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com-cn),作者:张英,原文标题:《人口学会副会长:未来几年中国进入“零人口增长波动期” 将迎来新一轮老龄冲击波》,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而2020年、2019年的这一数据分别是1.45‰、3.34‰。


2021年0.34‰的增长率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0.34‰的增长率意味着中国又向绝对的零人口增长迈近了一步,但不会在2022年就迎来人口负增长,而是会在几年的“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然后才进入常态化的负增长阶段。同时,2022年我们即将迎来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老龄冲击波”,全社会将面临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零人口增长波动期”后,进入常态化负增长


经济观察网: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34‰,相比于2020年的1.45‰下滑了1.11个千分点,您对未来几年的人口增长趋势如何看?


原新:这个数据显示,我们向零人口增长又迈进了一步。2020年净增加人口是204万,2021年只有48万,相较于全国14亿总人口规模来看,基本可以说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接近抵消。


根据全世界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零人口增长不是一个时点,比如在某一个年份,而是一个时间段,会持续几年。在这个时间段中,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会出现上下波动,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零水平线上波动。“零人口增长波动期”过后,中国人口就会转入一个常态化的、稳定的负增长。


根据我的判断,预计2022年还不会实现负增长。尽管业界对2021年6月公布的三孩政策预期不高,但应该还会产生一定的政策效果,对出生人口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同时,也应该注意,2021年我们的死亡人口是1014万人,应该是1949年以来除了1960年外的第一个死亡人口超过1000万的年份。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估计死亡人口超过1,000万会成为一个常态现象。


2022年将迎来第二个“老龄冲击波”:时间更长,规模更大


经济观察网: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4.2%,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已提前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原新: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突破了两个亿。如果按照65岁占人口比例的标准来看,中国已经达到了中度老龄社会的标准,即超过了14%,跨入了中度老龄社会的行列。


不过按照60岁标准来看,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还未达到中度老龄社会的20%。这是因为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出生人口较少,只有1190万人,所以2021年进入60岁的人口增加较少,是近几年以来进入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最少的一年,这一年的老龄化进程相对缓慢。


但从2022年开始,第二个婴儿潮(指1962-1975年)的人就开始进入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将会掀起第二个“老龄冲击波”,这一次冲击波与50年代第一个婴儿潮相比,它持续的时间会更长,规模更大,年均进入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会超过1,000万以上。


乡村常住人口26年持续负增长,跌破5亿大关


经济观察网:2021年城镇化率比上年末提高了0.83个百分点,您怎么理解该数据?


原新:从城乡结构来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从63.89%增加到了64.72%,城镇常住人口比2020年末增加了1205万人。而乡村常住人口继续减少,比上年减少了1157万人,降到49835万人。这是自1996年乡村常住人口负增长以来,持续26年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也是首次跌破5亿人大关。1995年乡村常住人口达到了8.59亿人的顶峰,26年间乡村人口减少了约3.6亿人。


同时,我们也看到2021年流动人口有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了885万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可以说流动人口依然活跃,中国仍然处于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的阶段,正在从一个稳定的农村社会向一个迁徙流动的城镇社会转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ID:eeo-com-cn),作者: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