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但格陵兰并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是丹麦的海外领地。因此,丹麦可以算是“地跨”欧洲和北美洲的国家。
▲丹麦组成部分:本土、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属北美洲)
格陵兰岛不仅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且地缘位置十分重要,是北美洲前往北极的跳板。二战后,美国曾向丹麦开出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格陵兰岛,但遭到了丹麦的拒绝。
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向丹麦提出了购买格陵兰岛的想法,不出意外再次被丹麦所拒绝。
▲特朗普和丹麦针锋相对
美国之所以会多次向丹麦提出购买领土的请求,是因为两国历史上曾有过领土交易的先例。
历史上,丹麦在北美洲的领地不仅包括格陵兰岛,还包括位于加勒比海的三座岛屿(三座主要岛屿和数十座小岛),合称“丹属西印度群岛”。
▲原丹属西印度群岛(现美属维尔京群岛)在美洲的位置
该群岛地处美国本土至加勒比的交通要道,美国3次(1867年、1902年和1916年)求购过该群岛,前两次因双方分歧告吹。1917年,美国终于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丹属西印度群岛,并改名为“美属维尔京群岛”。
▲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具体位置
自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英、法、西、葡、荷是瓜分美洲的主要力量。相比上述列强,丹麦在列强殖民时代似乎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国。
一、丹麦分得一杯羹
丹麦在公元10世纪到16世纪是北欧霸主。14到16世纪时期,丹麦曾联合北欧同胞瑞典、挪威建立了卡尔马同盟,丹麦成为盟主。
瑞典于1523年退出了同盟,丹麦逐渐丧失北欧霸主的地位,但依然控制着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和冰岛。
▲丹麦主导的卡尔马同盟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在美洲抢占殖民地。英、法、荷等列强也不甘示弱。尽管属于丹麦的时代已经远去,但作为曾经的北欧霸主,丹麦也希望参与其中,分得一杯羹。
英国和荷兰分别在1600年和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作为其推行殖民政策的工具。丹麦也跟着学习两国,并于1616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1617年,丹麦又建立了西印度公司,试图在美洲找到立足之地。
英法荷等列强主要占据了美洲大陆的土地,实力较弱的丹麦则把目标放在了加勒比海的海岛上。
英法荷之间关于殖民霸权的龃龉,给了丹麦可乘之机。1672年,利用英荷战争之际,丹麦西印度公司在无人居住的圣托马斯岛登陆,建立起第一个殖民据点。1718年,丹麦占领了无人居住的圣约翰岛,建立起第二个殖民地。
▲丹麦占领的圣托马斯岛、圣约翰岛
到1718年,加勒比海地区的岛屿主要被西、英、荷、法、丹五个殖民国家所瓜分。在这五个国家中,法国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因为长期以来法国是欧洲的陆权国家,因此法国在海外扩张殖民地的同时,也需要在欧洲大陆保持霸权。
▲1756年,加勒比海的主要势力
但同时兼顾两方面,对法国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1733年2月,东欧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去世,波兰王位出现了继承人的争议。法国参与到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之中。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然而,法国因多次参与欧陆战争,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为了弥补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的军费,出售殖民地成为了法国的选项。
法国在加勒比海的重心转移到面积较大的海地岛(法属海地面积27800平方公里)。面积较小、离英属殖民地又近的圣克洛伊岛(210平方公里)被法国人看成是累赘。法国希望将该岛出售给英国和荷兰之外的国家。丹麦因为在加勒比海已经占据了两座岛屿,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买家。
▲圣克洛伊岛的位置
1733年,法国与丹麦达成协议,法国以75万里弗尔(法国货币)的价格将圣克洛伊岛出售给丹麦。
丹麦将从法国购买的圣克洛伊岛,和之前占据的圣托马斯岛、圣约翰岛合并称之为“丹属西印度群岛”,三座岛屿的面积合计只有351平方公里。
▲鼎盛时期丹麦的殖民地(红)
二、殖民地成累赘
在加勒比海地区,欧洲列强利用当地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的优势开辟为甘蔗、可可等热带作物庄园。为了提升劳动力数量,殖民政府引进大批黑奴,使得黑人成为了这里的主要人口。
18世纪末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奴隶制。此外,工业革命的兴起需要大批的自由劳动力,奴隶制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英、法、荷相继签署废奴法令。19世纪初,欧洲列强在全球的殖民地陆续废除了奴隶贸易。1848年3月,丹属西印度群岛总督也签署了废奴法令,正式废除奴隶制。
当时,英、法、荷三国在全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在拉丁美洲地区,英法荷三国的殖民地不仅只有加勒比海的岛屿,三国在美洲大陆也有殖民地。
但丹麦的殖民地除了人口稀少的格陵兰岛之外,仅剩下加勒比海的小岛屿。
▲圭亚那地区,英、法、荷在南美大陆的殖民地,唯独丹麦没有大陆上的殖民地
丹麦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面积只有351平方公里,丹属西印度群岛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程度低。丹属西印度群岛距离丹麦本土遥远,管理成本高,更像是三座孤岛,不仅不能给宗主国带来财富,反而需要丹麦财政的大量补贴。
对于丹麦来说,在当地投入的成本已经大于收益。丹属西印度群岛逐渐从的“糖岛”变成财政累赘。
▲“去哪里都很远”,丹属西印度群岛宛如“孤岛”
▲丹麦在普丹战争失利
三、从丹麦到美国
英法荷三国对于丹属西印度群岛的兴趣不大。
而美国从1783年独立到1848年经历了多次领土扩张,从大西洋沿岸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在陆上完成扩张后,美国开始向海洋进军,加勒比海被认为是美国的“后花园”,美国被丹麦视为潜在的“买家”。
▲美国领土扩张
1864年,美国南北内战结束,国内形成了庞大的统一市场。而丹麦同年在的普丹战争中失利,希望出售丹属西印度群岛的两座小岛(圣托马斯岛和圣约翰岛)缓解经济困境。
1865年,美国和丹麦就购岛问题展开历时两年的谈判。然而在1867年,美国国务卿西沃德和俄国关于阿拉斯加的归属达成一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从俄国手里买下了阿拉斯加。
▲720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
720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2.6%的财政支出。高昂的价格让美国不愿再买下丹麦的岛屿,购岛交易被美国参议院否决。
丹麦继续拥有丹属西印度群岛30多年。此后丹麦通过各种措施振兴经济,人口增长到1万多人。
随着美国实力的增强,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夺取了西班牙在美洲最后的殖民地古巴岛和波多黎各岛。
▲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占领的地方
1902年,美国与哥伦比亚达成协议,取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为了保证巴拿马运河的安全,美国开始重新审视加勒比海地区的作用。
丹属西印度群岛距离巴拿马运河地区较近,便于控制运河区。1902年,美国和丹麦再次提出了购地条款,这次条款被美国参议院同意了。按照当时丹麦的法律,国土的变更需要经过丹麦国会的批准。
▲美属维尔京群岛对巴拿马运河航线的意义
丹麦在该地的经济恢复取得一定成效。因此在岛屿是否出售的意见上,反对派占据了上风,反对出售领土的派别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丹麦和美国的第二次领土交易被搁置。
一战的爆发最终促成了群岛主权的转变。一战时丹麦作为中立国没有参与到战争中。随着战争深入,作为与德国接壤的小国,丹麦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经济于1916年出现下降的趋势。经济的颓势让丹麦无暇顾及远在加勒比海的丹属西印度群岛。
▲一战时期,丹麦为中立国(黄色)
眼见丹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于1916年向丹麦再次提出购岛要求。丹麦终于形成了出售岛屿的共识。1916年8月,丹麦将圣克洛伊岛、圣托马斯岛和圣约翰岛一起打包卖给了美国。
1917年1月17日,美国和丹麦达成价格共识,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群岛名称从“丹属西印度群岛”更名为“美属维尔京群岛”。至此,丹麦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四、独树一帜的海外领地
从丹麦手里收购了岛屿之后,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拥有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两片主要的海外领地(古巴在1902年独立)。
出于控制巴拿马运河区的需要,美国着力在美属维尔京群岛修建海军基地,美属维尔京群岛成为美国干涉巴拿马以及中美洲事务的前沿。
▲美国在群岛设立的军事基地
美属维尔京群岛和阿拉斯加是美国在海外唯二通过购买方式获得的领土,但两地在二战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美国花费720万美元从俄国买进的面积14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因为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石油资源吸引了众多淘金者前来定居,这些淘金者主要是欧洲裔移民,白人占据75%以上的人口。
▲阿拉斯加的金矿
二战后,地处美苏对峙前沿的阿拉斯加,战略地位日益重要。1959年1月3日,美国宣布将阿拉斯加从海外领地升格为州。阿拉斯加作为美国的第49个州,真正成为了美国的一份子。
▲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与阿拉斯加相比,美属维尔京群岛面积小且资源匮乏,居民主要以非洲裔(80%)为主。因此,美属维尔京群岛没有享受到阿拉斯加的待遇。
▲NBA球星邓肯,来自美属维尔京群岛,是一名非洲裔
1970年,美国给予了当地居民自主选举总督的高度自治权,美属维尔京群岛成为了美国的海外领地。
1993年,美国给予了美属维尔京群岛居民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面积小、家里没矿的现状,使得当地人的独立意愿十分微弱。赞成独立的只有4%。
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人口约10万,非洲裔占75%的比重。如今,群岛凭借着优美的海岛风光吸引了众多美国本土游客来此驻足,每年约250万游客前来享受加勒比海的阳光与沙滩。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占据经济的60%以上。
尽管没有真正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但凭借美国游客带来的经济红利,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人均GDP达3.7万美元(2021年),成为了拉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美属维尔京群岛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