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可爸日记(ID:kekebariji),作者:书航,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可可爸日记”的第一篇文章,写什么好呢?就写我们为什么生孩子。毕竟,如果没有小可可的降生,也就不会有这个专栏。


我看到很多人——真的是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不断重复放大恐婚恐育的声音,在一些婚姻家庭引起的案件纠纷下面,评论说这是“每天一个恐婚小技巧”。与这些相比,说自己渴望成家,或者期待一个孩子的声音不仅十分微弱,还会遭到普遍的质疑和嘲讽。


这篇文章里,我想聊聊以下几个话题:


  • 通常不想结婚生孩子的主要担忧是什么?


  • 我家最后要了孩子,是经历了怎样的决策过程?我们后悔吗?


  • 哪些物质和精神条件是要小孩的刚性需求?如果国家要制定政策刺激生育,怎样才更有效?


一、为什么不想或者不敢结婚生子?


我们并不争论为什么要恐惧吃屎,而争论为什么要恐惧结婚生子;我们无需列出吃屎有什么缺点,但要一条条的说婚育有哪些坏处。


a)首先,这说明了结婚生子本质上是美好的,值得向往的。它们的正向吸引力无需特别提炼总结。


b)其次,两者社会评价不同。算上老人,全社会总体仍是鼓励婚育的,对单身狗顶多只是不反对而已。有些年轻人被老人逼婚堪比吃了屎一样难受,但碍于社会评价,还是需要继续相亲,“给父母一个面子”。


从 a)对爱情的本能向往来说:


我们现在的社交方式,难以保证一定会给你匹配到三观一致,兴趣相投,没有忌讳的理想婚恋对象。与此同时,我们的视野大为拓宽,潜意识的择偶范围从本地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这就出现了之前有一位月入五万的清华姚班毕业生征婚,却无人问津的情况。可以说那个案例中,男方和潜在女方都存在眼光和自身资源错配的问题。


沉浸于社交网络,导致我们看待异性的间接经验多于直接经验,不论是优秀的一面还是恐怖的一面都被无限放大。能上热搜的,都是穷极一生也想不出的浪漫,以及概率堪比中彩票的奇葩事件。有些短视频干脆就编造剧本,演出剧情,让人误以为这种终极浪漫遍地都是,于是成了对老公/老婆的基本要求。


将婚姻好和不好的一面都绝对化,结论就是“我向往爱情,但爱情轮不到我”“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事,根本就算不上爱情”


从 b)社会评价方面来说:


爱情让人冲昏头脑,但踏入婚姻和组建家庭又应该是一个高度理性的思考过程,因为婚姻体系的主要作用就是分配财产和为子女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所以排除万难遇到良人只是万里长征开了个头,买房、彩礼和婚礼操办过程让两个人的相处变成了两家人的接触,如果不能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和祝福,两夫妻会面对额外的压力,乃至被棒打鸳鸯。


更大的问题是“谁带孩子”。有的新婚夫妇刚开始跟双方父母生活区隔开来,之后却不得不请回老人与其共享生活空间,带来更多的日常纠纷。


夫妻双方跟背靠的两个家庭周旋,这是缔结婚姻不可避免的义务。为了让人觉得这份付出是值得的,婚姻中幸福甜蜜的情节就一定要足够甜才行。问题是,已经被网上最精炼的狗粮给齁着了的我们,是否还觉得自己生活里这点小闪光,对得起结婚生子的沉没成本?


其实,还有一个 c)婚恋关系中的性


信息爆炸,眼界拓宽给我们带来的,当然不止对“爱”的重新定义,更有对“性”的再认知。既然热搜天天放送的都是爱的精华,你看小电影也是会跳过大段铺垫,只看该看的那部分。


为了让人心甘情愿生儿育女,婚姻中的性也一定要足够有吸引力才行。问题是,大量很容易得到的性知识及相关信息,成为人类满足性欲的部分替代品,随之引发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人受到体内荷尔蒙的驱使,被不正确的性知识和婚恋观误导,酿造了很多畸形的思维和行动。比如自身缺乏魅力而成为所谓“非自愿单身者(incel)”,无差别报复异性,在部分国家被视为恐怖主义;或者有所成就以后,就陷入家庭暴力和性侵他人的魔咒中。反过来,他们的极端个案又被推上热搜,塑造其他人对婚恋的认知,夸大了婚姻中恐怖的一面。


另一部分人则感到自己的欲望受到了完全的替代满足,从而并不热衷于在真实世界里解决性欲。就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有青春期男孩这样说:


“当和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在看色情内容,因为这样我就永远不会被拒绝了。”


当时我认为:


“你怎么能希望通过‘永远不会被拒绝’来抵消你做不到时候的无力感,来掩盖自己的能力不足呢?这完全就是一种掩耳盗铃的心态,然而这心态对我们的诱惑太大了。”


所以,缺乏吸引力的恋爱的甜,愈发沉重的家庭的苦,还有被替代品扭曲的性——这就是大家都说“不婚不育保平安”的三个原因。


二、为什么我们家决定要孩子?


在我们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我们最后得以让可可这个小天使来到我们的家庭?我也打算从三个方面说一下。


1. 我们的感情


我和老婆的相遇充满偶然,经历很多事情之后也顺利相处至今。这里面的事情拆开了可以讲很多年,但在这里我只想提到一点,就是我们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


虽然我们曾经很多次吵架到怀疑人生,战争烈度让旁观者提心吊胆,但最终总会妥协与和解。我们都是本色出演,而不是戴上面具。我们都会感觉自己很委屈,但总会转念想到各有各的委屈,不至于有一方感到过于弱势。我们往往也会复盘之前争吵的经过,并且用实际行动去修复关系。


最近有个热门话题,大概也是营销号做出来的,说恩爱夫妻生的孩子是浓眉大眼,灵动可爱,闹矛盾时候怀上的孩子,有的就长相上气嘟嘟的。这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备孕期间感情好的话,确实有助于夫妻共同度过十月怀胎和产后抑郁等艰难时刻。


对我们家以及相识的新手爸妈而言,孩子的出现既是巨大的挑战,也给家庭关系提供了粘合剂,让夫妻从单纯的情侣变成并肩的战友。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地打配合,即使有人帮手,这孩子也是根本没法带的。


2. 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我们之所以能成功结婚,离不开双方父母对我们的理解和帮助,特别是提供了雪中送炭的物质支持。如果全让我们自己攒钱,可能下辈子都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他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作为父母的人生阶段任务,在我看来,也是时候聚焦在自己身上,为自己而活了。


但是,他们又进入了照顾爷爷奶奶的下一个任务周期。此时,刚刚开始自己这个副本的我们就只能仰望,感叹他们的生命总是处于一个又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当中。


我们住的跟四位家长离得都远,现在我们并没有让他们帮带娃,即使可可正处于最粘人,最需要 7x24 小时陪护的阶段。今后,我会再专门写一下要不要让爸妈过来帮带孩子的问题。


3. 一点点随机因素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可可确定来到我们家的直接原因是……我打输了。


其实刚结婚时,我是不太想要小孩的,因为就跟现在的“不生保平安”党一样,我觉得从理性上看,带娃怎么算怎么亏。但是老婆觉得既然结婚了,就应该有个孩子,也是“想给自己的人生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


围绕要不要孩子的问题,我们也吵过几次,结果在 2020 年 3 月的一次激烈冲突中,我认输了。我们在 7 月用了 2 晚就想好了孩子的名字,又等到年底,就发现可可来了。


实际上到去(2021)年春天,老婆处于孕中期到孕晚期时候,就开始“后悔”了。现在,我问她当初为什么那么坚持要孩子,她自己也说不清。


老婆真的如愿以偿“给自己的人生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但面对如今满地爬的她的小“战利品”,她跟旁边的我一样都是精疲力尽,哭笑不得。每当我们觉得自己到了极限的时候,小可可总会用他的灿烂笑容把我们融化,有动力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如果重新选择,我们可能都会更慎重考虑要孩子。但是“要不要孩子”和“要不要可可”是两个问题。我们从不后悔可可的降生,他是独一无二的,最宝贵的存在。因为可可,我们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家人。


当然,二胎是不考虑了。(绝对不生了!)


三、生育的真正“刚需”有哪些?


这几天,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他眼中解决中国生育问题的药方:撒钱,而且是每年撒2万亿。


言论看似惊世骇俗,但只不过是用直白的说法,估算了按照中等发达经济体通常做法,对稳定和促进生育率应当付出的成本占GDP比重多少。而这种占比还要成为年度惯常支出,在目前经济形势下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直接印钱、发钱行不通,我们的工具箱里有什么现有和潜在的政策工具呢?


促进生育,就像其它官方倡导一样,要靠正反两方面,有奖有罚。我写过有段时间中国盗版猖獗,而发达经济体不这样,是因为“一推一拉”:买正版很便宜,很方便,体验又好“推”着你走,而盗版行为的处罚不仅严厉,而且执法严格,把你“拉”回来。


简单分类,任何能直接算钱的生育补助,约等于收单身税或无孩税,是属于惩罚;任何无形的或无法折算金钱的支持,且只有有了孩子才能用上的那种,属于奖赏。


不论是直接发现金生育补贴,像某些地方一样提供生育贷款,提供优惠购房乃至分房,都属于收税惩罚的范畴。在单位内,延长产假及育儿假,搭配对已育员工非歧视政策,同样属于惩罚不生的员工,因为之前将生育员工看作一般人力资源时,高估了他们的工作量。他们大量请假产生的临时任务,最后是由非生育同事无偿补足。


另一方面,增加母婴室建设,加大月嫂、育儿嫂等家政服务供给,调节托幼机构市场定价,以及正在实行的“双减”政策都可以算作针对生育家庭的奖励。至于如果放开非婚生子女上户口,允许不看户籍就近入学,或者允许单身女性冻卵,也是同样属于奖励行为。因为实施这些政策所需的资金,来自全体纳税人的共同支出,生不生都要分担,不是你生了以后会返现。非生育者虽然不会直接用到这些福利,但这部分建设增加了就业,平抑了整体物价,也在帮助全社会构建和谐,增强全体的幸福感。


作为“过来人”,我会认为什么样的刺激政策可能是真正有效果的呢?跟上文一样,也是分成三个方面:


a)爱的吸引力方面,解决年轻人就业、买房、医疗等实际困难,让多数人的奋斗有方向,日子有盼头。只有不为每日生计发愁,才有条件思考一些“自由而无用”的命题,如此才能显现爱情的原始魅力,让结婚生子重新具备吸引力。


b)与老一代人的关系方面,转变社会观念,创造政策支持,不通过强制或半强制催婚,结婚易、离婚难等现象去威逼适龄青年配对,以免触发逆反心理;减轻年轻一辈抚养子女、赡养父母的物质负担和精神压力,让他们“用脚投票”,觉得生娃好自然就会去生。


c)性观念方面,提供正规的性教育、情感教育渠道,从小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学习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在校园及工作环境就近线下交友,改变“禁欲 18 年”,不给过渡期的培养模式。


此外,也要减少算法推送对社交网络用户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认识到那些极端、夸张的案例,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在社交网络上,反婚育是比较占主流的想法。跟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网上的思想光谱跟现实中更为重合。线上看到的热搜话题,回复消息带来的感情波动,一定会影响到实际的生活。就是说,现在只是网上这么说,越往后,年轻人越会真的这么想。


这些方面有些地方涉及到钱(而且是很多钱),但更注重转变人的观念,让人们根据利弊得失自行选择,而不是想用蛮力去扭转乾坤。


任泽平的报告中提出,现阶段把生育率数字给做高,要逮住还有生育意愿的 70~80 后往死里薅。话虽然不好听,但可是实话。我自己也认为,与其刺激从不生育的人踏出第一步,还不如让已经走出去的人多往前走两步更简单。


但这是有很大副作用的,甚至说“饮鸩止渴”都不为过。如果根本上不改变新一代的思想意识,让他们重新总结出一个“生孩子更好”的新经验,那么传说中的 70~80 后生育潜力,挖掘完了可能也还是 0,而且还是可挖掘的最后一代人。


中学政治课本就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很多商品都有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钟摆式循环。当某地体现出价值与价格的错配时,资源和人就会自然向那里流动。而且,这种经验总结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即使某领域事实上已经变得平庸,仍可能有不少人循着过时的经验涌入,直到损失惨重为止。


“买房是最好的投资”“学计算机赚的多”就是长期有效的经验之谈。很遗憾,对于 70~80 后之后的两三代人而言,“不婚不育保平安”是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认为特别要紧的是,要树立一种“就算全社会都不生孩子也没问题”的心态,要做好人口真的断崖式下跌的心理准备,但仍然致力于促进生育,而不是自暴自弃。这是一种“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它”的英雄主义。


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出现人口下降到 0 的所谓“亡国灭种”情况。当钟摆拨动到某个特定时刻,那时生孩子的好处一大堆,有些人的生育意愿就会自然恢复了。但愿到那个时候,生与不生,生多少,乃至怎么抚养都体现充分的自由,每个家庭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做出最适合的选择。他们不会因为人生艰难而抑制要孩子的冲动,也不会因为父母之命或别的什么,而被迫走入不情愿的婚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可可爸日记(ID:kekebariji),作者:书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