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又“翻车”了,这次“翻”在一张关于中国孩子打疫苗的配图上。
北京时间12月6日,《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新冠抗疫战,中国号召‘疫苗接种小战士’》的文章中,使用了一张中国儿童打疫苗时被大人捂住眼睛、痛哭惨叫的配图,这一选图随即被国外读者看成是又“反华”又“反疫苗”的低级“抹黑”操作,最后被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国外网民骂到灰溜溜换了图。

(观察者网讯)美国《纽约时报》又“翻车”了,这次“翻”在一张关于中国孩子打疫苗的配图上。
北京时间12月6日,《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新冠抗疫战,中国号召‘疫苗接种小战士’》的文章中,使用了一张中国儿童打疫苗时被大人捂住眼睛、痛哭惨叫的配图,这一选图随即被国外读者看成是又“反华”又“反疫苗”的低级“抹黑”操作,最后被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国外网民骂到灰溜溜换了图。

北京时间12月6日,《纽约时报》发布了这篇讲述所谓“中国号召‘疫苗接种小战士’”故事的文章,中文网的标题还是“特供”,改成了“中国如何为1.6亿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但在题图上,倒是没藏着,都用了一张来自法新社的“惨烈”接种图。

图中孩子被吓到仰头痛哭,一旁的大人则捂住了孩子的眼睛。

报道一出,配图立即引发了国外网民的不满,推特评论区里一片骂声,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国外网民之所以这么着急,不仅是觉得这张照片选得不妥,更因为害怕这样的场景不利于他们的疫苗推广。
高赞评论来自美国急诊医生、前纽约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副教授Uché Blackstock,她喊话《纽约时报》:“请替换这张图,完全无益。”

Blackstock解释称,这样的配图只会给推广疫苗的工作带来阻力,“我5岁和7岁的孩子都接种了疫苗,如果他们先看到这张照片,他们也许会更害怕。事实上,这(打疫苗)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没有人喜欢针头,但我们需要鼓励接种疫苗,而不是阻碍接种。”

“《纽约时报》发布这张图片很不负责任。(此举)真恶心。”

“完全同意(换照片)!接种疫苗就是一秒钟的刺痛,不是折磨!《纽约时报》发这种照片是怎么想的?”

有人气得直接破口大骂:“***《纽约时报》有点脑子行不行。”

清醒的网民则“一针见血”,这选图可不是“没脑子”,更像是“有意为之”。
“他们不会(换)的。他们会想尽办法来妖魔化中国,显然这张图就是这么选出来的。他们主动、有意地选了这张图,体现了整个故事的倾向性。”

“这照片明显是反华宣传,也是反疫苗宣传。”

社交平台的评论区“翻车”翻成这样,《纽约时报》顶不住了,北京时间12月6日晚间,它悄悄把英文报道的题图给替换了。

但有人发现,纽约时报中文网的简体字和繁体字版本里,配图都没变,一直“扛”到了北京时间12月7日下午才换。

有眼疾手快的网民截图甩在原文下,“给后来的人参考,这是他们原来用的配图。他们在被批评图文完全无关后换了图,这完全违背了编辑规范和基本的实事求是原则。”

“这张照片不合适,选得太糟糕了。划线的那句话(“一些父母担心疫苗安全性”)更是为反疫苗的群体开了个口子,太糟糕了,疫苗是有作用的!”

据GettyImages网站,该图来源是法新社(AFP),于今年11月12日拍摄,大尺寸原图的使用价格为3500港元(约合2848元人民币)。

在这张图所属的“CHINA-HEALTH-VIRUS”标签下,相似结果还有同日在武汉拍摄的其他儿童害怕打针的图,疑似来自同一拍摄者。

图源:GettyImages网站
不过,在GettyImages网站搜索“中国孩子接种疫苗”等关键词,还有很多接种者表情看起来平和的图片,但《纽约时报》偏偏选中了接种者表情看起来最痛苦的一张。

图源:GettyImages网站
其实,除了标题和配图“用心”,《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正文也只单方面地引述了一些据称是“中国家长”的说法,称他们担心“疫苗对年幼群体可能有害”,即使得到广州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3-11岁儿童接种疫苗非强制,文章还是一个劲地渲染部分“中国家长”的担忧,甚至引用一位纽约大学教授的臆测下结论,如果不接种疫苗“你的孩子会被社区和他们的老师看不起”。当然,全程举的例子更是与最初使用的题图毫无关系。
实际上,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安排,我国一直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3-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种。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我国也对3-11岁人群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新冠疫苗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要求各地加强与受种者和监护人的沟通,规范接种的实施,做好耐心细致的科普宣传。接种点要有儿科急诊急救人员,还要有儿童的急救药品保障。另外,对于费用问题,目前3-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仍按照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实施。
《纽约时报》此报道一出,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国外网民,对这种传播所谓“担忧疫苗安全”故事的文章并不买账。正如“今日美国”网站10月发布的文章称,美国儿童群体新冠病毒感染率不断上升,在德尔塔病毒和防疫措施松懈的威胁下,新一波疫情中美国儿童感染率超过了老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人大多接种了新冠疫苗。

而这两天,美媒更是宣传起了美国儿童新冠疫苗接种数量大幅提升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7日,拜登政府称大约500万5-11岁美国儿童完成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的接种,白宫新冠肺炎疫情响应协调员杰夫·齐恩茨(Jeff Zients)称这是他们“努力保护孩子健康并保持学校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明明自己国内在努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这边还用容易引起误会的图片选择性地讲述中国推广疫苗的成绩,《纽约时报》这波“里外不是人”的操作,在网民看来,被骂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