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仅在丈夫患有无精子症等情况下才能接受官方医疗机构的精子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在日本社交媒体上,有些人提供所谓的“精子提供服务”,以满足不符合要求的夫妇的需求。据报道,涉事女子30余岁,与其丈夫之间有一个孩子,在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其丈夫被查出可能患有遗传性疾病。
据报道,涉事女子于是通过社交媒体认识并接受了一名自称“日本人、未婚、京都大学毕业”的20余岁男子的“精子提供服务”。据日媒“ABEMA TIMES”报道,丈夫在事前同意了女子接受所谓的“精子提供服务”,女子自称对对方不抱恋爱感情。
不过,在生下第二名孩子之后,女子发现,对方个人信息实际为“中国国籍、已婚、另一所日本国立大学毕业”。就此,涉事女子以“受到精神上的痛苦”为由,去年12月将对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约3.3亿日元。据报道,涉事女子以“身心状态不佳”为由,认为与第二名孩子一起生活很困难,便将孩子寄放在了儿童福利机构。
这起民事纠纷个案在日本网络上引发关注,大量网民认为涉事双方均有一定责任。有人直接开骂说,“都有问题。说到底我没法理解生完孩子就分开这种想法,而且生了孩子之后发现(对方)与理想中不同就不养育,是鬼畜吗?”
还有人说,“说谎话的人有错,但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的人能信任到什么程度不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吗?(社交媒体上)很轻易就能撒谎。而且现在还将孩子寄放在机构。”
有人说:“这个新闻让人郁郁沉沉。为了生第二个孩子就跟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的人进行性交来取得精子??(就我来说)不可能,而且就这男的撒谎索要赔偿还能稍微理解,但我认为不跟生的第二个孩子一起生活,将孩子寄放在机构是有问题。”
有人评论称:“当然在个人信息上撒谎的人有错,但就算被骗,将自己亲生孩子扔掉还要求索赔3亿日元的女方更有问题。”
有人说:“出生的孩子没有罪过。”
[责任编辑:徐虎 PN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