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绝对主角,东北人凭什么?

最近国人关注的焦点,无疑是北京冬奥会。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东北人是中国冬奥参赛运动员的绝对主角。

东北人,是如何统治中国冬奥竞技的?



盘点一下中国冬奥运动员出生地,就会发现东北的超强统治力。

1月28日,北京冬季奥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成立,总人数为387人,其中运动员176人。

按照出生地划分,共有100名东北籍的运动员参赛,占总人数的56%。

看起来,占比也不是特别高。

其实,东北人的统治力,更体现在优势项目上。

就拿短道速滑来说,这是中国的优势项目。

自参加冬奥会以来,中国队共获得13枚金牌,短道速滑就独占10枚。

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本届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共10人,全部为东北籍运动员。



中国短道速滑队北京冬奥会参赛名单

再如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重要项目,东北籍运动员也占绝对多数。

此外,中国冬奥国家队另有2127名技术官员,东北籍技术官员也占了多数。

东北人的统治力,还体现在奖牌上。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大杨扬一举夺得2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金牌“0”的突破。

大杨扬,正是黑龙江人,东北那旮旯的。



大杨扬夺冠

据统计,本届冬奥会之前,中国累计拿到的13枚冬奥会金牌中,有8枚是由黑龙江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所获得。

扩大到东北三省,数量就更多了。

竞技场内,东北籍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

竞技场外,东北籍冬奥比赛解说妙语连珠,也刷了一波存在感。

最近出圈的冬奥解说员王濛,便是东北人。王濛还是短道速滑名将、冬奥会四金得主。



王濛解说

整个中国冬奥体育代表团,到处都是东北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难怪王濛会调侃:

这届北京冬奥会,它就有三种语言,第一个英语,第二个普通话,第三个东北话。



冬奥会,竞技于冰雪之上。

很多南方城市,从来不下雪。从这个角度看,东北人从事冰雪运动,确实是老天赏饭吃。

但是,东北人靠的不仅仅是先天的优势。

要想解读东北冰雪竞技背后的故事,不得不提一座城市:七台河。

七台河,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常住人口不到69万人。

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市出来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之前,拿下了中国13枚冬奥会金牌中的6枚。

可以说,冬奥竞技看黑龙江,黑龙江看七台河。



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里的金牌榜

七台河的冬奥冠军之路,还要从孟庆余说起。

孟庆余出生于哈尔滨市。

1969年,18岁的孟庆余来到七台河,当上了一名采煤工人。

工作虽然辛苦,孟庆余却没有放弃自己滑冰的爱好。

1972年,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地区比赛夺得冠军,引起了市体委的重视。

次年,在井下挖了4年煤的他,如愿以偿地调任市体校任速滑教练。

滑冰,靠天赋,更要靠吃苦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训练的条件非常艰苦。

作为教练的孟庆余,每天凌晨2点就得起床,冒着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自己浇冰场。

对于运动员来说,滑冰也是个苦差事。

滑几圈好玩,长期在零下几十度的冰上训练,就太辛苦了。



孟庆余与运动员

此时,七台河这座城市的独特品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七台河市是一座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煤矿工人及家属子女占城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跪着挖煤,站着做人”是七台河煤矿工人的名言,也塑造了这座城市肯吃苦、不怕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肯吃苦,也得有正确的方向、方法。

方向指的是,孟庆余根据国内外冰雪运动发展的趋势和七台河的实际,将训练方向转为专攻短道速滑。

专攻一项,有利于集中力量、资源办大事。现在看来,这一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方法指的是,在孟庆余的探索下,七台河形成了“学习、生活、训练”一体化的办学体制,形成了严把“选材关、训练关、输送关”的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了“基点校、基础班、重点班”的一条龙培训模式。

体育竞技,关键靠人。

七台河共有专业、半专业、业余和高校训练队4个层次18支短道速滑队伍,形成了特色学校——重点班——省队——国家队的“金字塔”培养输送梯队模式。



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的孩子们正在进行训练 来源:新华社

1993年3月28日,孟庆余的弟子张杰在北京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中,与队友一起打破了女子3000米接力的世界纪录。

东北小城七台河,也借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截至目前,七台河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杨扬、王濛、范可新等10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

七台河及东北运动员的冠军之路,绝非偶然。



七台河改变了冬奥竞技,冬奥竞技也改变了七台河。

七台河现在是“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有大量怀揣奥运梦想的运动员前来学习。

凭借着在冬奥竞技场上争金夺银,七台河也名声大振,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冰雪体育优势,也为七台河冰雪经济点燃一把火。

七台河先后举办冰雪嘉年华、冰雪体育文化交流等活动,全力培育冰雪旅游生态资源。

这是冰雪经济带来七台河的机会,也是东北振兴的机遇。

乘冬奥之风,冰雪经济正在兴起。

按照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测算,2021-2022年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将带动冰雪特色小镇、冰雪文创、冰雪运动、冰雪制造、冰雪度假地产、冰雪会展等相关产业的产值将超过2.9万亿元。

从先天看,东北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

从后天看,东北拥有统治地位的冰雪竞技优势。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东北的机会,来了!


全员带跑偏!为什么东北话成了冬奥会官方语言?

短道速滑比赛中,王濛的解说让东北口音又一次“出圈”了。

2月5日,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决赛中国拿下冠军,“王濛解说”也登上了热搜榜的第一名,一句“我滴眼睛就是尺”,引得大家竞相模仿。看王濛“单口相声”之余,不得不感叹:东北话的感染力实在是太强了!

东北话几乎成为了这届冬奥的“官方语言”。在东北参加短道速滑集训的中国香港运动员,个个都是东北话十级;匈牙利短道速滑运动员刘少林,曾在长春训练。在接受采访时,一句“我是长春那疙瘩的”,大碴子味儿十足。

刘少林带着东北口音的采访。|中国青年报

究竟为啥容易被东北话带“跑偏”呢?

乡音未改vs口音漂移

口音被带跑其实很常见。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也见过这种情况,每个爱看综艺的人,可能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离奇地染上过台湾腔。实验表明这种现象不是偶发的个案,在短期情境中(时长从几秒到几小时),成年人在社会交往时确实会发生口音改变,语言特点、社会因素和个人差异对此皆有贡献。

每个爱看综艺的人,可能都曾经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离奇地染上过台湾腔。|《康熙来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当放在长期条件下考察时,人的口音似乎又是相对稳定的。有一个研究曾经调查了长居澳洲的6名美国人,发现其中5个人在研究涉及的6个语音学变量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从实验室到真人秀舞台

撇开“口音代表身份”不谈,这里出现了一个语言问题:我们知道口音会变,但它到底是怎么变的?

本次研究的初始模型列出了四种可能的口音变化路径。|文献[1]

要回答这些问题,语言学家需要做一些中长期的观察,来收集人们口音变化的数据,语言学家们把目光转向英国老牌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

节目中,参赛者将和陌生室友同住在一个满布摄像机和拾音器的房间里,不能带手机、电脑,也不能外出。每个人都要全力刺探别人的秘密,还要不时完成“老大哥”布置的离奇任务。

虽然暴露在镜头与麦克风前的人们几乎不可能作出自然行动,也没有精确的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不过《老大哥》的娱乐目的、规则设计、社会关注和终极大奖,自然地控制了许多社会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无法控制的变量。

《老大哥》第九季的选手们。不过这季风评不佳,甚至有媒体认为这是最无聊的一季。研究者辛苦了……|bigbrotherwikia.com

根据参赛者在“日记室”的片段和独白,研究者整理语音资料并进行分析,包括从上千段剪辑中整理标注出各种能表明每个人发音区别的语音学变量值,并作统计分析。

这张图呈现了每个人发出特定元音时的共振峰估计范围,并且用国际音标标出了相应发音。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人对同一个词的发音差异之大。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的话,咬紧牙关看完一集生肉的作者表示:同时分辨这么多口音,感到自己的认知受到了蹂躏,并且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油然产生了一丝爱意。|文献[1]

相爱的人,口音会靠拢?

最终的数据结果显示,其实大多数选手的口音每天都有点变化,而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只有不到一半的选手口音发生了相对稳定的变化。有趣的是,这就意味着,此前研究发现的口音短时间多变与长期稳定现象并不矛盾:在几个月的水平上来看,人们同时表现出了短期口音的可塑性和长期的相对稳定。

口音趋同的机制和社会互动的关系似乎也颇不简单。过去,像布龙菲尔德那样的著名语言学家曾假设,一个小团体内的对话越多,人们的口音就会越相近。但真人秀选手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口音趋同,至少到这一季结束时,这些关在一起三个月的人并没有都变成同一种口音。唯一的例外是一对节目中产生的情侣Luke和Rebecca,他们分别来自北英格兰和英格兰中西部。他们在第37天互相告白,研究者发现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他们的互动越来越多,口音也日益向对方靠拢。

Rebecca和Luke在第37天告白,而后分别于第51天和58天淘汰。不过他们第二年就分手了。|JAB Promotions/WireImage

对此,研究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对话并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口音,人们还需要更强的社会联系或更多亲密感;也可能,这些参加者因为知道自己时刻在被人观察着,所以有意识地控制了自己的口音来保持人设。

根据研究结果,口音在中长期的变化原因和短期是一致的。语言本身的发音特点是一个因素:说某些语言的人特别容易被某类发音方式带跑,比如英语使用者容易把清塞音(如p,t等发音)的VOT变长而不是变短。(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台湾普通话对有些方言地区的人来说特别魔性。)此外,社会因素(比如对对方的看法和彼此的关系)也会影响人们的口音是否会与他人趋同。在这个研究中,相爱的两个人的口音就趋向于融合。最后,研究者综合了多个变量计算出了每个人口音可塑性的得分,发现个人差异相当明显,人们的口音可塑性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自身的特点影响,包括性别、年龄、认知风格等。

一个终极问题:如果把汉语口音界的两大柱石东北人和台湾人关在一起几个月,他们会生成最强口音吗?根据这个研究,如果他们本来就有很强的口音可塑性,性格讨喜并且还深深地相爱了——还得看他们的发音方式本身是否容易互相转化。

是的,不要指望你和你的室友能在口音上妥协了,这都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