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州去世了,他的生父母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1月24日,据新闻报道,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已离世。据此前报道和他留下的遗书显示,刘学州自己出生时被父母卖掉做彩礼,4岁时养父母双亡,曾是校园欺凌的受害者,经历寻亲事件后遭遇网暴。据悉,刘学州在三亚吃了几十片抗抑郁类的药,被好心人发现后送医,但没有抢救过来。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人世间问题之复杂,人性之复杂。

在目前已经非常少见的拐卖儿童案件中,生父母因某种原因出卖自己子女的现象,位居大多数。那些认为“没有买家没有卖家”的看法,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养父母已经死亡,他们收买儿童的行为,依法不再被追诉。但如果养父母还活着,按现行刑法,是免不了要承担刑责的。不知道网友会怎么看。

依据刑法,生父母出卖子女的行为,由于追诉时效已过,也不需要承担刑责。

目前,刘学州本人的户籍登记情况未知,但依据刘学州自述,他是2004年到2006年之间出生,他死亡的时候很可能未成年。依据刑法,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因遗弃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涉嫌触犯遗弃罪。谁是对刘学州仍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责任人,是否构成遗弃罪,有关机关应对此进行调查。

最后要问一问,刘学州所承受的网暴,几乎成了每一个敢于站到阳光下暴露自己人生的人所无法逃避的侵害,这种侵害违法成本过低又鲜有被追责的现象,解决之道到底在哪里?




刘学州走了,剩下的事我们得理一理

刘学州走了。

据媒体报道,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海边轻生,医院称已死亡。1月24日0点02分,刘学州曾在微博发出一份长文,他在文末说:谢谢你可以见证我的人生终点,谢谢你可以看完。

一大早就看到这一消息,在让人震惊的同时,也让人无限唏嘘、痛心。

去年底,刘学州在网上寻亲,二十多天后,他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但1月17日,刘学州称被亲生母亲“拉黑”。19日凌晨,刘学州再次发文称,因亲生父母颠倒黑白决定起诉,“希望能以拐卖儿童罪和遗弃罪提起公诉”。

此后,刘学州在网络遭受不少谩骂和攻击。24日凌晨,我们便看到了刘学州的这篇长文和死亡的消息。

在长文的开头,他这样介绍自己:学生,一个努力发光的人,坚强男孩,出生被父母卖掉做彩礼、四岁养父母双亡、二年级开始寄宿学校、校园欺凌受害者、男老师猥亵、寻亲男孩被二次遗弃、被生父母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被“网暴”……

从刘学州的这封信中,我们也不知道,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但是毫无疑问,稻草的排列次序没那么重要,无论是在最上面的、最底下的,最初的还是最后的,都无形中积蓄成了他的压力、委屈、忧伤,以及难以排遣的迷惘。

正如他难以定性自己的这一生,我们该如何定义这一篇长文?一个无名小子的自传,一个年轻生命的遗书?抑或是,一封不再奢求结果的控诉信?

一遍遍读着,思来想去,我更愿意把它当作,这是他留给这世界的一封控诉信。

他的这封信中,提到了自己被老师猥亵,提到了当年卖他的“中间人”,提到了污蔑辱骂他的那位“30多岁的大男人”以及那些“小号和私密账号”。这些,我们能不能试着查一查?

刘学州曾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被社区评为“最美志愿者”。他晒出自己的荣誉证书说,“本是向阳而生,何惧小人之心”。但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是个普通人,终究没能从那些肆意的网暴中走出来。

别再说什么“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们已经听过太多了,正是因为雪花太多,每一片都不以为意、不把伤害别人当回事,都不觉得自己是那最后一根稻草。也不要再说什么“一路走好”,他走得很不好,我们需要做的,是反思、反思、反思。

如果我们无法帮助他,我们可不可以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保有沉默和克制,不轻易去指责、谩骂、羞辱一个新闻当事人呢?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个了,还会有下一个吗?

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多一些善意,别人获得的是温暖和力量,而我们自己获得的,何尝不是一份心灵的安顿和灵魂的救赎呢?

刘学州说,“把痛苦倾诉到大海中,也把生命还给这个世界。与其抱怨这人间疾苦,不如感谢给我一次体验疾苦的机会。”他说,“阳光照在海面,我也归于大海。”最后他甚至道了一声“谢谢”,他连转身离开,都显得这么体面、洁净。

刘学州走了,剩下的事,我们能否理一理?

寻亲男孩刘学州留遗书轻生 网络风暴下如何保护未成年当事人


刘学州的案例更加说明,保护未成年,更应该让专业的机构去做。最好的保护,就是让未成年当事人远离网络风暴。

做得最好的是孙海洋,从始至终没有让孩子直面网友,没有让那场劈天盖地的批判风暴影响到孩子,最后用了不到两周时间冷却回归正常生活。

刘学州15岁的年龄,从保护未成年的角度,采访都应用化名和虚拟头像,不应该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更不应该实名认证站出来立在风暴中央。舆论这把双刃剑,不可能只遵从当事人的意愿单向伤害,而未成年人心智根本处理不了这么复杂的舆论风暴。其结果从站在风暴眼那天就已经可以预见了。

对于未成年的救助、援助,专业的公益组织都会注重保护隐私。像刘学州这样的案例,公益组织会怎么做呢?第一落实刘学州的基本生活保障,从政府补助+社会补充两方面;第二落实刘学州生活第一“监护人”,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而是让受助人觉得有人管的那个人;第三为刘学州提供寻亲方面的专业建议,例如如何与亲生父母重建联系,处理与亲生父母之间有关抚养的问题,包括必要时提供公益诉讼援助;第四为刘学州提供心理援助,让心理医生为其疏导精神健康方面的问题。

刘学州的悲剧已经酿成,而针对刘学州亲生父母的风暴即将到来,无论谁站在这风暴中央,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建议微博平台尽快对刘学州微博账号进行保护性隐藏,同时再次明确针对未成年当事人的平台运行规则,不管好的坏的,都不应该让未成年当事人暴露在舆论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