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的原因,今年以来家乐福陆续关闭了国内众多的门店,据统计,仅今年前两个月,家乐福就已关闭了14家门店。
而到了最近,关于家乐福“关门结业”的消息越来越多,如营业了13年的家乐福长沙韶山南路店在10月30日正式结业,营业了18年的家乐福杭州延安路南涌金广场店于11月3日正式结业,还有营业了22年、成都第一家家乐福门店家乐福八宝街店也在9月30日正式结业......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大型商场,家乐福在国内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其在全球范围内更是被誉为“大卖场教父”。为何一代“商超巨头”会沦落至此?选择关店防守的家乐福,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一代“商超巨头”的辉煌历史
说起家乐福,即便你没有去过,但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
作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开启了商场“大卖场”的时代,其甚至被誉为“大卖场教父”,地位可见一斑。
1995年的圣诞节,北京朝阳区北三环边上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南侧,一家名叫“创益佳商场”的大超市悄然开业,当时大家还不知道它就是家乐福,只是被商场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开呆了眼——想不到商场还能这么整齐。
那段时期,国内商超行业还处于“混沌期”,多数商店还是以小卖铺的形式经营,家乐福成熟的品类管理,卖场动线设计,货架管理,库存管理,定价策略,消等一切新型模式是其他商超都不具有的,因此家乐福在进入国内后便大获成功,据媒体描述,当时的北京创益佳店天天爆满,每天晚上货架都是空的。
由于首家门店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家乐福加快了开店的脚步,在北京创益佳开业后的第二年,家乐福进军上海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家乐福就占据了三个,而且这两个城市的成绩也同样非常不错。
后来,家乐福开启了“复制模式”,陆续在天津、成都、厦门等地开店;到了2004年时,家乐福的全国门店达到了57家,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那一年,家乐福拿下了“在华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的称号,力压沃尔玛成为了国内当之无愧的“商超一哥”。
不过,这还没完,随着2004年中国零售市场对外全面开放,家乐福开始加速扩张。据媒体报道,到了2010年时,家乐福的门店数量已经来到了249家,每一个大城市里都会有家乐福的身影。
走上下坡路,“商超一哥”跌落神坛
正所谓盛极而衰,2011年,正当大家都在期待着家乐福可以继续快速扩张的时候,没想到这却是家乐福最后的“巅峰时刻”了。
从2011年开始,家乐福便走起了下坡路,先是因为经营问题被“中央五部委”联合整治,后又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频频上热搜;而更要命的是,在此前的两年里家乐福的门店数量陆续被大润发和沃尔玛超越,一代商超巨头就此跌落神坛。
关于家乐福衰败的原因,市场上分析众多,许多人认为这是时代变化的结果,毕竟在家乐福快速发展的那十几年里,互联网还没有兴起;而到了2009年之后,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网购、电商兴起,传统的商超零售行业开始逐渐凋零,家乐福的衰落也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不可否认家乐福衰落有着时代变迁的原因;然而,这更多是因为家乐福过于傲慢,在市场明显发生变化时,还是固守着原来的运营模式。
讲到这里,就需要讲讲家乐福在国内的运营模式。当时,家乐福为了加快扩张的速度,采用的是“店长集权制”和“地区采购制”,每一家家乐福基本都是店长说了算,拥有极大的权力;而且各个门店都是自己采购商品,并非由总部提供统一的采购、配送。
当然,这一模式也有其优势,那就是可以快速扩张;但到了后面,随着扩张脚步趋缓,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店长集权制背后充斥着大量的贪腐事件,地区采购制则导致了供应商需要交付极高的入场费,而且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并不相同,造成了价格系统混乱。
而由于之前是“零售一哥”的原因,虽然看到了经营状况明显下滑,但傲慢的家乐福并未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随后家乐福便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复返,到2019年时其零售市场的份额占比仅有5%左右,如今更是只剩下3%。
关店防守,家乐福将何去何从?
2019年,家乐福被苏宁以48亿元的价格接手,此后并入了苏宁的体系之中。
不过,在苏宁接手之后,家乐福的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变,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苏宁并非阿里、京东、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巨头,只是一家二线的电商企业,想要改变家乐福这样的大型企业,苏宁并没有这个实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弹尽粮绝的家乐福选择了陆续关闭门店,等待市场复苏;而根据最近的新闻报道,家乐福也在积极地转型会员店,希望通过这一个新的经营模式来救活自己。
不过,在目前零售行业逐步凋零的大环境下,商超已很难回到那个门店爆满的辉煌时代,作为曾经的零售巨头,家乐福想要复苏更是难上加难。
而在如今直播电商、社区团购横行的时代,对于家乐福而言,“关店潮”只是开始而非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