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3日文章,原题:经济特区不再特别?

听说我要到厦门采访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当地朋友立即吐槽:“我们跟深圳比起来,就像个假特区。”我好奇地追问此话怎讲。朋友直言,厦门的特区红利已经所剩无几,政策上不再有特殊优势,经济上缺乏强势产业;“疫情一来连旅游业都不行了”。在为期4天的实地走访中,朋友的观点部分得到印证。

有“鹭岛”和“海上花园”之称的厦门,常被误以为是福建省的省会。但这个经济特区的经济总量,仅排在全省第三位,落后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泉州和省会福州。去年泉州和福州两地的GDP都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而厦门的GDP仅为6384亿元。

事实上,面对同样问题的经济特区除了厦门,还有珠海和汕头。去年广东21个地市中,珠海以3481亿元的GDP总量排名第6,仅为“龙头老大”深圳的1/8,汕头更是仅位列第11位。甚至有网民因此发问:为什么当年要把这些地方设为特区?

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1991年视察上海时曾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设立)经济特区。邓小平这番话,是为当年没有在上海设立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感到可惜。比其他经济特区晚10年起步的浦东新区,GDP在30年里增长210倍,2019年突破1.2万亿元,并推动上海和长三角经济崛起。

浦东新区的后来居上,进一步凸显了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尴尬处境。当年这些沿海城市享有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如今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经济特区已经没有太多的政策优势。

即便是深圳,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耗尽了加工贸易模式带来的优势,此后十多年进入艰难求索阶段。在服务型政府和创新型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成为中国最大创业资本聚集地,孕育出腾讯、华为、大疆等知名品牌。

在深圳华丽转身之时,其他几个经济特区仍处在转型阵痛期。

在厦门采访时,当地官员坦言,厦门与深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未来五年将对标深圳、学习合肥,在创新和研发方面发力,打造产业生态圈,实现精准招商引资,缩小与第一梯队的差距。为此,厦门计划“十四五”期间把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从3%提升到3.5%,建设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研究中心。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经济特区享有的政策不再特别。在享有优惠政策时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在政策红利耗尽后如何持续推动转型升级,是每个特区都要经历的考验。▲(作者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