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邢晓楠】

“我就是个老赖了,我就无情无义了,我妈也被我气死了。”

“你要采取强制措施,那也别怪我们,大不了一起死。”

“我就是想吓她一下,我并没有要伤害她。”

……

这些单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的话,都是发生在法院里的“人间真实”。

11月,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正式完结。作为一档法制纪录片,一方面,它忠实地记录了法庭上的众生百态;但另一方面,影片中情感化的旁白和背景音乐,也引发了类似“为什么给罪犯煽情”的网络争议。对此,本片导演李智愚和监制朱乐贤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做出了回应,并补充了更多制作中遇到的“难题”和“顿悟”。

40万越野车要买,2000元抚养费太多

这是一个父子因钱对簿公堂的故事。

高考在即,原告吴某(子)起诉被告吴某(父),要求后者支付27万的抚养费。案件信息显示,父亲与母亲离婚时,约定由母亲抚养孩子,而父亲每月支付100元的抚养费。

那一年,原告儿子两岁。到十八岁,父亲共支付抚养费4万到5万。尽管这笔钱已经高于协议约定的抚养费金额了,但是对孩子接下来用以升学的开销而言,却是杯水车薪。面对原告的要求,这位父亲辩解称,自己的工资只有四五千,实在支付不起这笔钱。

然而,原告代理人接下来呈列的证据却叫人目瞪口呆:

这位“付不起钱”的父亲,名下不但拥有天心区一套房产,还有一辆48万的牧马人越野车,以及一量超过10万的摩托车!



说到前两项时,这位父亲都解释称“还在按揭”,而最后一辆10万+的摩托,则是妥妥的全款。

对于这一证据,法官雷金菊严厉的反问也带着一丝幽默:“你说几万块的学费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那十几万的摩托还超出了很多长沙人的消费标准嘞。”

随后,法官问了一些孩子对父亲的记忆这种“温情向”的问题,庭审气氛也略有缓和。他终于表示,那把摩托车卖掉,一半给抚养费一半还自己的债,然后从自己工资里每月拿出2000给儿子。

但是,女方坚持了最初的诉讼请求:补上诉讼之前没给的抚养费,以及儿子进大学的费用需要一人一半。

面对无法达成协议的双方,法官只好表示,表示由于孩子高考,暂时休庭。

休庭后,便是漫长的拉锯时间,而法律的”为难之处“也体现了出来:

尽管法官在法庭上为儿子说了不少话,但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建立在协议条款上的。男方已经按协议支付了抚养费,再次追加,实在难以实现。

在拉锯战一样的电话沟通后,双方终于在再次开庭前达成了调节协议:父亲向儿子支付4万元抚养费,并在儿子大学毕业前按每月2000元支付抚养费。



在节目中,夫妻、亲子或者亲戚对簿公堂的场景常有出现。“清官难断家务事”,钱与情的纠葛,时常让一线的工作人员唏嘘不已。

有时候,即便法官已经在法庭上做出决断。但对被告人的处理执行起来,也是颇费周章。

“哭笑不得”的执行现场

《是这样的,法官》第四集中,记录了一个强制腾退行动。这是一个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双方两年前已经解除了租赁关系,但被执行人迟迟没有交付房屋。于是,法院决定执行强制腾退。

由于被执行人周某多次不配合腾退行动,后期甚至聚众闹事,这件事的性质其实相当恶劣。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特别好气又好笑的画面出现。

被执行场地是一个汽修厂,里面居住了大量汽修厂员工,在老板拒绝露面的情况下同样拒绝配合工作。执行员向他们解释,他们的私人物品并不在此次强制腾退的范围,请大家把个人“贵重物品”先带走。

此时,一位试图配合的员工立刻翻出一包鱼干,向大家表示:“这个物品很贵重嘞。”



执行员的表情↓



和这边交涉完,执行员还需要和租住在汽修厂隔壁的另一家饭馆的老板进行沟通。结果这位大姐简直是整个行动的搞笑但当。



她得知自己饭馆要被腾退后,先掏出手机拍了一大圈,把执行官长沙话都逼出来了,让她赶快清东西。结果大姐说:

“拍着好玩,没事咯。我以为这么多人,你们到我这里来是有缘分不。”



刚从鱼干的暴击中走出来,执行员又面对了这突如其来的缘分。两位老板迟迟不动手,大家只能把他们带出来,急得男老板直喊:“我衣服没拿。”

执行员继续狂飙长沙话,指着大姐说:“她拿什么衣服,她只记得拍照去咯,真的是。”眼看证件啥的都在里面,大姐也开始喊了,这位执行员怼道:“你忙着拍照啊,你觉得拍照重要些。”

眼看一切已成定局,大姐再次恢复了“有缘分”的好心态。一边溜达一边说:“搞了十几年了,我正好想要你们来搬。”

闲庭信步的大姐,配上身后大大的“拆”字,真是又喜感,又让人替法院头疼。



“法官并不是审判机器”

除了站上法庭的人,《是这样的,法官》还将镜头对准了法庭之外。每当案件开庭,旁听的必然有当事人的亲友。

但这种“呈现”,也给节目带来了一些争议。

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是在第一集中出现的。公诉书显示,本案中,被告人与被害人因婚姻问题产生矛盾,被告人在仓库中用水果刀对被害人周某的左胸、头部、全身进行连续刺砍,导致被害人全身二十多处刀伤。但是,被告人一直在强调,自己不是故意杀人,说“要死一起死”只是气话。另外,虽然自己拿着刀“无力捶打”,但自己只是想吓唬她,不是想伤害她。

最终,法官罗荣宣读判决,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争议点出现在被告人在被带走后他妈妈雨中追囚车的画面上,当时的背景音乐也较为煽情。



这一幕,使得一些网友感到很难接受。



《是这样的,法官》的导演李智愚也在采访中透露,这集播出之后,其实她收到了一封私信,质问她为什么要给罪犯煽情。但她认为,这只是在表达一个母亲的心境。她也认为被告人杀人是不对的,但是一个人犯了错,并不意味着要把全家人都钉上耻辱柱。有人或许会希望这种地方能处理得利索一点,但她觉得加上这些内容反而比较平衡。

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A4工作室负责人、《是这样的,法官》监制朱乐贤也表示,现实不是非此即彼,在案子中,每一个人身上的属性都是不同的。纪录片只是记录了这个现实中存在的场景,这样才能触动更多的人。

而对于其他在制作中的困难,李智愚和朱乐贤也在采访中做出了更详细的回应。

《是这样的,法官》的出品方是腾讯视频和中广天择传媒,后者的另一部代表作是讲述天心区派出所民警办案日常的《守护解放西》。司法类的纪录片,和美食、历史类的有所不同,最为重要的是真实。

但是,真实有时意味着枯燥。为了让影片更好看,制作组加入了不少综艺化的表达,例如吐槽向的花体字、特效,以及喜剧化的剪辑手法。



再加上旨在拔高立意的旁白和一些煽情的桥段,使得不少网友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这种感情化的表达,也让一些观众担心起影片的真实性。对于这一疑问,《是这样的,法官》的导演李智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案件绝对是百分之百真实的。

李智愚表示,纪录片中呈现的案件所做出的裁判文书,都是可以在网上查到的。而综艺化的处理,主要还是因为可看性的问题。但这种可看性并不是建立在“设计”情节上,而是在选择拍摄的案件时就进行了相应的筛选,筛选标准包括:事件是否具备典型性,当事人的表达和个性是否有看点,案件是否和社会热点关联等。

当然,也正因为力求真实,制作组在和很多当事人沟通时都花费了很大力气。李智愚提到,除了“老赖”,制作组需要和其他入镜的当事人沟通拍摄权限的问题,让他们签署肖像权等文件。当然,因为很多人保留着“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他们也错失了一些非常适合呈现的案件。

不过很多接受拍摄的当事人,也给了制作组意料之外的信任。在剧中可以看到,制作组在庭外与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亲友闲聊时,他们会倾诉许多不会在法庭上提到的情感性的东西。李智愚开始也以为这部分沟通会很困难,但她很快发现,进了法院的人,其实倾诉欲都非常强,因为人往往是被困扰了很久、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才会寻求法院帮助,心里积攒着大量的情绪,需要一个宣泄口。

而对于“综艺化处理”这一部分,朱乐贤也做出了一些解读。

朱乐贤表示,《是这样的,法官》的制作团队原来有大量做综艺的经验,所以在制作中也会加入一些综艺化的元素,最基本的就是一些“吐槽向”的花体字,这个在纪录片中是比较少见的。包括在选人的时候,也运用到一些以前综艺的选角手法,使得片中的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更加有魅力。

除了“煽情问题”,《是这样的,法官》在名字和内容上也稍稍有点“错位”。相比于《守护解放西》通过案件展现民警工作的角度,《是这样的,法官》把更多的镜头聚焦在了案子上,讲述法官工作的篇幅则比较有限。

其实在最初的规划中,导演也是想给法官进行更多人物塑造的。李智愚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法官并不是审判机器,他们都是很鲜活的、很有个性的人。”

但到了具体执行上,制作组却遇到了一些客观的难题。

例如,制作组起初想拍摄更多的工作细节,呈现法官的心路历程。但是在刑事案件中,用以商讨审判结果的合议庭是法定不能公开的。

李智愚透露,尽管导演和观众都想知道法官和陪审员针对这个案件有什么想法,但是,合议庭不公开,是对法官的一种保护。因为很多案件的当事人可能会对最后的结果不满意。一旦他知道了是谁在合议庭中发表了他不想要听到的意见,他或许会把仇恨转嫁到个人身上。因此,哪怕是在合议庭之外,法官也较少的发表与案件过度相关的心路历程,以避免被质疑当时的裁判是否居中、是否公正,甚至于避免被私下报复。

对于这一结局,李智愚表示:“我也是花了两个月才接受法官确实不能说太多,说太多真的会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