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13日报道,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立陶宛民众只有13%支持当局当前的强硬对华政策,近60%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这进一步增加了该国外交部面临的压力。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图源:人民视觉


在立陶宛外交部委托一家私营公司进行的这项民意调查中,只有1%的受访者对立陶宛“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对华政策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12%的人持“积极”看法。

与此对比,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立陶宛加强与台湾关系的政策感到“非常消极”,37%的受访者表示“消极”。也就是近60%的民众持否定态度。

据此前报道,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中国外交部2021年11月26日正式照会立陶宛外交部,决定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并要求立方相应更改驻华外交机构称谓。

随后,陆续有媒体报道称,立陶宛多家公司“大陆订单”被取消,立陶宛外交部长在访美时也在向媒体“倒苦水”,说每隔几天就有一家立陶宛企业表示“在中国的生意停滞了”。日前,台媒还报道说,立陶宛知名啤酒品牌声称,10月起陆续被(中国大陆合作伙伴)取消订单,损失超过50万欧元。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图源:人民视觉

上周,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在一档节目中表示,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代表处的决定是一个错误。瑙塞达还表示,“代表处”名称已“严重冲击到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现在必须去处理这个后果。

“事态的升级远远超出预期。我们不知道中国会做出如此积极的反应,但现在我们必须应对后果。”维尔纽斯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杜微尔·贾科尼乌奈特(Dovilė Jakniūnaitė)表示。

她补充说,这项民意调查是在“一个有关此话题(对华政策)完全负面的媒体环境下进行的”,但即便如此,调查结果“对我们的政府来说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立陶宛反对派政客也嗅到了机会,要求政府作出大转变,修复与中方的关系。反对党农民和绿色联盟(Farmers and Green Union)在脸书上发帖,指出该“代表处”的开设“不专业、不合理”,并警告称,这将对商业造成“灾难性影响”。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图源:人民视觉


“我们建议考虑通过议会民主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这篇帖子写道,并要求交由议会委员会来处理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台湾当局本周继续展开“攻势”,宣布了一项10亿美元的信贷计划,为所谓企业合作项目提供融资。台当局相关官员表示,这些资金将集中用于半导体、生物技术、卫星、金融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