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给大家拜个年,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身体健康。各位好啊,我是董佳宁。又是一年春晚,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我还没有看啊,因为这期是提前准备出来的。不过不管今年的怎么样,我都很怀念赵本山。

我想先简单分析一下赵本山的艺术观。我觉得他的春晚小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类是2008年的《火炬手》,还有1996年的《三鞭子》。这一类是弘扬正能量的。第二类,也算是一种正能量,不过更贴近于个体的情感,可以说是社会人正面的情感。《红高梁模特队》,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劳动的农民的自豪感;《相亲》,是人们对于家庭的渴望,要有互相爱慕,互相关怀,拥有亲密关系,还有生活上互相帮助;《钟点工》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孤独;《送水工》关注的子女对长辈的关怀和孝顺。

第三类,就是《卖拐》系列。那是2001年的小品。当时信息还没那么发达,我是开学之后才跟同学碰上面,开始密集地交流。我们见面,居然很快就聊起来这个小品,都在赞扬,夸奖,模仿。我当时就有一种模糊的感觉,也说不上来是什么,觉得这个小品很独特,很异样,好像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当时也没法随便地反复观看,只是电视里放了就看一遍。有一次突然体会出来了,我那种感觉是震惊,震惊在于什么呢,他塑造了一个坏人,一个骗子,并且让他得逞了。

这样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其实是很少见的,在那个年代,大家比较习惯大团圆,正义战胜邪恶这些正面结局,在春晚上就更少见了。坏人再狡猾,也一定是被挫败的才对,所以当时就产生了一些批评的声音,大概就是说这个小品三观不正,纯粹为了追求娱乐性。现在大家见得多了,就很少人再这么说了。

在艺术观上面,赵本山是跟宋丹丹比较贴近的。宋丹丹之前与黄宏合作得很多,她第一次上大型晚会,跟赵本山同年,也是1990年。不过宋丹丹是元旦晚会,而赵本山是春晚。

后来两人又合作过几次春晚,可是逐渐的,两个人的创作观发生了严重的分歧。黄宏总要追求立意,要给人与意义,鼓励。而宋丹丹是单纯地觉得,只要搞笑就行,她刻意要回避立意。终于到了1999年春晚之前,两人协调不好,宋丹丹主动提出不合作了,就此就分手了。1999年春晚,黄宏和句号合作了《打气儿》,而宋丹丹和赵本山合作了《昨天,今天,明天》。

在这点上,我是认可宋丹丹的。晚会是一个全国人民可以凝聚共识的场所,可是它承担的有点太多了。特别是语言类节目。歌舞还好,你说刘德华唱一个《恭喜你发财》,这个弘扬什么了吗?没有嘛。纯粹就是吉利话嘛。后来大家觉得语言类节目越来越不好看了,主要就在这里,就是图一个乐子嘛。有点道理,有点升华,肯定是没什么问题,可是如果每个节目都这个,肯定会疲劳。也得有一些能让我观赏度高的,语言上有贡献,有造诣的节目。

之后的几年,赵本山和宋丹丹搭档,合作了好几次。而黄宏和宋丹丹再没有合作过。顺便说一句这两人的关系。本来是黄宏把宋丹丹带上大舞台,可是宋丹丹提出分开之后,黄宏可能有点记仇了。几年对于宋丹丹都爱搭不理。宋丹丹本来也是有些歉意的,可是看到黄宏屡次这么冷漠,心里也由歉意改成了怨恨。两人好多次碰面,都是互相不理,跟仇人一样。

这两人这个结怎么解开的呢?我觉得黄宏处理得非常好,非常简单、直接,而且是很合适的。又是一年春晚,在后台,两人又狭路相逢。黄宏主动叫住了宋丹丹,神神秘秘的,说来来,我跟你说个事。宋丹丹就很冷淡。黄宏说你凑近点,特别重要的事。宋丹丹就觉得很别扭,勉强凑过去。黄宏照着宋丹丹脸上就亲了一口。

他们是合作了多年的亲密伙伴,是很好的朋友,也不是恋人,更不是夫妻。可是我觉得黄宏处理得非常好,一下就把双方后来产生的怨恨给了结了。从此两人虽然没有再合作,但又重新恢复了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这是宋丹丹的书《幸福深处》里记下来的。我看到这里觉得非常感动。

我再接着说赵本山啊。他的语言艺术不用说了吧,语言艺术的大师。有很多修辞手法,或者一些技巧。可是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觉得最高明的,却是一些看上去没什么技巧的语言。《不差钱》里面的那句:有还是没有啊?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这类语言,没有使用一些惯常的俗套,什么化用,套用,强行押韵,顺口溜,各种修辞手法都没有,可就是感觉非常高级。为什么呢?它就是纯靠情节,纯靠逻辑,能产生出这么强烈的效果。营造笑料的核心方法,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按常理出牌,这个大家在脱口秀类节目里,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

其中有一些梗,用多了大家明白了背后的逻辑,就会觉得没那么好笑,比如大家经常说的“谐音梗扣钱”,就是因为知道你从“谐音”的角度去抖包袱,“非常理”变成了“常理”,就容易尴尬和冷场。而高级的手法,就是把所有设定、规则,明摆着都告诉你了,然后却玩出了你没想到花样,像一部精彩的悬疑电影那样,会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到充实和圆满。

具体到《不差钱》里,这种效果是怎么构建出来的呢?第一层是人物身份不对称,双方要有一个权力关系。像农民和公务员,学习跳舞的农民和舞蹈老师,想出名的演员和节目的负责人。第二层是要信息不对称,这样才能产生误会,产生错位。我们回看赵本山的小品,人物设定一般都是这样的,情节也是靠不对称来推动的。

最后我想还是说说《卖拐》系列,有意思,很搞笑。可是我觉得不单有意思,还有很有意义。这也是我近几年才体会出来的,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前几期内容里说过:出题权的问题。有一种人,跑过来,不由分说地就出题。而对面的人,性子比较直,比较憨,做题做习惯了,有人出题我就做。还缺少自省的分辨能力,那自然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树上骑个猴,树上七个猴,出题者可以随意把问题扭曲,把信息污染,而做题者往往分辨不出来。

做题的人老实啊,最后通过反复努力,终于在《卖车》里抢答成功,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他确认了自己“优秀做题家”的身份。

可是这做题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反省能力。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之后,做题者,小品里就是范伟,终于悟出了真相,就是不按照你的规则玩了。我可以陪你玩一会儿,甚至可以让你短时间地耍赖获胜,可是我不再认同你的判定了,我要把判定的锤子,拿在自己手里。最后,还要奖励给对方一些红包,还有春联。

可能赵本山并没有想我所想,这恰恰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就是脱离了那个时代,那个场景,在新的场景下,作品仍然可以被重新诠释。在艺术上,它可以有恒久的能量,在意义上,它拥有被持续解释的空间。

2008年《火炬手》,我觉得也是很精彩的一个作品。赵本山下台后就哭了,他觉得压力很大。事后他接受采访,完全忘了他下台之后那样哭过。他觉得他背负了太多那种“正能量”的东西,限制了创作,他更倾向于一种纯粹的娱乐。

可是我觉得,正是像《卖拐》系列这样纯粹的娱乐,这样一个寓言性质的东西,却拥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也迸发出了更高的亮度,拥有了更高的上限。它能让人们从很多具体的领域,去诠释出自己的版本。我想这个,就是赵本山的无可替代之处,也成为了我怀念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