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传媒内参(CMNC) ,作者:胡瀚中,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新传播形态:不知不觉,传统电视已成为初级媒产品,融合传播才是传媒标配


近几年来,传统电视一直面临电视不开机,开机只追剧的尴尬局面。部分人已将传统电视当作白噪音,在午休或者情绪压抑的时候,不是为了看新闻追栏目,而是为了助眠或平复心情,但即使是如此对于收视率的些微贡献,也与省级以下媒体无关。直接从电视上看电视采编成果的观众比例下降。央媒收视率尚可。但,省级以下媒体,除去特别时段的疫情敏感地以外,越往下,收视率(尤其是新闻节目收视率)越低。部分县域的电视自产栏目已经越来越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第一个操作悖论就出现了,市县级广电,近年来,一直面临着一方面收视率降低,另一方面,传统电视新闻产品生产成本不降反升的状况。随着电视高清制式普及,也因为央省媒对上送新闻格式的要求,地市以及县域广电的标清设备(包括摄录设备与非编系统)已遭淘汰。同时,从业人员每次出勤,都需要使用高清设备和手机,对同一场景同时进行两次拍摄,对记者的素质要求提升,人力资源成本难于降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广电影响力绝对式微。因为媒体融合,虽然收视率降低甚至于渐渐可以忽略,但大家从多个渠道获得媒体新闻产品的机率与频次不降反升,有效触达率不降反升,且渐渐习以为常。


在生产流程上,相当多时候和场景下,传统电视生产在广电本身已渐渐成为媒体融合生产的预处理环节。传统电视的生产除了供应自己台的播出以及上送以外,更多的会成为一种初级媒产品,为下一步的媒体融合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料。


 二、新传播路径:视媒深度融合时代来了


在大多数广电传统电视板块衰退的同时,相当多广电的新闻及其他媒体产品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数提升,但传播路径已变,人们大多是通过当地由广电运营的智慧城市平台或者全国性第三方平台如抖音等来浏览各级广电的新闻产品。


从文本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视频时代,广电深度融合的时代来了。这里主战场是短视频平台。


平台搜索和定向推荐功能越来越强,本地热榜已成为受众最重要的信息入口。北方是抖音+快手,南方则是抖音尽领了绝大多数传播通道。


尽管有多个自媒体和机构在同时创作,但,一般来说,只要当地发生了重大新闻,基本都是由当地媒体尤其是当地广电媒体出品的视频作品占据最重要的热榜位置。


(千人千面的短视频热榜及当地定向推荐 成为人们“看”电视的新窗口)

 

通过与短视频平台的合作,传统融媒成为了正能量传播的伞兵,空降到了流量最集中的平台。 这使得短视频平台起到了新闻聚合平台的作用。


并且,国内最主要的几家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结果基本一致。随着近年来的媒体融合实践,各地主流媒体,尤其是广电一般都会占据新闻及新闻评论类账号指数排名前列。


上抖音看电视新闻,成了传播新路径。


 (动辄亿级的传播量,使人们不通过电视就能获取重要的本地热点新闻视频)

 

三、新操作流程、新媒媒关系,专家理念新诠释


在2021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评选中,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进入提名名单,其经验的主旨就是同步信源、同步策划、同步调度的“链式融合传播”新流程,这种新流程并不过分强求“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并不过分要求记者及采编人员十项全能,而是辩证地将行业专家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来差异化输出不同的产品。

 

 (不强求十项全能,采用同一素材,区分不同平台特色输出不同产品,是对专家观念的辩证吸收与扬弃)


各个走在前列的传媒,对各个专家的理念,也多进行了扬弃和新的诠释。


不同层级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形成了以省级融媒为中心,以市级融媒为腰部的新型媒体合作体系。


以湖北广电系统为例:


“你就是我”,湖北广电的长江云,辅助各地广电建立了本地云上APP系统,虽然收取了相应的不算太低的技术服务费,但,也通过信息服务费进行了部分回馈,集约化的投入不仅节约了地市级媒体的投入成本,这种“云上本地”+“省级云"的合作还形成了新的梯度合作模式,省媒的技术资源被传透到地市,平台优势因为聚合而彰显。

 

 (长江云主APP+云上荆州等地市APP集群,使双方都突破了原有媒体的边界,“你就是我”的省地融合,成就了媒媒融合的新关系与新生态)


“我就是你”,以地市广电为区域枢钮,让地市融媒成为央省的新闻前哨以及媒体融合排头兵,组建了网格式响应式的合作模式,节约了央省媒触达县市的成本。这也为新闻板块实力较强的地市台创造了极多的在央省平台上展现的空间及新闻获奖的机会。

  

(跨媒融合 使得媒体打破地域限制 使新闻采编能力强的地市台真正成为央省媒体的新闻前哨与排头兵,真正实践“我就是你”的新闻理念)


四、新梯度角色:央省市县四级融媒,传播功能上渐渐形成了鲜明分野


在共同的传统电视直接传播效果降低的大背景下,央省市县各级广电的职能已经越来越明显朝着职能分层的方向迈进,形成了新传播梯级。


随着鲜明的分层与职能分野,各地融媒已形成深层次的差异性发展变化。


县级融媒,渠道单一,只要办好一微一抖,即可完成基本传播任务,且能拥有较好传播效果。


市级融媒,需要形成承上启下的传播脊柱,上达央省,下联区县。一般都建有自有APP,同时,要在各大主流流量平台发力。


省级融媒,除在各流量平台发力以外,已经通过各个省级云,形成了区域传播中心,形成了本省政务传播枢钮。


央级融媒,重大新闻与定性舆论中心。但其传播力最高的还是在各大流量平台上的分发账号。


在这其中,地市融媒最为艰难,在全国央省市县四级融媒布局中,市级融媒处于第三级。全国媒体融合布局分步实施,率先落实的是省级和县级,凭借这股春风,各省融媒体中心建设了省级云平台,成就了省级主流媒体新闻发布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抓手,许多县级广电解决了生存问题,获得了长足发展。


与此同时,市级融媒体中心,大多没有获得足够财政支持,要在求生存的基础上履职尽责,除部分经济发达地市以外,多上不巴天下不着地。上,不如省级融媒体中心有资源;下,不如县级融媒体中心接地气,中,要面对来自暂时没有合并的同级市媒的强劲竞争。传播生态竞争激烈,资源匮乏。各地地市融媒均需基于自身发展特点,独立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五、新宣发模式:已形成新的有时代特色的正能量宣发和传播模式


(一)行进式干预式的新传播价值链


现在的地市融媒已经摸索并创新出一种新型的正能量传播模式,那就是行进中的跟进报道系列,报道由地市融媒率先关注某一新闻热点,接着,在第三方平台形成爆款,随后,央省融媒跟进报道。


有些报道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事件本身的走向,如湖北监利外卖小哥为救落水老人遇难,正是因为荆州广电的报道,在抖音上当天获取过3亿的流量,并引起央省媒跟进,后续,除系列报道累计有9.16亿的浏览量以外,也正是因为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使得相关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英雄家属更多给予关注扶持,多少帮助了英雄后人以外,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是转化了一场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潜在风险。


地市融媒对地方热点事件的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已形成了新宣发模式。


(制造合集,在第三方平台进行持续跟踪,连续报道成为广电融合传播新常态)

 

(二)双驱或者多驱模式


发展良好的地市融媒已经不再单一依靠第三平台,在借船出海的同时,也在造船远航。


部分地市甚至还建有智慧城市生活平台和与省级融媒合作的政务平台双APP,这些平台集纳地方服务,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及党史教育云平台等服务,将地方政务服务集纳在一起。通过系列服务的打造,相当多的城市已经拥有了两个日均浏览量过百万的平台。这使得地市融媒的安全系数大为提升,成就了区域融合传播的航母,有自营平台根据地作为传播承载,有飞到其他区域的战机拓展传播。


(三)广播融合模式多元,天地广阔


随着广电中的广播与电视的融合,也催生了新的融合运营模式,这些年,市级与县级电视硬广几乎清零,但,广播受冲击的度相对较小,通过媒体融合,反而因为与电视及户外活动宣传等模式有了更多的新可能。随着5G智慧广播对虚拟主持人的应用,部分城市与户外活动深度融合的街景电台等形式的创新,广电中的广播正在焕发出除了汽车广播以外的,更为广阔的融合空间。



六、新运营模式:有待开拓研发


各地广电,媒体融合如火如荼,多有创新与建树,正能量阵地逐渐守稳,但是,并不是所有广电媒体的所有方面都在朝着即定的美好愿景方向发展。


第二个操作悖论渐渐凸现出来,并且其忧虑值不断攀升:尤其让相当多的广电媒体难堪的是,在流量获取方面屡有斩获的同时,运营板块多没有因此而获得相应的传播红利。


这与各广电传媒多将事业与实业分开有关,相当多生存下来的地市广电,在经营上多有创新与建树,但是,这些大都是相对独立探索的结果。这一两年来,MCN等新形式喧嚣而上,但多数实践,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没有稳定的获利模式。且由于各广电基本都将原热线等服务性部门的功能进行了裁撤或者进行了诸多限制,并没有学会自媒体通过专业客服引流及导向经营的策略。


营销没有承接到相应的流量。


随着几年深度融合发展,媒体还是那个媒体,广电已不复原来的广电。路还很长,但大家面对新传播生态,大多已经走过了幼年期。


今后如何成长,还要看各自的学习与实践。

 

本文来自:传媒内参(CMNC) ,作者:胡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