离50米。
比赛时,大多数选手只用不到20秒的时间进行射击。时间紧张到连呼吸都成了一门“艺术”:如果屏息时间太长,会因为缺氧而视线模糊;而如果大口呼气,就要再次进行射击定位,浪费宝贵的时间。
另外,运动员在高速滑行后到达射击场时,心率会高达每分钟180次,而人在正常情况下为每分钟60-100次。当心脏如此剧烈跳动时,脉搏在指尖的跳动也会影响到射击的精度。为了抵消手抖带来的影响,运动员在训练时还要接受运动心理学家的专业训练,学习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果选手出现脱靶,还将被加时或者加罚滑行若干圈,让这项运动跌宕起伏,常出现反败为胜的局面。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每一项运动都展示了选手的“速度与激情”,以及不断挑战极限的奥运精神,祝运动员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都有良好的发挥。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心目中的“冬奥会之最”。
仅有24.56%中国人参加过冰雪运动,凭什么撑起冰雪生意大爆发?
22岁的小马甲是一位上岗半年的室内滑雪教练。
他对深燃提到,相比于竞争激烈的健身教练岗位,室内滑雪教练竞争较小。入门门槛也不算太高,经过3个月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后可上岗,收入不比健身教练低。
他感觉到,近年进入这行的人在变多,最近他所在的室内滑雪场还缺人手。
冬奥会来了,在全民冰雪的大氛围下,冰雪运动正迎来大爆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
这带动着冰雪产业发展,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中就提到:
2020年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6000亿元,在2025年冰雪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10000亿元。
前来冰雪产业的掘金者也在明显变多。
他们中,有如小马甲一样,看中冰雪市场风口,近年快速投身其中;有的入局更早,亲眼见证行业的崛起,顺利吃到红利。
北京一家滑雪用品连锁超市的负责人告诉深燃,2021年冬季,不论是租赁还是售卖的雪具,经常处于断货状态,今年,他已经采购比往年多一倍的雪具商品,并计划三年内,在准一线城市陆续开设新的连锁店。
冰雪项目迎来新“钱景”,本文试图探讨,在冬奥的带动下,哪些冰雪项目正火?谁能从中把握住新机会?
图片
滑雪场人气火爆,但回本周期漫长
冬奥会,首先带火的是滑雪项目。中国选手谷爱凌近期在冬奥会赛场上的纵身一跃,更是将滑雪项目再推向新高点。
北京渔阳滑雪场的相关负责人刘洋告诉深燃,他们雪场目前日均人流量在4000-5000人。“要是不限流,人还可能更多,只能靠预约缓解人流压力。”
他介绍,他们滑雪场散客占90%,一张门票约260元,再加上雪具租赁、教练费等,节假日一天的营业额可以达到100万元以上。
根据大众点评上的数据,目前北京地区在营业的滑雪场有12个。刘洋说,“今年冬季比去年同期人流量增加了50%以上。”
滑雪爱好者小兴为了避开高峰,特地选在工作日去了离北京市区较近的军都山滑雪场,他感慨,“很好玩,但人是真的多”。
除了北京,其他省份的滑雪场同样火爆。
在早期,国内滑雪场主要集中在东北、内蒙、新疆等高纬度地带,依赖自然气候和山型结构形成天然滑雪场,发展出集滑雪、滑道、攀冰等运动项目于一体的冬季度假区。
后来,在一些非寒冷地带,虽然难以形成天然雪场,但经济发达地区的周边郊区,人工滑雪场也陆续发展起来,人气很旺。
飞猪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冰雪旅游相关商品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比增长超30%。
其中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等滑雪胜地订单快速增长,在南方,广州、重庆、成都等地的室内滑雪场也成为热门消费选择。
滑雪运动成为“网红”项目,不过国内滑雪场的盈利空间还有待拓展。
崇礼万龙滑雪场的董事长罗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中说,在中国凡是做雪场的没有不赔本的,投资越大赔得越多。
以万龙滑雪场为例,从2003年雪场开业以来,连续亏损了11年,直到2015年才开始盈利。
原因首先是,前期投资巨大。再加上工程难度也大,滑雪场赛道回本周期通常以十年为单位。
修建一个滑雪场,需要开设基础的高级、中级、初级等各类雪道,并且要安装索道、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刘洋对深燃说,投资金额至少上亿。
他所在的渔阳滑雪场,如果按照场地租金和物资采购总投资额来计算,整体尚未盈利,但他提到,幸好受到了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带动,否则营收压力更大。
再加上,滑雪场日常需要配备造雪机,需要随时造雪、补雪,以及维修机器等,都是开支。
刘洋介绍,最大头的支出还是人员支出,目前滑雪场,单滑雪教练就有500名。
在天气因素影响下,滑雪场也有非常明显的淡旺季。
一般来说,北京室外滑雪场在年底11月开放,于次年2月底左右关闭,营收旺季仅4个月。
尽管春夏季这类淡季,滑雪场能依靠开设游乐场吸引游客,但刘洋表示,这收入对全年的营收贡献其实不大,盈利希望只能寄托在旺季。
一位曾经营过滑雪场的从业者告诉深燃,国内滑雪场真正实现完全盈利的不多。
在巨大的支出面前,只有单季营收旺季的滑雪场,会让投资者更慎重。
不过,一些行业人士表示,国内已经出现“旱雪”场地,如谷爱凌在奥运赛前训练的成都新都尖峰滑雪场等,可以不受气温影响一年四季营业,这对延长滑雪场的旺季时长,是一个好信号。
而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滑雪运动热度明显走高,也让这一赛道的前景更被看好。
滑冰项目,遍地开花
相较于雪场的投资大、场地要求高,可复制性更高的滑冰场,被更多掘金者青睐。
早早入局赛道的从业者正在享受红利。
他们中,有的是商业滑冰场,瞄准散客,人流量大,通过上冰费(相当于门票费)营收,有的是专业培训滑冰场,主营靠学费,收入更多元。
万域芳菲冰上演艺中心创始人兼CEO郁菲介绍,冬奥期间,从2月4日开始,他们专业滑冰场每天的客流量是以往的三倍,“冬奥期间新建的场地倒是不少,但还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增长”,她表示。
据介绍,其滑冰场从2017年开始营业,在2018年底就实现盈利,2019年明显感觉到会员大幅增长。
郁菲表示,已经准备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扩张,复制北京滑冰场的运营模式。
总的来说,滑冰场最大的支出在于场地费用,其次是水电能源费用和人员费用等。
以万域芳菲为例,其冰面有1800平米,加上附属区域,总共区域有3500平米以上。郁菲介绍,他们滑冰场一年的总支出在一千多万元。
在营收来源上,则较为丰富。
郁菲介绍,专业滑冰场的营业方式主要是培训,以花样滑冰、冰球两大项目为主,有的会加上冰壶等小众项目,主要营收分为上冰费、培训费和教练费三部分。
当学员积累到一定程度,滑冰场还能在培训的基础上开拓演出,收入来源还能再包含演出票务、赞助商以及衍生品等多元收入。
如果专注冰上教学,学费是主力营收。
郁菲介绍,在北京,学滑冰的孩子一年动辄要花掉15万以上的费用。而一个学员长期续费的时长,普遍在5-10年间波动。如果是七岁以下的学生,大多还会参加考级、比赛等。她说,目前她所在的冰场,复购率达到90%。
不过,想要复制此类专业滑冰场的运营,也并不容易。
难点在于如何选择场地,吸纳教练员,以及如何实现专业化教学三方面。
郁菲介绍,在北京,要达到专业滑冰场的场地要求就很难,这首先需要拿到3000平米的场地,能付得起租金的投资者相对少。
尽管相比开滑雪场门槛要低,但无数个大众滑冰场在商场崛起,竞争也不小。
这类滑冰场大多在商场里,比如北京的国贸、蓝色港湾等人流聚集的商场里,都开设有滑冰场。它们面积相对较小,基本在1000平米以下,可复制性更高。
主要营收则依靠散客门票,价格在百元以下,而一次30分钟带教练的价格,则在200元-350元上下。一位行业人士说,这类模式的好处在于大众能上冰,人流量相对较多。
由此,室内冰雪项目也正在兴起。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指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
实际上,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初,中国就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
在统筹规划建设中,滑冰场地、滑雪场地、鼓励冰雪乐园建设是重点,也让新一轮的冰雪赛道争夺战成功打响。
海南就有了不少室内滑冰场和“旱雪”滑雪场。
一位中部城市的商场负责人告诉深燃,他看好滑冰场引进商场,如果某些楼层店铺租赁不佳,更愿意将这一层出租出去,改造成滑冰场。
滑雪装备周边,还有机会吗?
除了滑雪场、滑冰场,围绕着冰雪的其他产业链也在展开,有的回报红利甚至来得更快。
滑雪爱好者尼克介绍,滑雪场投资成本高,相关产业也需要专业知识储备。开雪具店、滑雪培训学校,进行滑雪装备的周边开发,能更快看到回报成果。这是一个让消费者“烧钱”的市场。
北京滑雪户外用品连锁超市“自由地带”的负责人口令介绍,刚入门的小白客户,第一消费阶段很多是在电商平台上,或是去买迪卡侬这类初级体验的品牌。玩了一两年,才会真正转到使用专业滑雪装备上。
他表示,近一两年新增长的消费者,在未来两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专业滑雪爱好者。
他介绍,他经营的店面营业额每年保持百分之五六十的增长。有很多专业客户,更愿意来消费千元以上的雪镜装备,而不是去电商平台,寻找百元的“平替”。
从客单价上来看,现在的滑雪装备主力消费人群有两档,一个是20岁-30岁,一个是40岁-45岁。
如果是一位有两年滑雪经验的专业消费者,想要购置整套滑雪设备,如滑雪镜、手套、护膝、雪鞋、雪板等,选择中等价位的产品,支出也需要两万多元。
口令介绍,光专业级别的手套,每年店里都能卖出几千双。就算只购买单品,如常用的护脸、手套等,有的爱好者也需要囤两三套。
而少儿培训的趋势,也让雪具市场有不少机会。
口令表示,从2015年开始,租赁就是他们在国内雪具市场重推的方式。
儿童租赁是其中的大市场,同时能带动至少1-4个大人的租赁。
采用的方式里,日租、十天租、年租,最为普遍。基础全套装备日租金在100元左右。他说,他的店铺每年的租赁营收流水,占据总营收的6成。“为了做好未来的盈利模式,能租尽可能租。”他说。
因为销量增长,2021年不停断货,像雪鞋、雪板等硬件断货更是严重。
口令已经把下个冬季所有的货都提前订完,比去年多订了一倍有余。
“国外品牌不好随时进货,疫情之后会更多采购国产品牌补充现货,一是国产品牌质量性能有了提高,二是国产品牌对市场的反应更敏锐,货品跟进会更快。”他说。
不过,他也提到,现在想进入市场,准入的门槛已经相对较高。
新入局者首先会面临进货的难题。目前很多知名品牌已经被国内的大经销商锁定,散户贸然进货已经很难有机会。
其次,从经营发展来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再次增长的爆发空间不大,他预判,未来会形成以大店为核心的规模店,创业小店想要入场,不太容易存活。
不过,因为雪具品牌店并不依赖雪场的基础设施,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拓市场范围,“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未来三年的整体专业性消费需求都有机会爆发。”口令说,他计划在南京、济南、内蒙等地陆续开设店面。
在北京冬奥会的加持下,中国的冰雪市场正在爆发式增长。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显示,在2020年-2021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
易观分析师认为,大部分冰雪相关产业都将获得发展,例如:冰雪旅游、滑雪装备、滑雪培训、滑雪赛事、滑雪制雪设备等。不过室外滑雪作为体验类项目,目前还需要大量配套服务支撑。
市场已经准备好,谁能在里面掘金,还要各凭本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马甲、刘洋、小兴、尼克、口令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