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12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推动德国通胀?

来自中国的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且由于严格的防疫措施,中国一些工厂生产出现停工期,一些码头被关闭。与此同时,美欧几十年来首次出现通胀飙升。是不是因为中国,西方物价出现疯涨?

彭博社称中国过去凭借低工资“输出通货紧缩”,现在正相反,“出口通胀”。从经济数据中可找到此类迹象。中国工业企业的产品越来越贵,路透社称之为“工厂通胀”。中国央行还允许人民币过去几个月大幅升值。

但其他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对欧美物价上涨的影响很复杂。分析公司凯投宏观的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说,疫情开始时,中国在抑制全球通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短时间内,从中国港口运往美欧的货物比疫情前多出50%,“如果没有中国的生产能力和灵活性,世界将面临更大的交付瓶颈和更高的价格压力”。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专家克劳斯·盖恩持类似看法。他认为,将价格上涨归因于中国工厂等说法太过分了,“从本质上讲,不是加工产品令价格飙升。主要是能源变得更昂贵,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也受到能源价格推动。”而能源上涨是一个全球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欧洲更突出。此外,西方很容易忘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仅是世界市场的工厂,中国本身也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对全球经济作用巨大。

美欧物价上涨的主因是在内部:在工业化国家,疫情期间的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餐馆和电影院关闭,度假旅行不再可能,消费者就花更多钱在购物上,并引发一系列问题。而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成了“救援锚”——加大生产,将商品出口到西方。投资银行高盛的分析,突出了中国工厂生产反应之迅速:电脑出口一年内翻番。没有中国,欧美的物价会涨得更多。▲(作者本杰明·比德尔,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