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人权 北京"双奥之城"的压力与阴影


变种病毒奥密克戎攻陷邻近北京的天津市后,为北京冬奥的举办增添压力。北京冬奥组委会1月11日表示,中国如期举办赛事的决心“坚定不移”,冬奥“泡泡”的“闭环式管理”也运作顺利,北京在赛事期间“不会封城”。但除了疫情,中国还面对迫害人权的指责,中国能办好这次的冬季奥运吗?

还有二十三天,北京将成为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与冬季奥运的“双奥之城”。

但从北京故宫、慕田峪长城到北海公园,北京冬奥组委会官网上宣传行销北京的友善美好,来自世界各国冬奥选手,是无法亲赴现场感受参观的。

北京冬奥组委会已经于1月4日启动闭环管理,也就是在这次冬奥的三大赛区北京、张家口和延庆三地举行的所有比赛,都会在封闭状态中举行。

《纽约时报》报道,上千名的运动员、教练、团队行政官员、奥运工作人员、承包商、志愿者和记者,将在整个奥运会期间与外界隔绝。比赛场地、酒店和其他运动员住地、媒体设施和交通网络也都在闭环的“泡泡”内,也就是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报道认为,这是比去年东京夏季奥运更严格的防疫措施。

对已经有三十年采访体育新闻资历的人民日报主任记者汪大昭来说,确实是前所未见的,例如这次赛前介绍或新闻发布会,就已经采取网络线上云采访了。

“我从来没有采访过疫情下的奥运会,我也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情况,当然,这样是为了减少面对面的接触,但这确实也对采访工作来说不太方便。”汪大昭告诉本台。



消毒人员1月10日现身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媒体中心(路透社)


闭环泡泡极端防疫 各国运动员体验中国式管控

在闭环管理下,运动员和各国记者接受一样的防疫规格。参加冬奥的所有人都得接种过疫苗,想选择医疗豁免的,得在比赛前隔离二十一天,而进入闭环管理的泡泡中后,每人每天都将接受新冠检测。

法新社引述驻北京外交官的话说,北京冬奥会的防疫管控措施“太过极端”,他们担心,这根本无法向闭环泡泡中自己国家的选手与国民提供协助。

而研究批判性体育理论(Critical Sports Studies)的陶森大学(Towson University)运动管理学系讲师孙又揆(Daniel Sun)接受本台访问时就说,在疫情下参与北京冬奥的各国选手,要面对的心理压力是多重的,并不轻松。

“尤其是对西方国家的运动员来说,在自己的国家时、他们没有什么严格限制,但当他们到了北京参加奥运,等于是处处被中国主办单位限制与监控行动自由,这当然对运动员的心理会有一些影响,这是不是会造成一些反弹、或是诉苦的情况出现?这都会为赛事的举办增加不确定性。”孙又揆分析。

活在严格管理与监控下,经历这两年的疫情以来,中国人民有更深刻的感受,就更不用说在西藏与新疆地区,藏人与维吾尔人长期面临的针对性压迫。



美国陶森大学(Towson University)运动管理学系讲师孙又揆(Daniel Sun)在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在疫情下参与北京冬奥的各国选手,要面对的心理压力是多重的,并不轻松。(陶森大学官网截图)

运动员的抉择

美国因为新疆人权问题对这次北京冬奥采取外交抵制,“五眼联盟”的成员国跟进。

而即将现身北京冬奥舞台的美国花式滑冰选手勒杜克(Timothy LeDuc)出发前也对《今日美国》(USA Today)说,“我们都知道发生在维吾尔人身上可怕的事情,我在某个地方读过报导,那里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集中营’,在我们眼前上演的是迫害人权的行为。”

勒杜克是罕见公开为新疆问题发声的美国冬奥代表团选手,但勒杜克也坦承自己对新疆的状况无能为力,而身为“非二元性别者”的运动员,外界也拭目以待中国官方媒体届时的报导会如何介绍勒杜克。

非二元性别者拒绝承认自己是男是女,他们也不是跨性别者,这一族群要求自己以第三人称被书写成“他们”(they),而非他或她。

勒杜克在美国国内也是勇于批判美国自身性别压迫的知名运动员,这次,勒杜克是以男选手的身份、和女搭档出赛。



美国花样滑冰选手勒杜克(Timothy LeDuc)(下)对《今日美国报》说,“我们都知道发生在维吾尔人身上可怕的事情,我在某个地方读过报道,那里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集中营’,在我们眼前上演的是迫害人权的行为。”(美联社图片)


孙又揆就说,届时运动员在颁奖台上或是接受访问时发言,会怎么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对中国政府来说,届时会怎么处理,都是考验。

去年举办夏季奥运的日本,在赛事期间仍难免出现选手染疫的状况,而这次在闭环泡泡中办冬奥的北京,真能做到泡泡中“零感染”、通过奥密克戎这波流行的考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视察冬奥场馆时说,他的期待是:能“顺利举办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