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中开始,香港经历巨大的政治风暴,香港移居台湾和申请定居的人数再创新高。许多香港人卖掉楼房车辆、放弃事业,举家移居台湾,希望在华语土地上过自由的生活。但台湾因应“国安”风险,收紧香港居民移居当地的政策,一些大陆出生或曾在中资公司或香港政府工作的人申请定居失败。这令一些香港家庭移民梦碎,部分人选择被迫回流,或是移民英国。

台湾陆委会对BBC中文表示,港人申请移居台湾失败的比例“极低”,除了“国安疑虑”外,主要是当事人没有依要求提供补充资料,或是出现“假投资真移民”的情况,这些案例会由相关机关依实际情况作出处分,而台湾政府会就每一个案情逐一审查,如果没有国安疑虑,即会许可居留、定居,“并无具涉陆因素者,即概不予许可、无法移民台湾情事”。

“匪夷所思”

40来岁的陈女士和丈夫从事电子产品生意,早在反修例示威风波前,已萌生移民念头,当时中美爆发贸易战,影响了她和丈夫的生意,而中国大陆对香港的影响力加深,令她担心小孩子失去到其他地方读书工作的机会。

反修例运动爆发成为移民导火线,自称政治立场属“深黄”(亲民主派)的陈女士称无法接受失去自由、政府不听民意的香港,加快移民脚步,希望子女在自由的土地成长。

“有些人(亲北京政客)说,你不喜欢就可以走,我现在就用脚投票我走,如果我是认同这个政府,我就不用走。”她一家并没有卷入任何示威相关的案件,她形容自己如果不是因为有家庭要照顾,一定是在示威走到“很前面的人”。

陈女士和丈夫均是小时候从大陆来到香港读书,一起来到香港的父母一代并非富裕,从没外游需求,所以没有申请过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这个回归前的决定,令今天他们可移民的方法少了一个。

2019年年底,陈女士一家四口透过投资移民方式移居台湾,先获准居留,住满一年申请定居。

她和丈夫在台湾慢慢发展自己的事业,拓展当地人脉,找到了长期生意合作伙伴,会在台湾生产产品外销。子女也逐渐适应台湾的生活,在隔岸看到香港政治环境转差,教育政策变得“重爱国、轻批判”,她认为更加确定移民对孩子是最好的选择,“孩子来的时候也不会国语,现在国语台语比广东话更好,”她说。

台湾总统蔡英文从反修例运动开始多次声援香港,这被视为她赢得大选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令一众港人对自己入籍存在盼望。

但事与愿违,陈女士的定居申请遭台湾当局否决,目前只获得两年的居留许可,原因只有一个:她和丈夫在大陆出生。

她批评用出生地去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移民的方式并不合理:“这是匪夷所思的,难道大陆出生就支持那个政府?上几代人,有哪些人不是从大陆过去台湾?香港的梁天琦、黎智英(亲民主派人士),以至吾尔开希、王丹(“六四”学运领袖)都是在大陆出生,哪怕那些元朗白衣人原居民也是香港出生,你会让他们去台湾吗?我为什麽要承担这个罪名?”

理论上她仍然可以在台湾工作,按程序再次申请定居,但她预料,如果“大陆出生”作为否决原因是难以改变,入籍可能性非常低,担心台湾当局隔两年或之后,会突然连居留许可也不批准,令她们一家人要离开台湾。

考虑到小朋友的学业稳定性,她说,迫于无奈或把孩子带返香港读书,她和丈夫轮流在台湾继续经营生意。这是她万般不情愿的事情:“香港的教育真的一言难尽,家长老师都被迫要教小朋友,不要在学校公开畅所欲言,现在这个时势有很大风险,当初移民就是不想小朋友承担这些东西,大家都想子女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但我们迫不得已要回去。”



图像来源,AFP图像加注文字,台湾曾多次声援香港示威。

弃台湾、选英国

今年40来岁、从事广告业务的阿怡(化名)在2009年透过单程证嫁到香港,在2020年于移民公司帮助下一家三口移居台湾,但台湾当局去年年底否决她和丈夫定居申请,理由是两人在大陆出生,以及在台湾经营的业务与提交移民申请的计划书不符。

“整件事很不开心,我辛辛苦苦在香港把楼卖掉,原本想在台湾安安定定,也在这边买了房子和车,但突然因为我是大陆出生,就不让我定居,现在又要搬家,觉得自己被赶来赶去,四围流浪的感觉,”她说:“当初我申请来居留的时候,你(台湾当局)就知我的背景,现在突然说大陆出世就不准留下来,为何不早点讲,浪费时间。”

她向台湾当局提交的投资计划书,是透过移民公司办理,自己也没有亲眼看过那份文件,她认为做生意的人不一定会按计划书行事,最重要的是自己做的生意,是台湾当局同意和允许,台湾当局只是借计划书不符之名,去排拒大陆出生的人。

幸运的是,她的丈夫在香港回归前就移居香港生活,并曾申请BNO身份,他们经考虑后决定离开台湾,前往英国生活。移民的心意一点也没有变:“我从大陆走出来,不会回去了,但香港大环境也越来越不好,希望在英国生活能够稳稳定定,至少英国没有因为我是大陆出生就拒绝我,并且把规定写得清清楚楚,5加1,住满6年就可以入籍。”



图像加注文字,台湾曾有的的连侬墙有很多“香港加油”的张贴

移台港人创新高

台湾陆委会在2020年年中公布“香港人道援助专案”,并设立专责办公室,协助有需要的港人。台湾内政部移民署的数字显示,2021年1至11月获居留许可的港人为9772人,较去年同期的9501人微增271人,获定居许可的港人约1572人,较去年1397人增加175人,两个数字均打破历来的纪录。

但同时间,陆委会先后收紧港人定居申请的规定,包括明文表示“原为大陆地区人民”的港澳居民,都不予申请定居许可。以往大陆出生的港澳居民,一般只需注销大陆户籍,和在海外居满四年,也可以满足投资移民的条件。

台方亦延长了定居申请资格年期,港人需要在当地住满二至五年,而非一年才可申请定居。在申报资料上,申请人以往只需填写毕业后或最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但现在需要填写全面的就业经历,特别要申报有没有在香港政府部门工作,以及在表格上表明有没有签署宣誓拥护《基本法》和效忠香港政府的文件。所有申请不再单一由移民署处理,而需要经过一个包括国家安全局、陆委会在内的跨部门联合审查。

BBC中文获得多份港人申请居留遭拒的诉愿书文件,台湾当局否决香港居民定居申请的主要原因包括:

出生地为中国大陆香港出生,但曾任职香港政府或公营机构:例如一些申请人曾在香港反贪部门廉政公署工作,或是曾在香港政府辖下的社会福利署、卫生署等部门担任社工或护士等专业人士,他们被视为“具有国安风险”。一些人则是因为曾经签署宣誓效忠《基本法》而申请被拒,其中一名陈姓申请人,向当局表明自己宣誓是“非完全出于自愿,因无其他收入来源,只能在不情愿之情况下签署声明”,但这理由不获接纳。香港出生,但曾任职中资公司:文件显示,一些曾任职中国远洋海运、中银国际、中国银行(香港)旗下公司的申请人定居申请被拒,台湾当局指他们“有危害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从事恐怖活动之虞,不予许可申请在台居留”,即使他们辩称并非企业高层,或是已提取所有退休金不再在香港工作,这些理由同样不获接纳。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疫情下,香港机场人流大幅减少,但不乏这些移民道别的画面。

在社交媒体上,多名在台港人表示自己居留申请遭否决,移民计划被打乱,他们组成了一个“在台港人入籍困境关注组”,希望争取外界关注他们的遭遇。

关注组成员之一阿杰(化名)同样是一名苦主,因大陆出生而被拒入籍,他对BBC中文说,受影响人数众多,批评台湾当局所用的“国安”疑虑,是“莫须有”的罪名。

“蔡英文说过支持香港,会一起同行,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过来,但台湾政府突然转弯,令好多人失望……这印证了一个说法,我们看政治人物不是看她说什么,而是看她做什么,”他说,“我觉得香港移民会有国安危险的机率相当低,对比起去了大陆投资几十年的台商,每年成千上万的陆配,这些不是更容易渗透吗?我觉得这令人觉得很虚伪,好像是为了选票去说某些话。”

事实上,BBC中文获悉一些陆生港人获得定居许可,台湾当局并非一刀切排拒所有陆生港人。多名受访者均表示,并不清楚当局的具体审批准则,认为当局执行上欠缺公平性和透明度。

专门协助港人移民台湾的宝岛移民顾问公司负责人张湘玲对BBC中文表示,自从台湾当局加强了对香港移民的背景审查,公司早已不再协助大陆出生港人,或曾经宣誓的港人办理移民。

她指出,台湾收紧移民政策其实是堵塞过往存在的漏洞,例如以前有些专业人士前往台湾,在没有从事相关工作就入籍,这种做法台湾政府一直没有正面处理。

她同时强调,许多香港人以为两岸关系变差,会令台湾对待香港移民事宜更为宽松,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台湾(政府)和香港人双方都有各自的立场,很多香港人都是夹在中间,他们以为两岸关系变硬了,移民政策会越来越松,但其实是相反。”

陆委会:个案未能通过比例极低

台湾陆委会对BBC中文表示,有关申请都是依《香港澳门居民进入台湾地区及居留定居许可办法》相关规定办理,并由相关机关就每一个案情形逐一审查,“倘无国安疑虑,即会许可居留、定居,并无具涉陆因素者,即概不予许可、无法移居台湾情事”。

陆委会称,相关个案未能通过的比例“极低”,否决理由除涉国安疑虑外,主要是当事人未依要求提供补充资料、未营运或由不良中介炮制营运事实等疑涉“假投资真移民”情况,由相关机关依实际情形作出处分,而即使当事人申请定居失败,如居留原因继续存在,其在台居留的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台湾当局并没有披露申请被否决的具体数字。

陆委会强调,政府因应香港情势持续就相关法规研议和盘点,以给予港人最实际的支持和协助,例如“外国专业人才延揽及僱用法”,从世界顶尖大学毕业来台工作者无须具两年工作经济、租税优惠适用年限由3年延长至5年,港人均可准用相关规定。

当局亦正研拟容许不具居留身份的港澳高中生赴台升学,并计划修正部分条文,增列寻职及在台修读硕博士就学期间折抵居留期间等规定,这些法制程序已在进行中,并预期可在近期实施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