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就这样开始了!

尽管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是在2月4日晚上进行,但一些赛程比较长的项目将会在开幕式前开战,其中就包括2月2日晚上率先打响的冰壶混合双人项目。



这是北京冬奥会第一项开始进行的比赛,也是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出战的比赛。晚上20点05分开始的冰壶混合双人循环赛中,中国队将对阵瑞士队。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冰壶混双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选手巴德鑫/王芮获得第四名。

此次代表中国冰壶队征战混合双人比赛的是范苏圆和凌智组合。虽然这对组合并不具备争夺奖牌的实力,但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家门口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冰壶混双比赛采取单循环赛制,参赛队伍共有中国、加拿大、英国、瑞典、瑞士、美国、挪威、意大利、澳大利亚、捷克10支队伍参赛,金银铜牌得主将于2月8日水落石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分为混双、女子和男子三个小项,是七大竞赛项目中比赛时间最长、比赛场次最多的大项,累计场次将超过100场比赛。冰壶比赛从2月2日开始,将一直持续到2月20日闭幕式当天。



摩擦尖叫有学问

在冰壶赛场上,常听到运动员发出“哈哈哈”“我我我”的喊叫,而跟随冰壶行进的运动员拿着冰刷疯狂摩擦冰面,为这项号称“冰上国际象棋”的烧脑运动平添了一丝热血。

“哈哈哈”其实是英文单词“Hurry!”或“Hurry hard”的简称,意思是“快速擦冰”;

“我我我”是“Whoa Whoa Whoa”,意为“停止擦冰”。

为何需要“摩擦”呢?冰壶场地冰面特殊,是带有“水珠点”的冰面。比赛前,制冰师要拿着类似花洒的工具在平滑冰面上均匀喷洒水珠,这些水珠在冰面遇冷凝结成冰点儿,以增大冰面与冰壶的摩擦。擦冰运动员可以通过冰刷快速摩擦,融化掉赛道上的冰点儿,从而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减小冰壶与冰道的摩擦力,使冰壶运行速度更快;在冰道上,运动员投出的冰壶运动轨迹是一条弧线,通过擦冰融化冰点儿,可影响冰壶行进方向,最终使冰壶抵达指定位置。

看似简单的“摩擦”,可以影响几乎每一次投壶的结果,需要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指挥者、投壶者、擦冰者共同努力下,才能最终实现战术目标。因此,队员间必须高度默契。

上海裁判将亮相


执法裁判、副计时长、制冰师……北京冬奥会的冰壶赛场,将首次出现在冬奥赛场的3位上海“冰壶姑娘”。

首次担任冬奥会国际技术官员的王珏,还在为自己的冬奥执裁首秀作着最后的准备。“目前多是通过邮件和世界冰壶联合会联系,内容包括裁判长提供的一些最新执裁细节和防疫政策要求。”



图说:王珏在上海教小队员冰壶技术。


和王珏一同出现在冰壶赛场的还有任教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部的李凌姝。十年前,上海冰壶人才的培养计划,让李凌姝走上了裁判的道路。在北京冬奥会赛场,她担任冰壶比赛的副计时长。

谈到和王珏一起出现在冬奥的感受,她说出两个词——合作和开心。“之前出去都是互相合作,所以搭档起来会比较开心。这次冬奥会,我们俩也有共同的目标,代表中国,也代表上海,把裁判工作做好。”



图说:李凌姝担任冬奥裁判工作。



图说:制冰师张芷源(中)


“全国冰壶制冰师可能不超过10位。”张芷源这次入选了冬奥会、冬残奥会中方制冰技术团队。作为中国唯一女制冰师,她也是首次出现在冬奥赛场。

值得一提的是,王珏、李凌姝、张芷源作为国际级裁判、国际级制冰师的同时,也是沪上青少年队或大学生队的带队教练。上海拥有王珏、李凌姝、张芷源等冰壶人才,除了离不开他们个人的不懈努力,上海这些年开展冰雪运动也给冰壶人创造了不少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