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司马南《七问联想》中最后一期“联想的金融帝国”引发巨大关注。司马南称,联想这家企业的性质,并不是公众所熟知的那个“组装厂”(或所谓的科技公司),而是一个像乌贼一样、触手无所不在的“金融帝国”。

雷达财经注意到,联想的确比较重视金融业务。联想控股上市前提交的招股书中,金融服务就是公司所强调的重点,上市后,金融投资为联想控股带来的利润更是逐年递增,甚至多次超越其IT主业。2020年,公司金融业务占利润比例有所下降,依然接近50%。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旗下的一些金融业务曾屡遭投诉。

金融利润占总利润半壁江山

此前,雷达财经曾在《联想陷入“塔西佗陷阱”》一文中梳理了联想成立以来的股权变迁过程。

联想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而率先在港股上市的则是从联想中拆分出的联想集团。此后,联想集团大股东更名为联想控股,后者于2015年再次在港股完成IPO。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集团与联想控股的业务范围有所不同。从两家公司财报中所披露的数据来看,联想集团的营收结构中,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占比长期接近90%,PC业务占绝对主导地位;而联想控股则是一家投资公司,对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等的战略投资收入占2020财年公司总收入的超99%。



而在联想控股投资的所有领域中,金融服务是不折不扣的“利润奶牛”。以2020年为例,联想控股战略投资收入共4167.65亿元,其中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所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38%、1.86%、0.18%、4.09%和1.49%。

若纯从收入的角度来看,IT一骑绝尘,金融服务对营收的贡献尚不及农业与食品,甚至与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仅有微小的差距。但在净利润方面,金融服务却以18.74亿元占公司总净利润的48.45%。

这种现象并非一蹴而就,雷达财经注意到,联想控股上市前提交的招股书中,金融服务就是公司所强调的重点,上市后,金融投资为联想控股带来的利润更是逐年递增,甚至多次超越其IT主业。

财报显示,2014-2019年,金融服务所获利润占联想控股总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3.81%、20.61%、31.61%、32.61%、58.85%、57.55%。

同期,IT业务仅在2014年净利润高于金融服务,后在2015和2017年还处于亏损状态。

从整体数额上来看,2014-2020年的七年间,联想控股的金融业务净赚117.55亿元,而IT业务仅有70.99亿元。金融业务比IT多赚近47亿元,而这还是在2018年P2P频繁爆雷,金融行业面临监管逐渐趋严后的结果。

全面介入银行、保险、小贷业务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联想控股之所以赚取如此丰厚的利润,与公司创始人柳传志的主导密不可分。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武汉东湖高新区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久后,联想控股成功入主汉口银行,彼时这在外界看来是一笔不可思议的交易,毕竟汉口银行是积极谋求上市的优质资产,很多本地企业求而不得;且汉口银行曾公开表示,想引入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

“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想请柳总做顾问。”在一次媒体见面会上,某位武汉领导表示,“要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还是要靠你们这些高科技企业啊。”

对此,柳传志的回应是:“联想就是从北京中关村走出的企业,有很多创业和创新的经验。下一步,将会把湖北省和武汉市作为重点投资的区域。”



不过,2010年就提出上市计划、并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的汉口银行,却一直保持“上市辅导状态”至今。

尝到控股金融公司的甜头后,联想控股很快将触手伸向了小贷领域。

2012年10月,合肥市政府将旗下的三个金融公司:安徽创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肥市国正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安徽省金丰典当有限公司的资产打包转让,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在众多意向方中,联想控股最终成功摘牌。

为了完成对上述三家公司的收购,联想控股注册成立了正奇金融。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这起交易中,合肥市换来了20多亿的增量资金,而联想控股则在金融服务领域获得新的业务突破口。

至此,联想控股对金融业感兴趣已不是秘密。据钱江晚报,柳传志曾公开表示,如果中关村要办个银行,按照联想在中关村的地位,应该会是发起股东。

2014年,柳传志还在一次公司活动中透露,目前有计划再收购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同时也希望进入保险、银行领域。“我们投资了汉口银行,但只占了20%的股份。”

柳传志很快如愿以偿。同年,联想控股就以大手笔入股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翼龙贷,这笔外界传闻高达10亿元的投资,金额创下了当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并购之最。紧接着,正奇金融又推出“奇乐融”,宣告着联想控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再下一城。

此时,以P2P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已经迎来了爆发期,而从联想控股的举措来看,其也有趁热打铁之意。

2016年,原拉卡拉集团为了让支付板块独立IPO,完成支付业务与金融业务的拆分,其中金融业务考拉科技成为联想控股附属公司。

天眼查显示,2006-2008年,联想曾连续以君联资本、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的身份参与了拉卡拉天使轮至B轮的三轮融资。彼时支付宝尚未崛起,在联想的帮衬下,拉卡拉一度成功晋升为国内最大的线下电子支付公司。

而新设立的考拉科技则是专注于小额贷款领域的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主打“易分期”,“替你还”等网络信贷产品。联想控股年报显示,考拉科技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净利润4.57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彼时正奇金融和考拉科技的合计贷款余额已超100亿元,这两家公司更是合计拥有5张小贷牌照。

除上述布局外,联想控股在金融领域的操作还包括2015年投资设立专门从事融资租赁的君创租赁;2018年收购受欧洲央行监管的系统性重要银行卢森堡国际银行89.9%股权;2020年携滴滴一同成为现代财险股东等。

发展至今,联想控股已构建起拥有小贷、银行、保险、融资租赁等多个板块的金融体系。

翼龙贷从联想财报中消失


联想的金融业务发展并非毫无波折,近几年有不少金融公司陆续从联想控股的财报中消失,如翼龙贷、考拉科技等。

据联想控股2021年半年报,目前留在公司财报中的,金融领域控股的子公司包括卢森堡国际银行、正奇控股(前身为正奇金融)、君创租赁,拉卡拉支付变为了联营公司,其余的联营公司还包括汉口银行和现代财险。



2021年半年报还显示,报告期内联想控股金融服务业务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5%,净利润骤降56%至3.18亿元,其中净利润甚至低于2015年同期。为何联想金融业务出现大幅下滑?

对此,联想表示,收入下降系不再并表考拉科技的影响。考拉科技明确了有序退出的策略,因此在处置部分资产及进行资产损失计提后,考拉科技本期归属于联想控股权益持有人净亏损为人民币5亿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监管趋严,包括拉卡拉、考拉科技、翼龙贷等在内的多个联想控股旗下金融公司负面舆情迭出,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想在该领域的计划。

早在2018年前后,当互金迎来暴雷潮,曾置身其中的翼龙贷、奇乐融均受到冲击。据报道,2017年3月开始,翼龙贷连续10个月资金净流入为负数,2017年全年公司资金净流出74.97亿元,已深陷流动性风险。至2018年1月,已有至少15份法院判决显示,翼龙贷催收人员对欠债不还者实施了辱骂、殴打、恐吓、要挟。

在2018年联想控股的财报中,翼龙贷的身影就已消失不见。但时至今日,翼龙贷的官网中仍赫然标注着“联想控股成员企业”的字样。



另外,2020年7月7日,联想控股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联合汽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亦从“奇乐融”股东中退出。

同样被投诉、举报暴力催收、砍头息、高利贷的还有考拉科技旗下的易分期。黑猫投诉平台中,有不少网友表示,易分期贷款后还款利息过高,且催收人员态度极其恶劣。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12月,联想控股曾将考拉科技3%股权转让给第三方北京阳光柏德商贸有限公司。此后,考拉科技以联营公司的身份出现在联想控股的财报中。

而柏德商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法人则是李曜,后者同时还担任考拉科技孙公司——北京中科创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经理、法人。

年报显示,考拉科技在被剔除出联想控股报表前,其小贷余额呈下降趋势,至披露的最新一个报告期已不足50亿元,较2017年下降约20亿元。

拉卡拉是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据公开资料统计,2016年3月开始近5年的时间里,拉卡拉已经遭到央行或其他分支机构共9次处罚,涉及资金47.2万元,其中仅2016年一年,拉卡拉就三次遭央行点名。

2019年,央视网更是曾报道称,江苏淮安警方依法打击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亿多条。其中,拉卡拉支付旗下的考拉征信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证返照查询9800多万次,获利3800万元。警方已将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销售、技术等20余名涉案人员抓获。

有媒体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拉卡拉因做套现业务较多,已被多家商业银行拉入黑名单。

此外,拉卡拉上市后还曾尝试收回此前为求上市而剥离的互金业务。2020年,拉卡拉公告称,欲将从事小贷及相关风控、反欺诈业务的广州众赢、深圳众赢重新纳入上市公司。随即,公司便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要求说明此次收购是否存在监管套利。

最终,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新政出台及蚂蚁集团上市失败等事件的影响,2021年3月底,拉卡拉宣布终止收购。

对于联想金融业务的后续发展,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安邦智库:网络大V抨击联想意味着什么?

近期,网络大V司马南“拷问”联想集团和柳传志一事,在中国国内网络闹得沸沸扬扬,吸引了无数的流量。对于这类“唾沫官司”,安邦简报一向极少涉及,因为很多争执的根源,往往涉及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与恩怨,并不是公共政策问题。

此次司马南“拷问”联想也是如此。对市场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司马南所谓的“灵魂六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论是联想改制时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还是联想的“贸工技”发展路线导致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论是联想收购IBM以及全球化问题,还是联想高管的高薪问题;不管是联想的资产负债率,还是对供货商的应付款问题……

这些都是过去就被炒过的问题,现在借着司马南的这张名嘴讲出来,在特殊环境和形势下引发了很大关注。

从公司发展的若干指标来评价,联想并不是什么优秀公司,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其在盈利能力、研发能力、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都谈不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联想以科技企业之名搞多元化,更是被批评为背离主业、什么赚钱搞什么。正因为如此,大V们选择了联想这个有一定知名度、同时也有缺陷的“软柿子”。但是,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企业经营与决策的问题,属于市场层面的问题。对此,投资者会用实际行动对联想给予评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于“问题”企业一定要上纲上线,更用不着将市场问题上升到政治问题,以国有资产流失、爱国主义、民族企业这些帽子来进行针砭。

比起司马南“攻击”联想和柳传志的事件本身,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社会对此的态度和反应。从目前情况看,对于这一事件的争议和评价仍停留在“民间”,网络大V、社会公众、行业人士是最先反应的群体,纷纷在自媒体层面进行激烈的讨论。官方色彩越浓、层次越高的机构,对此事的表态越稀少,可以认为,官方对此事保持着距离,客观上在任由这一事件继续发酵、扩散,形成一种舆论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被攻击的当事者,联想对此并没有正式的、明确的、态度强烈的回应和解释。联想被公开的一次努力是,曾打算与司马南进行私下沟通,结果被司马南反手披露此事,为其抨击联想又增添了一枚炮弹。

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也是流量经济的时代,每一个人理论上都可以依托便利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开放的平台工具不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传播条件,而且使得社会大众也习惯于碎片化的阅读,以及信息来源的高度同质化。新的信息环境下,个人发布信息产生的影响力,与消除某个信息所需的努力,其难度与复杂性完全不对等。俗话说“造谣两片嘴,辟谣跑断腿”,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在我们看来,司马南对联想和柳传志的攻击是不公正的,他只计一点,不计其余;只谈孤立问题,不谈系统贡献;只谈某几个时点,没有从历史去看联想的发展。比如,所谓联想贱卖国有资产、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如果不从历史看联想的发展,这种问题就根本没法讲清楚。联想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早期(1984年),是在计划经济和国有体制下诞生的改革创新实践。联想发展之初,当然需要中国科学院的体制庇护,但几十年来联想发展壮大、企业不断增值,主要还是源于所有联想人的努力。改革开放初期的股权庇护,在改革开放成熟期则需要调整,这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是正常的事。

联想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是有贡献的。别的不说,联想雇佣了成千上万名员工,每个月给他们发工资,养活他们的家庭。无论钱多钱少,这是联想一直在做的事情。这种事情司马南做过吗?他可一分钱也没给过成千上万的联想员工。联想是中国公司,它收购了IBM的电脑部门;而中国的网络大V们根本不可能进得了IBM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单位,哪怕一个侧门。联想可能是现在中国电子商品(手机之外)唯一能进入美国大市场的品牌和企业,华为和中兴的产品都被赶出了美国市场。从2015年至2020年,联想的营业收入从2,882.9亿增长到4,191亿元人民币,增长额度为1,308.1亿,虽然增速不快,但规模仍然可观。2020年,联想的电脑出货量为全年7,200多万台,占全球PC市场的24%,对于信息时代的消费来说,联想也做出了贡献。

反观中国的网络大V,他们什么也不生产,所起的作用就是鼓动两片嘴,今天批这个,明天批那个,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专门拆台,极度缺乏建设性。在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做网络大V、当网红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靠着一台小摄像机、用耸人听闻的话语,在虚拟空间里对搞实业的企业家们说三道四,指手画脚,然后从网络平台拿钱,这当然是一种舒服的方式,但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有何帮助?如果中国的网络上充斥着司马南似的大V,每天用他们的爆款视频来满足中国大量的吃瓜群众,中国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从改革开放历程来看,中国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民营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就更是付出了千辛万苦。联想今天受到“围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境。从个案看,这可能是一件小事;但放在历史背景下看,这是一件大事,甚至是天大的事情。如果司马南这样的大V得逞了,那么全中国人人都会成为司马南——只靠两片嘴来制造事端,这个再容易不过了;但要通过实践和努力成为联想,则太难了。一个国家对待标志性事件的态度,将预示今后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网络大V密集抨击联想,且成为中国社会的大热点,这实际上不是一件正常的事。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能靠“杀富济贫”、不能搞“杀富致贫”。这种要求,也应该体现在中国的网络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