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又想找欧盟“诉苦”了,还就外交官回国给出了新说法。

  据路透社12月16日报道,立陶宛总统顾问当天称,总统将寻求欧洲领导人的帮助,应对与中国的争端。


报道截图

  这名顾问对立陶宛媒体说出了她的“美好愿望”:“总统将与欧盟领导人讨论我们所面临的的压力,我们认为这将引发一场关于欧盟、尤其是欧盟委员会如何在这件事上帮助立陶宛的讨论。”

  “我们希望我们的欧洲伙伴清楚地了解这场冲突,并采取尽可能广泛的经济行动。”

  立陶宛政府一直指望欧盟能为其“出头”。

  3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回应立陶宛媒体炒作的“中国海关系统移除立陶宛”事件时坦言,立陶宛没有能力单独对中国实施制裁:“我们无法实施报复性制裁,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把中国的这家或那家企业从海关系统中删除。”

  他宣称将“要求欧盟保护立陶宛”,“海关系统由欧盟管理,因此我认为相关机构应该代表立陶宛介入此事”。

  路透社9日又独家报道称,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透露,中国已要求跨国公司二选一:与立陶宛企业切断联系,否则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这一消息得到拥有2700余家会员企业的立陶宛工业家联盟的证实。该联盟负责人称,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中国向跨国企业提出类似要求,“以前这只是可能发生的威胁,现在变成了现实”。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9日消息,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海关拒绝了欧盟讨论立陶宛的所谓“贸易封锁”问题的请求,因为目前正在忙于疫情防控问题。

  欧盟发言人米里亚姆·加西亚·费雷尔表示,“立陶宛当局向我们通报了一些个案,一些企业在试图向中国出口产品时无法进行通关。我们将观察这是独立的还是系统性的。如果要证实这一点,我们还必须同时看看中国的行动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们也正在与中国政府合作,试图寻求澄清这些行为。”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则强调,中方一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办事‌。

  立陶宛总统顾问在这头喊着要向欧盟“诉苦”,另一边,该国外交部长又炒作起了外交人员回国问题。他称,中国此前通知外交官,他们的身份证件很快将失效。

  “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短……我们要求延长期限,因为这么快回国的安排会很复杂。我们的要求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人员就尽快返回了。”

  同日,汪文斌也就立陶宛召回驻华临时代办一事回应指出,针对立陶宛违反自身在中立建交公报中所作的政治承诺,公然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中方已宣布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正式照会立方,决定将中国驻立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要求立方相应更改驻华外交机构称谓。

  发言人强调,所谓立陶宛驻华机构人员担忧自身安全,以及中国政府禁止中方雇员为立驻华代办处工作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中方一贯高度重视保障外国驻华外交机构馆舍和人员安全,保障包括立方在内的各国驻华外交机构正常开展工作,立方也从未向中方提及自身安全有什么问题。

相关报道: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据称将与欧盟领导人谈论该国面临的压力,寻求帮助

立陶宛外交部12月15日发表声明,称已经召回该国驻中国最高级别外交官,回国进行磋商,驻华大使馆工作暂行“远程操作” 。外交圈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19名立陶宛使馆人员及家属已离开北京。

据路透社报道,12月16日,立陶宛总统顾问斯凯斯吉里特(Asta Skaisgiryte)对立陶宛公共广播公司表示,立陶宛领导人将向欧洲的同行们寻求帮助。

她说,立陶宛总统“将与欧盟领导人谈论我们面临的压力”,让欧委会讨论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帮助立陶宛。

斯凯斯吉里特补充说:“我们希望我们的欧洲伙伴能清楚地了解这一冲突,并且经济行动将尽可能广泛”。

北京:担忧自身安全等说法“纯属无中生有”

据中国官媒报道,在12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立陶宛违反了自身在中立建交公报中所作的政治承诺、公然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

汪文斌称,“所谓立陶宛驻华机构人员担忧自身安全,以及中国政府禁止中方雇员为立驻华代办处‘工作’的说法纯属无中生有”,表示立陶宛从未向中方提及自身安全有什么问题。



立陶宛和中国的双边关系近期因台湾问题明显恶化

这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要求立陶宛“尽快纠正损害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错误行为”。

此前曾有知情人士对路透社表示,立陶宛方面撤离北京是对“恐吓”的回应。在路透社最初的报道中,该人士还提到存在“安全担忧”,但没有更多说明。

据路透社报道,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6日在维尔纽斯对记者表示,中国当局此前通知立陶宛外交官,其身份证件将很快失效。“我们得到的时间很短,我们(向中方)要求获得更多时间……要求没有得到回复,就尽可能快地返回了”。他也表示,单方面改变一个国家的代表处地位违反国际条约。

11月18日,立陶宛不顾中方抗议,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是第一个设立在和中国建有正式外交关系国家的“台湾代表处”。这让北京强烈不满。在台湾代表处在维尔纽斯成立数天后,中国降格了同立陶宛外交级别,将其驻华大使馆降为代办处。



图中是台湾设立在维尔纽斯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对于北京而言,台湾牵涉最为敏感的领土问题。任何暗示台湾已经是独立国家的言行,都会招致中国当局的怒火。

在立陶宛与中国的争端中,美国公开表示支持立陶宛。这也加剧了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

台湾:将竭尽所能深化与立陶宛的经济关系

据台媒中央社报道,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12月16日表示,立陶宛外交代表团仓促离开中国后,台湾将在“善意循环”下,深化与立陶宛的经济关系。

萧美琴说:“我们将竭尽所能,深化与立陶宛的经济关系和技术合作。就我们与立陶宛的伙伴关系而言,这是一个善意和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

当被问及台湾是否希望美国允许台湾将其设在华盛顿的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象征性地升级为台湾代表处时,萧美琴说:“以正常、专有的名字来称呼我们,是许多台湾人的希望和梦想,也是我们将继续与美国伙伴沟通的事情。”

延伸阅读:

欧盟1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领导人峰会,是否要外交抵制北京冬奥的相关讨论备受瞩目,法国和荷兰已该议题登记到议事日程表上。到目前为止,欧盟成员国对是否抵制还没有共识。在13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前,法国表示要在外长会议上寻求欧盟关于是否抵制北京冬奥的一致立场;卢森堡、德国等国希望欧盟能够达成统一立场,但似乎不倾向于采取外交抵制行动。因此,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表示,“今天的会议上并未展开讨论,这议题没有在我们的议程上。”

欧盟仍在犹豫是否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一时难以统一立场,欧盟成员国则开始以各种名义单独行动。冬季运动大国奥地利就决定不派政要出席北京冬奥;并指出,此举并非“外交抵制”,而是因为COVID-19疫情。

奥地利总理内哈默(Karl Nehammer)表示,中国的防疫措施非常严格,政治人物即使到了中国也无法与运动员本人会面,光透过视讯交谈没有意义,他宁愿在启程前先与他们谈话。奥地利外长沙伦伯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也表示,奥地利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有明确立场,但把冬奥会这样的体育赛事政治化似乎没什么用。

比利时方面则表示,不管欧盟最终立场如何,比利时也不准备派遣任何官员出席北京冬奥。首相德克鲁(Alexander De Croo)在回复国会议员科戈拉蒂(Samuel Cogolati)的提问时指出,联邦政府不会派官员出席2022北京冬奥。比利时政府则淡化是因人权的外交抵制,指出不派代表参加北京冬奥是因为过去也未派出代表团参加过冬奥,比利时参赛运动员有限,其次是目前疫情状况不允许。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于2021年12月16日参加欧盟峰会。(AFP)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也已决定不参加北京冬奥,不过没有说明原因。

科索沃总统欧斯曼尼(Vjosa Osmani)则支持美国因中国当局侵犯人权,而加入抵制北京冬奥的行列。

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总统更是明确表态,不出席北京冬奥。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Alar Karis)12日表示,考量政治因素,将不会出席明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冬季奥运。文化部长特里克(Tiit Terik)则已接获中方出席冬奥的邀请函,但尚未决定是否出席。

拉脱维亚总统李维兹(Egils Levits)也表态不出席;其他拉脱维亚高阶官员也已表态不出席北京冬奥,仅会由驻中国大使马尼卡(Maija Manika)代表出席。

近来因为台湾、人权、经贸等议题与中国交恶的立陶宛已明确表示外交抵制北京冬奥,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及所有政府官员都不出席。瑙塞达(Gitanas Nauseda)还将在欧盟峰会中提出讨论中国对立陶宛施加的压力,就立陶宛与中国的外交关系问题向欧洲领导人寻求帮助。

立陶宛总统的外交政策首席顾问斯凯吉里特 (Asta Skaisgiryte)对国营电台LRT表示,总统将与欧盟领导人谈论立陶宛面临的压力,我们认为这将促使欧盟,特别是欧盟执行委员会讨论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帮助立陶宛。她表示,希望欧洲伙伴清楚地了解立陶宛与中国的这场冲突,并希望其采取尽可能广泛的经济行动。

强调英国和立陶宛反对胁迫的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也表态指出,“中国对立陶宛驻北京外交官的施加压力是不可接受的。”

针对立陶宛以安全担忧为由召回包括临时代办在内的全部驻华外交人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6日回应称,对立陶宛驻华外交官安全的担忧是毫无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