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很简单:
他们邀请读者选出心目中的2021年度人物,
结果在JK罗琳高票领先后,他们悄悄把投票通道关闭了。

12月15日,卫报发出一篇《告诉我们:谁是你的2021年度人物》的文章。
文章开头稍稍嘲笑了《时代》选择马斯克当年度人物,
然后问自己的读者,谁是他们心中的年度人物。

在文章末尾,有一个加密表格,读者们可以通过它提交人选。
这个活动很受欢迎,一度成为卫报当天最热门的文章,各国网友踊跃投票。

对编辑部来说,这是完成年底网站活跃度KPI的好计划,活动形式也很难出错。
但现实总是出人意料……
因为卫报惊恐地发现:
为什么大家都在投罗琳的票??
在卫报发的活动推特下,绝大多数人都在说罗琳的名字。
“准备好大吃一惊吧,各位……当然是选JK罗琳啦,理由很明显。”

“我提名JK罗琳。”

“我选JK罗琳,她是一个很好的作家,一位严肃又热情的女性权益倡导者。她激励着我女儿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女性。”

“选JK罗琳,为她在当下可怕的厌女环境和网络暴力中,一如既往地勇敢发声。”

因为网上选罗琳的人太多,有支持者宣布罗琳会是最终的获胜者。
“我可以先为JK罗琳道贺吗?她赢得了卫报2021年度人物奖。#我站罗琳 ”

这要让卫报心梗了,因为作为左翼媒体,发表过跨性别争议言论的罗琳并不受欢迎。
如果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让罗琳当2021年度人物,这让他们的脸往哪搁呀?

于是,前几天,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卫报悄悄把投票通道关闭了,也没有说何时公布结果。

(其他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活动底部的表格消失了)
投罗琳的人们很快发现了,
气愤的同时,又被这种欲盖弥彰的行为逗乐。
“太多人投罗琳,卫报只好取消了年度人物评选,还指望我们没发现。
行,把今年的笨蛋媒体奖颁给这帮人吧。”


“JK罗琳被投为卫报的年度人物,卫报不想承认她,就把评选关闭了。这是什么懦夫行为啊卫报。”

“大新闻:卫报停止了2021年度人物投票活动,就因为JK罗琳的票数遥遥领先。
这太可悲了!”

“你问我‘今年见过最好笑的事情是什么’(卫报发起的另一个投票)?
就是你,卫报。
在我们了不起的奥维尔式新语世界里,取消了年度人物,仅仅因为罗琳的票数很高。
这样,就让她变成年度不存在人物了。
我们媒体真是一点点转向黑暗。”

“当卫报的‘年度人物’变成‘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哈哈哈哈。
@KathViner(卫报主编),这可真是你最辉煌的时刻。”

有媒体帮卫报说话,说他们关闭投票的原因未必和罗琳有关,也许是因为投票时间已结束(但活动文章没提到这一显而易见的理由),
也许是因为票数太多,编辑部先暂停投票,慢慢数。
后者倒是有些可能,虽然卫报用的是线上投票,不太需要慢慢数票。

有网友怀疑,就算罗琳以毋庸置疑的姿态,在公开公正的评选中获胜,卫报也不一定把年度人物的头衔给她。
“我不相信卫报有这个媒体操守,敢把年度人物颁给JK罗琳,哪怕她以非常民主的方式,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了大多数投票。是我太愤世嫉俗了吗?”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一个人,常上网的人都知道,媒体和机构都对罗琳避之不及,能不提她尽量不提。
自从2019年起,罗琳在网上发表关于跨性别狂热的看法后,她在西方左派网民中的风评骤降。

她的观点是,生理性别是真实存在的,人不能简单以心理性别来定义。
如果口头声称自己是什么性别,社会就以什么性别对待ta,这可能会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女性,带来伤害。
罗琳认为政府对性别认定管理得太宽松了,网络环境也一味鼓励孩子们去变性,这是不好的。
目前的舆论中,有一种“女性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一个概念”的说法,更是令她恐惧。
她担心随着女性主体性消失后,抗争多年的女性权益也会随之消失,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倒退的证明。

然后,她就被网民打成“恐跨者”和TERF(指“排跨的激进女权主义者”)。
罗琳明确说了她不是恐跨,在个人网站上写了两万字的文章作为回应,但网民对她的攻击不减,甚至造出不少谣言安到她头上(比如说她支持给跨性别者电击治疗)。

(罗琳写长文回应)
在她的推特评论区里,到处是谩骂,她的名字也在全球趋势上挂了好几天。
哈迷粉丝团体纷纷和她切割,在官网上删去她的名字和照片,《哈利波特》电影中的演员也挨个声明,自己并不支持她。
总之,罗琳的形象已经从了不起的奇幻作家,变成“女版伏地魔”,所有人都不敢和她沾上关系。

到现在,这种情况也没有停止。
在2022年第一天,即将播出《哈利波特:重返霍格沃茨》20周年纪录片。
这部让哈迷们期待不已的片子,集结了电影中几乎所有的重要角色。

在放出的预告里,可以看到曾经的小演员们拥抱,流泪,回忆当年的拍摄。
这看上去很感人,但是,有一个重要的人缺席了,那就是罗琳。
媒体不知道是制作方HBO不邀请她,还是她不想去。
没有人提到她,也没有人拍摄她,好像这个电影系列是凭空冒出来的,一切都是演员和电影制作组的功劳。

在2022年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邓布利多的秘密》的预告中,罗琳的名字也几乎无法看到。

曾经,她的名字会以最大的字号,出现在电影屏幕上,写着“JK罗琳作品”,或“JK罗琳邀请你”。


而这部片子,虽然罗琳仍然是联合编剧,但她的名字只出现最后一幕的左下角,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预告的文案,也变成“华纳兄弟邀请你”。
上周,两个美国的魁地奇联盟宣布改名,成为最新与罗琳切割的团体。
随着书和电影的大热,这个坐着飞天扫帚打球的幻想游戏,在欧美变成真实的运动。
人们用棍子代替扫帚,在草坪上跑来跑去丢球。

罗琳没有授权成立组织,但美国仍然出现了美国魁地奇联盟(USQ)和美国职业魁地奇(MLQ)。
他们告诉媒体,为了“继续和JK罗琳的作品保持距离”,发展这项“全世界最进步的运动之一”,决定把“魁地奇”这个名字改掉。
这两个组织称,他们有着最具性别包容的政策,规定一个团队不能拥有超过四名同性别的球员。

虽然被骂得很惨,情况近乎于众叛亲离,但罗琳似乎并不打算低头。
到现在,她仍然在推特上表达自己对跨性别话题的观点。
12月13日,她在推特上转发新闻,还写了一段话:
“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
现在,用阳具强奸你的人是女人”

这段引用奥威尔的话,是对苏格兰新政策的嘲讽。
这事儿我们前阵子说过,
苏格兰民族党和绿党承诺将在2022年引入《性别认可法》。这项法律要求警方用嫌犯声称的性别来归案。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出生是男性,但自我认同是女性,在没有做过变性手术,也没有性别认证书的情况下,如果犯下强奸案,也属于女强奸犯。

消息出来后,苏格兰议会的前司法部长肯尼·麦克阿斯吉尔(Kenny MacAskill)写信询问苏格兰警局,这是否属实,对方回答是的。
前司法部长说,这么做太荒谬了,“现在是教条凌驾于常识之上。”

这位前部长被骂得挺惨,罗琳转发新闻想要帮他说话。
他们的担忧是合理的。
强奸犯声称自己就是女人,就被列为女强奸犯,既是对受害者的侮辱,也是污染警方的统计数据,造成“男强奸犯变少”的假象。
从数据上看,好像女人变得胆大妄为起来,但并不是如此。
罗琳的推特极尽嘲讽,有的网民感谢她“勇敢地说出来”。

但也有很多网民感受不到那种荒谬性,认为“说有阳具的强奸犯是女强奸犯”没有错,她才是错的。
“排跨的激进女权之所以痴迷于女人不能强奸的想法,是为了保护她们中的很多强奸犯。”

“你就不能让我们安安静静看你的书吗?”

“你已经在现实中有一座城堡(指环球影城的霍格沃兹)了,结果一天到晚写这些。”

但现实是,这样奇怪的情况已经出现了。
今年1月,跨性别强奸犯米歇尔·温特(Michelle Winter)在剑桥刑事法庭上,全程用“她”被提及。
温特自称是女性,但从未做过手术,去年5月强奸了一名女子。

在警方搜捕他的时候,他们告诉公众“强奸犯是一个穿着男性衣服,长得像男性的女人”,这让人们十分困惑,也给追捕造成困难。
跨性别强奸犯会被关入女子监狱,更是让人担心。
在2018年,凯伦·怀特(Karen White)因为恋童癖、多次强奸、严重身体伤害等罪行,被判入狱。
虽然生理是完整的男性,但他说自己是女人,于是当地委员会决定把他关进女子监狱。

结果,三个月时间,他强奸了两名女囚,最后只好把他转出来。
在苏格兰的《性别认可法》实施后,生理男性的跨性别强奸犯,是否会被关入女子监狱呢?
如果是的话,这就印证了罗琳最初的担心,即弱势女性的权益被侵犯。

围绕跨性别问题的争议,还会持续很久,根据罗琳的性格,她也会一直在舆论暴风中心。
罗琳所面对的一切,或许比魔法世界里的更奇幻,
希望最后,她能得到好的故事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