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虎年春节,因为中国足球界出了悲喜交加,反差过于强烈的两大新闻,对足球迷很是难忘。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了:男足提前两轮无缘今年的世界杯,且是以史上首次在A级赛事上负于越南的屈辱方式出局;女足则在16年后重新站上亚洲之巅,第九次拿到亚洲杯。最新的一个段子是,中国男足在年初一被人狠踩在地上的脸,女足到初六都一个个地捡起来了。其实这么说还真挺靠谱,因为女足在亚洲杯夺冠路上干掉的越南和日本,刚好是最近在世预赛让男足完败的对手。
很抱歉,今天我们主要聊的是男足......
就中国现在的国力和地位,多年来对国足的重视和投入,再对比其他项目取得的成就,反正不论你怎么看,国足都不该是现在的样子。世界杯16强,亚洲能拿冠军,不算很离谱的期待吧?这还是厚脸皮引进了海外归化球员。但无情现实让人绝望,按国足现在水平,如果不再退步,亚洲16强可能还算稳当。
批评和反思的声音当然很多,“足球”这个话题在中国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领域,大家可以较为自由地发表观点。我也说说我的看法,其实我对任何球员教练都不责备,我觉得国足问题的根源不在足球层面。扩展开来,在中国能出成绩的体育项目,大都是靠国家的,靠市场靠社会的想搞出成绩就很难。
如果你认可上述两个观点,起码保持中立不反对,请接着往下看。
一
其实好多项目都可以用这个标准套住。从积极的方面看,中国以往在国际上成绩优异的那些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射击,举重等等,是不是都是由国家主导的?这些项目都是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大户。大家都还记得东京奥运上拿到跳水金牌的全红婵吧,当时她只有14岁,出身贫寒,却一鸣惊人。她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培养模式(丝毫没有贬低小姑娘的意思,她的成长非常励志)。在她幼时就被省队选走,进而国家队,等于国家在她很小的时候开始基本上接管了她所有的训练,生活和教育。
不仅是跳水,中国的其他优势项目基本都是这样搞起来的。放眼看下中国的那些成名运动员,几乎所有人都是类似出身,从小就进入国家主导的培训体制内。真正在体制外,依靠个人或社会力量成长并取得瞩目成绩的,我能想到的只有一个丁俊晖(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他的成长经历)。我们经常听到运动员说,马上大赛了,我们要封闭集训几个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举国体制”的一个缩影。这又是一个争议话题,最近这些年每逢奥运,国人一方面对中国队广收金牌逐渐变得安然淡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中国究竟算不算“体育强国”的讨论。
有些人以为中国之所以乒乓球羽毛球这类项目搞得好,是因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实这是个天大的错觉。不然你没法解释群众基础几乎可以忽略的举重,射击,跳水这些项目同样能出好成绩。实际上,在中国把某个项目的成绩做到顶尖,和它的普及度与商业化,基本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没啥关联。国家会从大众中选拔一些优秀人才,然后砸钱砸资源砸装备,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所以这些被重点培养的专业运动员,要出成绩就会比较容易。必须承认,“举国体制”有其非常巨大的优越性。
但是,这种体制也面临很大的批评意见。其中一条是,这其实是一种“精英体育”,把大量资源倾斜给极少数人,虽然有了成绩,但无法让体育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这就得稍微聊一下这种培训体制的源头思路。中国体育界和世界接轨,是随着改革开放起始的。新中国1980年首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那时中国贫穷落后,开放后见识了外部世界的先进发达,国人难免有种自卑感。国家发现奥运夺金对国人的振奋激励作用特别明显,有利于提高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对外能提升国际形象,总之软性好处多多。而体育项目想出成绩是有周期和基础的,但聪明人终究能发现切入点。参考了当时苏联和东欧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实践摸索,中国竞技体育发现凭借自己在体制上的集中投入优势,完全可以在一些项目上培养出顶尖选手,登上最高领奖台。
于是这条路几十年走下来,就形成了这种模式。应该说最近这些年国家也意识到了其中弊病,开始有意调整改善,开始花大力气发展基层体育。早年间,中国竞技体育的功利性更为明显。从奥运会,亚运会到全运会,再到各个单项的各种赛事,运动员只要出了成绩,上到体育总局,中到省市体委,再到运动员和教练团队,甚至运动员家乡的当地领导,一连串的各种人员都有好处,运动员和教练有名利,领导们有政绩,都是直接挂钩的。毕竟,集中资源重点培养优秀人才出成绩,比起辛辛苦苦把一项运动做大众普及和商业化市场化,快捷省事得多。
国外选手面对中国这种体制和巨大投入优势下培养出的选手,确实很难抗衡。因为大多数国外运动员的成长,是依靠其家庭来支撑的。只有在达到相当水平后,才可能被专业机构吸纳,走上职业化道路。越是冷门和商业化薄弱的项目,这种现象越明显。因为那些运动员比较难获得外来的支持,比如赞助,训练,设备等等。当然,有些国家也看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开始借鉴这种模式。比如日本乒乓球,为了能和国乒抗衡,据说放弃了90后选手,现在着重培养00后选手,也是各种资源给起来毫不吝啬。
总之,“举国体制”有利有弊,虽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也出了漂亮成绩,好处也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这样看,一些中国出了好成绩的项目,对其在民间普及发展也有带动作用。这种由上而下的带动,比起自下而上的推动,很难说哪个一定更好,有些冷门项目可能还真的更适合通过这种引领方式去推广。
二
下面我们说到核心问题,为啥国足一直搞不好?或者说,为什么在其他项目上特别成功的中国竞技体育模式,在国足这就不灵了?这其实是个挺大的问题,以我有限的认知和经验,试着从多个角度由浅入深地分析一下。
首先,有操作方面的原因。足球是一种很特殊的运动,至少有两大特点:多人团体运动,高对抗性。我们看看中国能出彩的那些项目,跳水,射击,举重,体操这些,不是直接对抗性的,而且是以个体发挥为主的,自己闭门修炼提高水平的效果就很明显。即便是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对打的项目,也完全可以通过内部对抗,陪练这种方式达到练级目的。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中国运动员提到“封闭集训”这个词。各种装备场地资金都给足了,国家队无非就是几十号人,偌大中国,还是容易挑些天分不错又肯吃苦的好苗子。闭关修炼,不成都难。
但足球这么搞就不成。场上11人,一支完整球队至少23人,在各类运动中算人数相当高的了。还有预备队青年队,教练团队保障团队等等。而且这些人内部训练的效果很有限,只能提高配合的熟练度,技战术等,如果想整体有质的提高,必须要通过与外界的频繁实战才行。一支足球队闭关集训几个月几年,出来后就能大杀四方,这种事好像没听过吧?这是由足球这项运动的特点决定的。
有人分析国足不行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足球青训没跟上,注册球员人数太少,现在有说5000人的,有说8000的,总之连越南都不如。但如果按照中国竞技体育模式,说不定一两千人就够了。因为按照那个路子,只要挑出一些重点人才重点培养,基本就能出成绩。足协其实长久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思路,各种资源和政策都以国家队为绝对优先,经常性地搞集训。比如为了这次世预赛,不惜把2021年的中超砍得支离破碎。国足去客场比赛,包机包酒店,各种后勤保障不怕给多,就怕不到位。
只是足球不是这么玩的。甚至女足女排都可以勉强这么玩,但男足就不行。
男足怎么才能玩好?于是就引申出另一个角度和层面。看看那些足球强国的路子,我认为无非两种,“输入型足球”和“输出型足球”。前者如欧洲五大联赛,英法德意西,这五国刚好都曾拿过世界杯,绝非巧合。后者如非洲球队,本国联赛乏善可陈,但他们只输送球员到高水平联赛,本国足球也不是没可能搞好。还有很多国家位于两个极端之间,比如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亚洲的日韩,本国联赛还可以,同时也向外输出球员。
总之,足球输出型国家比较简单轻松,不用自己狠搞,但达到顶级就有难度,比如南美球队已经有20年没拿过世界杯了——其实近年南美足球有没落趋势。日韩足球水平同期在进步,因为他们不单在输出球员,更在完善本国足球的商业化和本地化。输入型国家玩足球的基础要求就相当高,与社会的发达程度有关,比如足球传统和文化,足球人口和基建,商业氛围特别是足球领域的市场和商业化,都有极高要求。
大家可以把这两种模式作为参考,看看国足。现在的尴尬在于,我们距离“输出型”已经渐行渐远(球员在国内挣得太多,压根没动力走出去),但是距离成功健全的“输入型”足球模式,依然遥不可及。
所以国足面对的,是在深度职业化,充分商业化,悠久规模化,激烈竞争化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对手。原本自己有优势的竞技体育模式不大适合现代足球这项运动,反而成了劣势,同时别人却在更适宜的模式下取得发展。一进一退,一正一反,导致差距越来越大。说句难听的,国足似乎刚好是我们传统模式的反面,它的正面有多成功,反面就有多失败。还有一句更难听的,啥时候国足真正厉害了,才表明这个社会真正健全发达起来。
一个事大家都在深挖,其实你也在深挖,还重金砸装备,但别人能挖出东西来,你就挖不出,更气人的是有些人看似吊儿郎当,也居然能挖出来。其次,现代足球牵扯面极广,深的浅的大的小的,搞好了, 说明一个社会好多事理顺了。横比竖看,你就得想想,究竟是自己哪方面有问题?
三
再换个角度,聊聊中国足球的商业和职业化。可以追朔到1994年,那时男足联赛还叫做“甲A”,94年也被称为“甲A元年”。一晃到现在已近30年了。但直到今天,中国足球距离纯粹的商业化还差得远。最近一两年随着地产业低谷,曾经号称“房企联赛”,“金元联赛”,“全球第六大联赛”的中超,几乎衰败成一地鸡毛,甚至闹出了联赛冠军赛季结束就解散的奇闻。很多人以为2002年世界杯出线是国足腾飞的起点,谁都没想到那原来是个顶峰,现在看来高不可攀。
之所以说男足领域还不是真正的商业化职业化,仅列几个现状就能理解:1,现在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或许还能扩展到许多其他项目,不细聊),没有一家能实现自负盈亏,都是投资人往里巨额注资,年年巨亏;2,投资人也不求在足球上的投资有直接回报,老板们都把投资足球看作是企业的营销推广费,只求打出名声,从其他方面把钱挣回来;3,国内球员的身价和工资,无论从其真实水平,还是单纯的市场角度看,都极其虚高。
还有不那么显眼却影响巨大的第四个现状,足协作为最高级别的足球管理者,不以足球根基的(中超)联赛为重,却以国家队为重,经常做出些非市场化的操作。例如上面提到的为了国足世预赛把中超赛程搞得支离破碎,要知道中超可是中国足球界最有价值的商业品牌,更是一个产业。联赛和国家队赛事存在冲突是正常的,但极少有像中国足协这样搞,联赛完全为国家队赛事做牺牲和让路。还有,足协为了提高国足水平,之前据说还想出了让国家队还是国奥组队参加中超的奇葩方案,后来好像各方面阻力太大才作罢,现在只是让U20国青参加乙级联赛,算是“妥协”。历史上还有什么“头球算两球”,硬性体能测试等等。事实证明,这类操作的效果就是没效果,甚至还背道而驰。
足协这么搞,其实和中国体育模式的长期做法是一脉相承的。必须要承认,这种做法往往短期效果明显。比如用行政手段能强力解决国家队的训练和备战问题。但是,用的却是非常规,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这种方式用多了,就会造成长远伤害。每逢面临国家队重大赛事,足协的这种惯性思维就会发作:要想尽办法保障和提高国足成绩,其他的包括联赛都是小事,都可以牺牲。所以国足的问题根源,如果只在足球领域分析,我认为是足球管理者一直在试图用行政力量作为主要手段去发展足球,而仅把市场和社会力量作为次要和辅助,把主次搞反了。
其实副作用已经很明显了。表征之一就是,中国职业足球搞了近30年,还只能称为“半职业化”,“伪职业化”,一副半吊子样。即便如此,男足水平完全没有随之改善,甚至在退步。近十年来中国足球的高光时刻恐怕算是恒大两夺亚冠了,但国足水平在同期完全没有任何沾光,最高只拿到亚洲杯八强。即便是恒大两夺亚冠,大家都知道是“买买买”模式发挥了大用,高薪+重金引外援,但这也不是正常的市场操作,是靠着每年几个亿几个亿往里砸钱才达成的。世上没有永远赚钱的企业,一旦他们经营恶化,比如当下,足球队就难以为继。
细想一下,商业化进程和竞技水平的进步不匹配,这问题不仅出现在中国男足身上,在男篮或其他项目身上也有体现,只不过不像男足那么明显。拿男篮来说,CBA联赛近年来发展得还算平稳,起码不像中超那样大起大落。但篮球迷们明白,现在的中国男篮应该说处于比较低谷的时期。历史上他们在亚洲可是长期霸主,无敌般的存在,亚洲杯和亚运会合计拿过22个冠军,远非男足可比。但在最近15年,也就是CBA如火如荼的时期,男篮的成绩却显得寒酸,亚洲杯和亚运会只合计拿过4次冠军,其中两次还是中国承办的,去年的东京奥运男篮也没能参加,早已失去了昔日亚洲霸主地位。
四
这条路不好走,和我们之前的成功道路很不一样。但似乎又不得不走,这道理在以男足男篮为代表的体育项目开始走商业化职业化道路时,决策者们就明白的。只是这么多年走下来,还没走通,甚至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原因当然很多,上面分析到了一些,这里不再具体聊了。但方向和目标都是明确的。当商业化职业化做到相当程度时,比如欧洲足球五大联赛,以NBA为代表的美国四大职业联盟,果实就开始变得甘甜。因此摆在中国足球界,乃至整个体育界的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在推动深化体育商业进程的同时,保持竞技水平的进步和竞争力。
其实在中国,深度市场化的领域有很多,现成的两个例子是手机和汽车市场。在这两个市场国家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基本靠边站。这两个领域还都有强大的外部竞争,比如苹果三星特斯拉,都是大Boss级别的存在。甚至国家还“引狼入室”,主动邀请这些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建厂开店,倒逼国内企业进步。以前国家对新能源车还有补贴,导致出现些恶意骗补的车企,后来少多了。这两个领域经过多年充分竞争,深耕发展,现在你看,留在市场上的中国企业们显得生龙活虎,国内市场被彻底搞活,他们甚至还反攻到海外市场,倒是三星在国内被彻底打趴了。
所以尽管我对足协的很多政策不赞同,但近年来提出的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球员限薪,工资帽,俱乐部分阶段降低亏损额等政策,我是认可的。虽然短期内会引发剧痛,但这些是跳不过去的,也早就该走的。
最后再聊一下足球青训和足球人才断层的问题。很多人把国足成绩羸弱的缘由归结到这里,有一定道理。因为根据上面分析,现代足球的适宜发展模式,说到底是自下而上的,需要一个庞大而坚实的基础。多年事实证明,中国竞技体育惯用并有优势的“精英体育”模式在这方面很可能行不通。
日本高中足球联赛盛况
但这又是一个绝大的话题,现在踢球的孩子比从前少,放开了说,能联系上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升学和就业压力,教育双减政策,城市基建(足球场变少),甚至高房价,环境污染,内卷等都能说得上。我们现在都不去展开,只尽量在足球领域分析。在我看来,现在家长们之所以不大情愿让孩子向专业足球方向发展,是因为当前中国足球能为孩子们提供的出口非常狭窄。
没有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将来,在历来注重教育的中国更是如此。大家都是明白人,都看得清。虽说中超一线球员年收入上百万不是问题,但这是在好时候,而且全国也才有几百人达到这种层次。最高层往下,情况就直线下跌,那些数量多得多的中甲中乙的球员们,要更现实地面对低薪和欠薪,合同不长久等窘状。职业足球说到底是吃青春饭,一个男生的职业生涯高峰期也就那么些年,30岁以上就是老将了,退役了干啥?何况更多人根本就踢不上职业足球。家长们让孩子哪怕去上个普通大学大专,有一技傍身,终身受用,而且就业面比一个足球领域大得多。加上前些年还闹出假球黑哨等丑闻,很多人把足球圈看作是个染缸。
所以,青训和足球人口断层,真的不能让普通人家背锅。恐怕需要足球管理者,联合其他部门,多想想对策,主意。未必人人都往职业化方向发展,但有必要给踢球的孩子们多考虑出路。让家长孩子们觉得这是一条有前途有希望的途径。这方面,其实倒是可以发挥行政力量的。自己本身有优势的地方,就要尽力发挥,扬长避短嘛。
写了这许多,不知有多少朋友耐心看到了这里。不保证也不自信我说的都对,纯粹个人意见。这个话题本就容易引起争论和情绪,别太当真,只要别人身攻击,我都OK。谢谢大家~
202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