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黄加宝,编辑:二叔公,原文标题:《春节最爆的海岛,韩寒太会挑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韩寒的《四海》上映了。拍摄地一贯延续了“故乡”“寻根”“潮湿”的感觉,这一次,他选在了南澳岛。“这是一个一出门哪儿都是海的地方,四面环海,就很‘四海’。”
南澳岛在海岛界不算太知名,沿着海岸线从南至北,海南岛、涠洲岛、东山岛、舟山群岛、崇明岛都赫赫有名。而南澳岛藏在汕头之下,恬静美丽又不抢风头。
不得不承认,韩寒的眼光确实有一套。作为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岛不负众望地具备所有南方小岛的元素:热带、潮湿、渔船、黏糊的海风、摇曳的波纹、浓重的方言、浑身的故事。
南澳岛从来都是一座值得反复咀嚼的小岛。只消往岛上一站,那海风勾兑的往事便从此拉开序幕——
1. 低调的南澳岛
南澳岛常年低调,轻易不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哪怕是韩寒在岛上拍电影《四海》,也只是火过一阵子,有人甚至连南澳岛具体位置在哪都不知道。
这并不奇怪,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南澳岛还一直作为军事设防岛存在,人员进出需要证明,全岛也只有一家“南澳旅社”。虽说南澳岛在1984年已开放给世人,但在2015年之前,不通桥梁的历史,也让这座小岛被锁在山海之中。
但幸好,南澳岛并未被发掘得太晚。
首先,看它的地理位置,已经很有戏。南澳岛位于汕头市的东北边,孤悬于南海之上,乍一看平平无奇,但当你把视野拉远,竟发现它在粤、闽、台三省的海面交界点之上,自古便被称作“闽粤咽喉,潮汕屏障”。
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它命运的不平凡:“南澳”之名,最早取于宋朝,意为“南方可停泊船只之地”。早在唐宋,已有商人通过南澳岛与周边国家进行海上贸易,而到了明清,因处福建泉州和广东广州之间,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潮汕商人也是在这一时期顺着潮水的方向,渐渐在南方、乃至东南亚一带声名鹊起。
学者林仁川形容此时的南澳岛“每当讯风季节, 往返于南澳的各种商船,相望于道,南澳港的交易,盛况空前,南澳已成为中外海商接触最频繁的港口之一”。
这不夸张,2007年在南澳岛附近海域发现的明代沉船“南澳1号”便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如今,在这座小岛上,仍有许多尘封的往事值得打捞。
比如,南澳岛与赵宋王朝的终点擦身而过时,留下了宋井;明清时期所建的总兵府仍屹立在岛上,郑成功以此作为据点招兵买马;明代海盗吴平当年在金银岛上留下一句“水涨淹不着,水涸淹三尺”的藏宝口诀便落荒而逃,至今无人找出宝藏的位置。
这些值得追寻的历史碎片,由于过去交通不便,就可惜地被掩藏在岛屿深处。
在南澳大桥通车前,轮渡是唯一的进岛方式。“十里莱芜海,过渡迢迢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出南澳岛的真实写照,当时要去南澳岛,需辗转饶平、东里等地,交通极为不便,路上花个两三天也是常事。
待有了快船轮渡,虽然每天十几班船往返于澄海莱芜和南澳长山尾之间,只需40分钟,也总是逃不掉海上颠簸的命运。
直到2015年,长达11公里的“南澳大桥”横空出世,成为仅次于港珠澳大桥的广东省第二长跨海大桥。
自此,南澳岛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2. 南澳岛,长着一副网红脸
南澳岛虽然不甚知名,但在闽、粤、台交界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过去“四方异客”的造访,早就让它长出一副网红脸。乍一看,还以为是直接从海报里走出来的岛屿。
南澳岛当然有走红的资本,凭颜值。
老艺术家去过的岛屿也不少,但光有大海和沙滩,未免略显单调。南澳岛把“海、山、史、庙”连成一体,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驶过南澳大桥,醒目的红色灯塔便矗立在岛头。有人喊它“启航广场灯塔”,也有人喊它“长山尾灯塔”,不管哪种称呼,它都几乎成了世人进入南澳岛的第一印象。黄色的基座、红色的塔身,再加上湛蓝的海水和灯塔后的长长的大桥,早就奠定了南澳岛的网红基调。
往深里去,在南澳岛77公里的海岸线上,还矗立着数座灯塔,但随之生长的,是——S336省道沿海公路。
游览南澳岛,环岛公路无疑是最佳方式。就在9月22日,它还不费吹灰之力地躺入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候选名单。与“网红”产生勾连的那刻,是刘昊然骑着机车从这疾驰而过。
单凭美貌,它就有着浓重的电影滤镜。一面是山,一面是海,穿梭之间,便把整个岛屿吸纳其中,让人不容小觑。
但在潮汕人心目中,可能青澳湾才是yyds。沿着环岛路,南澳岛有众多海湾,如竹栖肚湾、九溪澳湾、前江湾、赤石湾等,不过论知名度,青澳湾更胜一筹。
作为广东省仅有的两个A级海滨浴场之一,青澳湾简直是“水清沙幼”的代名词。不给你整虚的,晴朗日子里海水能见度达2-3米,正所谓“戴上泳镜就相当于浮潜”。
在青澳湾上,还有那座和南澳岛形象密不可分的北回归线标志塔。两臂托一球,让它有了个好听的名字——“自然之门”。每当夏至正午,太阳直射圆球正中,便神奇地达到“立竿不见影”的效果。
但最让南澳岛上镜的,无疑是风车。作为近零碳排放区城镇试点,在南澳岛高低起伏的地势上,竖着200多架风车用以发电。密度之高,难怪有人说:“在岛上只消抬头,你总能看到山顶上的风车。”
在南澳岛找风车不难,青松山、金交椅、顶圆山,还有中部的风车游览场都遍布着这些庞然大物。南澳岛的风力条件在全国数一数二,是亚洲最大的岛式风电场,被称为“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除了唯美,南澳岛也办实事。
要是看山,南澳岛也拿得出手。南澳岛形似葫芦,东西均为山丘,山地丘陵的面积更占了全岛的78.7%。大尖山是南澳岛的最高峰,587米的海拔让人感到轻松,而其所在的黄花山森林公园,更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在海里看山,在山里看海,已经成为南澳人每天醒来就做的事。
3. 吃饭和拜神:岛民的两大日常
当烟火落到人间,南澳人还有顶顶重要的两件事:吃饭和拜神。在游客还未来到这座岛屿之前,南澳人大多世代以捕鱼为生。
“过清明,争出澎(到南澎列岛)”“四月八,鱿相挨(鱿汛多)”“八月秋,鱼外泅”都曾是岛上居民口口相传的谚语。
“捕鱼危险哟。”恶劣天气、触碰暗礁、船体老旧漏水,对渔民来说,都是九死一生的事情。所以在过去,南澳岛又流传着一句话叫“宁愿到山上赚一块,不到海上赚十块”。
这时,他们就要借助信仰的力量。
南澳岛的庙宇众多,在岛上随意闲逛,你很容易发现一座座或大或小的庙宇,或在海边,或在山上,又或在闹市。
据不完全统计,南澳岛现有庙宇70多座,对于仅有120平方公里、7万人口的海岛来说,这个密度已是全国罕见。
南澳岛民虔诚,岛上的传统节日也很多。每年正月十五,南澳岛上都有“游神”活动,岛民抬着十几位“神灵”穿梭在大街小巷,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喜乐,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但要讲到最抚慰人心,又怎能比得过食物。
“靠海吃海”的南澳人,受尽了大海的滋养。凌晨五六点,当地鱼市便迎着晨曦醒来,琳琅满目的海鲜,让你怎么挑都不会出错。
椒盐虾姑、香煎带鱼、姜葱炒蟹、海胆蒸蛋,再配上一碗潮汕糜(粥),简直是对舌头的最大褒奖。又或者直接来一煲海鲜砂锅粥,当米与水交缠,再加以猛火,直至粥底绵密分明,再把刚捞出海的海鲜(虾、蟹、鱿鱼等)投入,搅拌、熄火,任由烫舌的海鲜粥滑入喉咙,每一口都带着海水的风味。
但懂吃的老饕显然已经胸有成竹,为“南澳三宝”奔赴而来——紫菜、宅鱿和金薯,每一样都伴随着南澳人的童年记忆。
宅鱿,因出自南澳后宅镇而得名。说白了,它是一种鱿鱼干,但不是所有鱿鱼干都能称作“宅鱿”,后宅镇的海水把这里的鱿鱼养得体大、肉厚、质嫩,晒干后,竟有一种潮汕老饕口中所认为的“脯味”。
但有人也喜欢吃鲜鱿。白灼鱿鱼仔,是很多人过齿不忘的美味。南澳渔民判断鱿鱼是否新鲜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一是身体透明,二是身上斑点大小会闪动。把新鲜的小鱿鱼经开水一烫,马上捞出蘸芥末酱油,那风味,简直一绝。
也有人不想错过一碗紫菜炒饭。没错,南澳岛的紫菜,确实像开过光一样,又鲜又咸又香,最好的莫过于一抹头水紫菜。
在养殖场上,只有被海水滋养出来、第一拨收割的紫菜才配叫“头水紫菜”,晒干之后,配上颗粒分明的米饭,一同经受大火的历练,便变得香脆鲜咸。
金薯,也是番薯的一种。但南澳岛独特的气候和砂质土壤把它变得金黄甜润,也是过去日子里的最佳美味。
除了海鲜和“三宝”,南澳街头还有很多小吃。比如虾煎、菜头丸、海石花糖水、蚝烙、土窑鸡和腐乳面饼等,有人又说,“自驾去南澳岛,没吃够十天都不肯回来。”
凭借颜值和美食,南澳岛早就该出圈了。
参考资料:
《南澳县志》
明清时期南澳港的海上贸易 林仁川
海岛旅游地演化历程与机制研究——以南澳岛为例 黄仪荣
“粤东后花园”南澳岛文化:浮海生虔诚 岛小庙宇多 中国文化报
广东汕头南澳岛:一场宋明历史的惊梦 界面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黄加宝,编辑:二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