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学者罗家聪形容,“清零”政策不设实际,对于香港2022年的经济走向,他称“没有什么乐观因素”
随着香港出现大量外资撤离、劳动人口创近七年新低,有美国媒体预计,今年香港外籍和本地人的“出走浪潮”将会加剧。经济学者认为,香港的人才流失与防疫政策有关,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媒体彭博社日前报道,招募公司Sheffield Haworth亚洲区董事长罗伯茨(Simon Roberts)指出,香港严格的防疫规定及国安法,让银行和金融服务行业公司都在关注哪些地方是他们希望的员工驻地。
报道又说,香港的外籍人士和当地人的离开,估计将在2022年加剧,原因包括当局持续压制公民社会,且对于配合中国内地疫情清零战略引发的不满也置之不理。
香港就业人数比2019年减十八万 劳动人口近七年最低
本台周五翻查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香港就业人数由2019年社会事件发生时开始下跌,由2019年5月至7月的约385.5万就业人士,下降至去年11月的约367万人,减少约18万人。
数据亦显示,香港劳动人口由2019年5至7月起,每次统计都呈下跌趋势。当时的劳动人口有397万,截至去年11月,香港的劳动人口约为383.1万人,两年间跌近14万。相比过往,上一次最少的劳动人口是2014年3月至5月的383.9万人,成为近7年来最低水平。
分析:外资撤离、人才流失与香港防疫政策有关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助理讲师阮颖娴认为,人才流失率与公民社会受压关系不大,而是与香港严谨的防疫政策有关。她又指,在现时趋势下,不少公司实行网上工作,这亦可能令就业人士更容易转职到其他地方,而不用留在香港。
阮颖娴:“我相信,公民社会未必对于营商的人有很大关系,因为如果是指公民社会,他们应该早点就离开,不是今年才开始走。反而抗疫方面,通关的问题,以及要隔离很多天,这会是比较大的问题。因为外籍人士并不以香港为家,对他们来说,只是找个地方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诱因必须留在香港,尤其是跨国公司很多地方都有分部,最有竞争力的人是最能够离开。”
港府除了紧跟大陆清零政策,亦力争与大陆通关,这是否有利香港经济发展?阮颖娴认为,通关愈多,愈有帮助,不论是与中国还是国际之间,只要人员或货物加快流通都是有利经济。
学者:2022年香港经济走向不乐观
香港经济学者罗家聪形容,疫情清零政策不符实际,对于香港2022年的经济走向,他称“没有什么乐观因素”。
罗家聪:“外资离开都是很久的事,不是现在,本土(业)都死了,(香港)很多是服务业,都开不到店,每个星期付租金、成本。发展科技没用,不是香港的强项,本身发展的国际金融都死了,只剩下地产,也不太行,没有什么出路可以看到。加上现时(港府)突然四处封锁,这样做法令本身做小生意的人都做不住。”
香港政府周五举行疫情记者会。特首林郑月娥宣布,现行“清零”防疫措施延长14天,直至2月4日(年初三);并公布了第五轮防疫抗疫基金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