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住了”,本是一句城市出圈的谐音梗,却没想到,刚过去的2021年,蚌埠的经济指标真的“绷不住了”。

1月17日,安徽省蚌埠市政府官网挂出一份《关于蚌埠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其中提到,受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等因素影响,预计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持平”。具体指标显示,蚌埠年初计划GDP增速将实现8.5%,但全年实际完成为0。



虽然不要唯GDP论,但也不能抛弃GDP。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在近日举行的安徽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郑栅洁到蚌埠代表团时指出:去年以来,蚌埠经济失速、发展失位、结构失衡的压力凸显,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在此之前,蚌埠多次喊出要“重回C位”“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这座皖北重镇,怎么就突然失速了呢?

基因

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百余年前,因为津浦铁路通车,中外客商来到这个小渔村开设工厂。

到了“一五”时期,蚌埠被国务院确定为重点工业发展城市,第一台空气压缩机、第一块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冰箱……安徽工业多个“第一”出自蚌埠,蚌埠产的“五大机”闻名全国。

上世纪80年代,蚌埠的工业结构进行了“加轻减重”的调整,新增诸如卷烟厂、酒厂、火柴厂、肥皂厂,扩充当地的工业门类。

以上历史奠定了蚌埠的工业底色,也带来“合(肥)老大、蚌老二”的工业荣光。



然而,传统工业发展终究不可持续,蚌埠的工业需要注入“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相比新生,转型更难,在老工业基础上裂变新型工业过程中,蚌埠发展步伐放缓。

失速


慢进则退,蚌埠的经济数据被省内几个兄弟城市相继超越。



安徽历年统计年鉴显示,1990年,蚌埠经济体量还排在全省第5位、皖北第2位,居于合肥、滁州、安庆和阜阳之后;到2000年,蚌埠的排名已滑落至全省第8位、皖北第3位,合肥、芜湖、安庆、滁州、阜阳、宿州、马鞍山经济总量都在蚌埠之上。

此后20多年时间,蚌埠努力向上,但收效甚微——蚌埠的地区生产总值到2019年才站上2000亿台阶,比芜湖晚了6年,比滁州迟了3年,比同处皖北的阜阳也慢了2年。

而且,从2019年开始,蚌埠的经济增长已显露疲态——安徽16个地市中,铜陵增速为负排名垫底,蚌埠GDP增速则为5.7%,倒数第二。那一年,疫情还没开始。

蚌埠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2019年存在矛盾和问题时提到:创新引领尚未全面发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活力不足,民生工作还有短板。

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问题被重新提起,矛盾和问题依旧待解。

2020年,蚌埠GDP仅以微弱优势排在宿州之前,排名全省第7位;2021年前三季度,蚌埠又被宿州超过,掉至第8位,经济增速也降至0.2%。2021年年底,增长彻底停止。

原因


按照《报告》里的解释,GDP增速为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不快”,二是“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

《报告》里全面分析了蚌埠现存的问题与挑战,共有8项:

一是主要指标增速不快。受历史基数大、产业转型升级不快、统计核减等原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多数指标增速位次全省靠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距目标差距较大。

二是经济总量不大。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全省第7位,长三角41个地级市中第29位;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8位,长三角41个市中第30位,仅为宁波的1/6、合肥的1/5,芜湖的1/2。



三是产业结构不优。2021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比重为10.1:38:51.9,一产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二产比全省低4.1个百分点。大企业、龙头企业不够多,全市除烟厂以外,产值超50亿元以上企业还未实现“零”突破。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服务业新业态不足,缺乏生产性服务业。

四是县域支撑不强。县域经济总量不大、占比偏低、发展不快,三县GDP占全市比重45%,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不抵一户“中烟”。

五是中心城市能级不高。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尚不完善,城镇化率整体偏低,市县之间经济互动性不强。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农村基础设施存在诸多短板弱项。

六是要素制约较大。用地不多与闲置低效用地问题并存,全市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仅有7.43万元;能耗容量不足与结构不优问题并存,全市能耗强度0.31吨标煤/万元左右,远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未来下降空间小。存量企业能耗指标挖掘难度大,新增重大项目面临能耗指标约束趋紧。

七是民生保障有短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居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社会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八是发展能力水平还需提升。存在“标杆不高、担当不足、投入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本领不强,缺乏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做不到穿透式分析、前瞻性谋划。

划下重点,经济指标增速慢、体量小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原因则是产业结构不优、地区发展不均衡、城镇化率偏低。这座城市目前正在运转的企业,以高能耗创造着低收益;除了烟厂,全市再无产值超过50亿的企业;下辖三个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总量,同样不敌这户烟厂。

细节

城叔又找了一些细节数据,希望了解其工业发展质量。

《报告》中提到了“统计核查及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仅以“三次产业结构”为例,梳理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些年份之间的数据并不一致。

例如,根据蚌埠2018年的统计公报,其当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1:44.5:43.4,二产占比还高于三产;而2019年的统计公报,又将2018年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9:42.5:46.6,三产占比已超过二产。





蚌埠2018年统计公报(上)与2019年统计公报(下)对比

关于第二产业,蚌埠2021年初的计划是增长9.2%,结果第二产业实际增速-8.3%,严重拖累了总体表现。第三产业5%的实际增速,也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9.2%的目标。

从工业企业数量上来看,安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16个城市中,有7座城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千家以上,蚌埠以952家位列全省第九,不到合肥2045家的一半,也比芜湖少了839家。



其中大型工业企业,蚌埠只有4家,比其他皖北五市都少,更不及芜湖的45家、合肥的70家。这4家大型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只有185亿元。

还有一个与预期相差巨大的细节数据是“固定资产投资”。2021年初计划增长9.5%,全年交出的成绩却是-16.5%。

蚌埠市招商局局长此前谈到:“工业方面,蚌埠还存在着缺少大项目、好项目和龙头企业、产业链不全等问题”。

《蚌埠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蚌埠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三个,除了宏观环境、产业结构转型难,还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

向东是长三角,向西是中部城市群,蚌埠此前还在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间徘徊。近年来,蚌埠工业结构偏重、转型缓慢、交通优势又被削弱,经济体量长期位居安徽中游,它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浪潮中,发展机遇不如滁州、马鞍山,在周边各大都市圈的势力中,也不如宣城等地“左右逢源”。

蚌埠自我分析,整体存在“高端人才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涨并存,融资需求大和金融服务水平不高并存,基础设施保障效率不高”的问题,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较,“尚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

此外,2019年,蚌埠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局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提到“蚌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比较高”的问题。该人员称,自2018年以来,“全市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一直是低于购进的价格指数,这就反映了我们生产成本依然是居高不下。”

C位


蚌埠的工业转型,虽慢,但在路上。

安徽是新材料大省,2021年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就是在蚌埠开的。坐拥矿产资源的蚌埠围绕“硅基和生物基”,也在布局新的、高端的赛道。近两年,蚌埠的工业沉淀了一些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工业发展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自主研发出30μm柔性可折叠玻璃、“毫米波与太赫兹(50GHz-500GHz)测量系统”填补国家空白,比如成功下线全国首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8.5代 TFT-LCD 玻璃基板、0.12 毫米世界最薄玻璃,比如成功投产国内首条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线。蚌埠希望据此打造出“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新的城市名片。



安徽对蚌埠依然寄予厚望,在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蚌埠时表述为:“支持安庆、阜阳、蚌埠、黄山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与之配套,支持蚌埠机场建设,支持蚌埠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支持蚌埠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支持蚌埠自贸片区启动建设联动创新区带动沿淮、辐射皖北。

皖C,是蚌埠车牌号。在全省工业和城市现代化格局中被“边缘化”的蚌埠,喊出了“重回C位”的口号。

转型之路,困难与希望一路交织。蚌埠给2022年定下了新的目标:



但愿GDP零增长,仅仅是过程中的阵痛。但愿蚌埠“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