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专家分析,奥密克戎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最后一战,
虽然是变异体,但相对温和,患者症状轻于德尔塔毒株。

但事实很残酷,人们的乐观预测,恐怕正在变成泡沫——
奥密克戎在支气管中的复制和感染速度,比德尔塔整整高70倍!
不是17,也不是7……

症状虽然有所减缓,但70倍的传播率,算下来依旧很致命,
一夜疯传,不再是危言耸听!
纽约州连续3天新增突破2万,连续4天创新高,监测点人山人海,出现了去年的景象,

康奈尔大学,完全接种疫苗者占97%,
短短一周内,近1000例确诊,很高比例感染的都是奥密克戎。
学校发起红色警戒,关闭Ithaca校区,取消一切活动。

在英国,新冠病例24小时内猛增两万例,
英格兰的几乎所有地区,病例都在不到两天内翻了一番。
光19日一天,就闪电般增加了7.7万多例。

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感染的是奥密克戎。

英国卫生大臣说:“新冠传播得非常,非常,非常快,我们每过几小时就要查一次数据。”
在伦敦,奥密克戎已占到总病例的80%,
伦敦市长已宣布进入“重大事件”紧急状态。

一向防疫漫不经心的欧洲,不得不重视起来,
新年假日计划泡汤,重启了最严封锁模式!

荷兰从上周六开始,商店餐馆酒吧关闭,大中小学校统统关闭,
平日里,每个家庭只能接待2个房客,
圣诞节(24-26日)及新年,只允许接受4个访客,
政策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中旬。
荷兰总理马克·吕特说:“我们可以听到整个荷兰的叹息声。这又是一个我们本希望恢复正常的、最终没啥不同的圣诞节。”

12月18日,法国叫停了英国游客入境法国,
12月19日,德国将英国划为“变种毒区”,只允许德国公民或永久公民从英国入境,无论疫苗情况,一律隔离两周。
意大利规定,圣诞节24-27日,新年期间31到3日,商店酒吧餐馆关门,民众只能因工作、健康或紧急情况出游。
瑞典出台了本国史上最严防疫措施,
非必要公共场所,健身房、体育馆、图书馆、游泳池等,关闭至1月24日。

这个圣诞节,真正变成了“圣诞劫”!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发现,再次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也比德尔塔高出5.4倍,
自然抗体提供的保护力,面对奥密克戎,会下降到19%,
并且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奥密克戎的症状会比德尔塔更温和。


世卫组织发声:
“奥密克戎正在以我们在以前任何变体中都没有见过的速度传播。我们低估了它的危害,它并不温和。”

我国天津、广州、长沙等地也发现了奥密克戎,
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增长,也要慎防境外输入。
全球已有89国发现了奥密克戎,
这波疫情,到底是回光返照,还是真的玩真的了?

12月8日,辉瑞官方确认,第三次剂BNT162b2针,对奥密克戎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比前两针增加25倍。
小编预约了第三针,前两针也都是辉瑞,全程记录了一下。
以下只是个人经验,不是教科书,也不代表别人。
美国有两大类不同的疫苗接种点,一是私人药店,二是州政府组织的接打点。
网上预约的时候,就要先选择种类。


前者一般排队时间长,后者场地大,基本都能很快约上,不预约直接 walk-in 也较快。
在打疫苗的高峰期,比如节假日、新冠峰值,两者的承载力差异就更明显了。
我附近只有一个州级接种点,纽约嘉年华 (New York Fairgrounds),也是纽约州第二大疫苗接种点。

选择好地点后,要在网上填好详细的个人资料+健康问卷调查,包括“是否有其他疾病,是否在用药物治疗,是否在发烧咳嗽”一大串,
如果是约打第三针,它还会确认“你是否打了前两针”。
预定好后,发过来的确认邮件里还有一个链接,
“打针来之前,你必须把这个填了。”
又一个表格,再填一次个人信息……

填好以后的确认页面,也要截图保存,到时候两个确认信一齐给疫苗点看(其实也没有严格检查)。
接种日期临近,会发送提醒。

拿好疫苗卡,就出发了。
这地方平时是游乐场、大型展览举办地,空间巨大,
入口有几个gate,如果进错门,还得开半天才能找到正地。


疫苗接种就在最大的展览厅里。

入口处:

一边是强生,一边是辉瑞(没有莫得那)。

打第一、二针的时候是四五月,人很多,检查最严格,
门口军队先咔嚓一下量体温,
进门后两道关卡,双重检查身份和社保卡。

最后排队,等分配几号几号桌子,这个队倒很快。
一个人在电脑前输入信息,一个护士给打疫苗。


护士会先交流一下,再度确认你是不是正在发烧感冒,看你对疫苗有没有疑问。
打第一针的时候,大家通常是没啥问题可问的,
总结到第三回,就多了……
打完,护士会给你一个小纸片,上面写着时间点,
“如果你觉得病了,或者头晕,立刻告诉工作人员。”

在观察区等待15分钟,没事就可以走了。


讲真,看着这些满墙的“纽约嘉年华”,“我爱纽约”,握着拳的粉色大胳膊,
还有一堆“我打疫苗了!”的口号贴纸,
真以为是上这地方度假来的……

观察区走廊的桌子上放着和新冠疫苗有关的材料,
上面讲解了疫苗是什么,都会出现哪些副作用,怎么应对。

打第三针的时候,随着完全接种的人多了,人流密度降低了,地点就搬到对面的小会议室去了。
进门自主登记就可以。


注册区域貌似是给未预约的人准备的,
人也稀稀落落,士兵们无聊地玩手机,刷剧。

门口有给残疾人准备的轮椅,
残疾人有需要,士兵会陪着他们排队。


现场到处可见警告标识,保持社交距离,生病请勿入内。
不得不说,“纸片人向导”是场地的一大特色。


因为打第二针的时候疼感强烈,第三针有点紧张,
结果还没感觉到扎进去的那个“小圆满”,就结束了。
这个护士推针只在眨眼间,所以疼不疼还是和技术有关。
有个小插曲,打完针,我照常拿了几个贴纸,
护士提醒我,拿一个就行了,这是为了逗孩子的。
我一想:对,美国给5岁的小孩开打了。

我到观察区坐下后,一位工作人员径直朝我走来,递给我一大把贴纸,说:“这是我从那边拿的,不错吧?给你了。”
好家伙,一眼看上去,我还以为兄dei举着是个大针管,
看把旁边那俩辛普森吓的。

我很疑惑,是刚才那个护士偷偷告诉同事,“这里有个女孩,急需贴纸”吗?
看来是把我当孩子哄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谈谈副作用。
上午十点左右打完,白天没什么副作用,只略困,
晚上入睡前,手臂痛感越来越尖锐,身体随之发热,直至深夜发烧。
第一针低烧37度,第二针最厉害,38度,

第三针可能是提前吃了几片泰诺(扑热息痛),烧到37.5。
根据护士嘱咐,上午接种的话,下午两三点吃一片泰诺,晚上睡觉前再吃一片。
看清单片剂量多少毫克,可以酌情增加服用量。

亲测提前吃药、多喝水作用有限,还是取决于身体免疫反应有多大。
第二天昏睡一天,晚上手臂疼痛缓解以后,烧也减轻了。第三天就活蹦乱跳了。
如果不想影响睡眠,建议周五晚上打,让免疫反应错开夜间,白天难受也好。
刚打完第三针,发现辉瑞第四针又要出来了,
还真是朝流感的方向发展啊……

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度过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