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新冠疫情肆虐使全球陷入供应链危机,可这家美媒竟然借此怪起了防疫成绩最突出的中国?

当地时间11月24日,彭博社发布报道声称,中国严格的“清零”政策阻碍了航运业的全面复苏,甚至延长了供应链危机。而且,该文给出的理由竟是中国“禁止外国船员换班”“船员入境需进行7周强制隔离”“不允许超过三名的中国船员乘飞机进入中国大陆”等子虚乌有的说法,消息来源也仅仅只是个别人士的主观臆测。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港口人员疫情防控指南与船舶船员疫情防控指南,还是各地的防疫政策,都没有彭博社口中类似的规定。彭博社在报道中也没有提供这些“防疫措施”的具体依据。

更何况,我国对于“清零”政策早已作出过明确解释。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策略不是“零感染”,而是指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我国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策略是成本效益较高的选择”。

11月25日,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主论坛上也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新冠患者人数最少、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分别只有美国的1/1678和1/606。

彭博社报道截图

彭博社的这篇抹黑中国防疫措施的报道题为《中国为期七周的港口防疫进一步扰乱供应链》,行文措辞则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与抹黑——先是故作客观地将中国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航运业的重要枢纽”,随后话锋一转,宣称中国是最后一个“坚持清零政策的国家”,还开始“采取越来越激进的防疫措施”。

紧接着,这篇报道开始引述多位海运专家的断言,试图描摹出“中国对船员的防疫措施太过严苛导致拖累海运效率”的画面。

“中国的限制措施会产生连锁反应。”彭博社引述国际航运公会秘书长盖·普拉顿的说法称,“对船舶运营的任何限制都会对供应链产生累积影响,造成真正的中断。”

“他们(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做得很好,但代价是不让(外国)船员入境(换班)——就连中国船员有时也回不来中国。”彭博社引述船舶管理公司“中英船管”(Anglo-Eastern Univan Group)首席执行官、香港船东协会主席比约恩·霍加德说法称,中国当局不允许超过三名中国船员乘坐飞机前往大陆,导致他们的返乡时间只能后推好几个月。

同时,报道还引述匿名船舶管理人员的说法称,哪怕是有紧急医疗需求的船员,也无法进入中国获得治疗,只能被迫去往他国就医。

然而,上述说法只是相关人员的主观臆测,彭博社在报道中也未根据任何其他直接信源进行过任何核实或印证。

观察者网在先后检索了国家交通运输部网站发布的《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第八版)》(今年11月5日修订)和《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7.0)》(今年8月4日修订),其中没有“禁止外国船员换班”和“不允许超过三名的中国船员乘飞机进入中国大陆”的类似规定。

国家交通运输部网站截图

具体而言,针对港口船员换班的防疫要求为“国内航行船舶应当尽可能在中风险、低风险地区开展船员换班,高风险地区港口一般不进行船员换班;国际航行船舶应当根据境内、境外疫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换班的港口;船员换班应当按照换班地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拟换班离船的船员在离船前14天内每天不少于两次检测体温,填写船上隔离健康记录,并经船长签字确认”。

对于外国船员换班,相关文件也并未予以禁止,只是明确要严格遵守相应防疫措施。

《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V7.0)》部分截图

今年9月28日,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管理局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称,近期在我国港口检疫过程中发现船舶的多名船员,新冠检测呈阳性,暴露出船舶及其航运公司未能有效履行疫情防控责任,故而暂停批准有关船舶在我国境内港口开展外国船员换班,暂停时间为15日或30日。

由此可见,我国只会对防疫措施不到位、存在防疫风险的个别船舶采取“暂停外国船员换班”措施。换言之,若外国船舶积极做好防疫工作,自然能按流程完成船员换班。

除了引述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彭博社还声称中国船员若要入境就必须要接受“长达7周的强制隔离”。

事实上,纵观中国各地疾控中心出台的防疫政策,目前对于没有感染新冠的入境人员最多也只是要求“14天集中隔离”+“7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怎么算都到不了7周。

即便个别地区还要求进行额外的“14天居家健康监测”,但这也是要求当事人“如无必要不出门”并且“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完全谈不上所谓的“强制隔离”。

10月26日,中远海运美线直客特快专线首航山东港口青岛港 图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报道中,彭博社还抛出了三个例子试图暗示中国防疫措施“侵犯人权”:一是上海为了防疫数万人“关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二是北京某小学老师确诊新冠后“学生们被连夜拘禁”(hel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overnight);三是中国已将“密切接触者”的定义延伸到“相隔一公里”的接触者。

当然,这三件事统统站不住脚。

10月31日18时5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方微博发布通知称: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上海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小镇即刻起停止游客进入。所有已在乐园的游客在离园时需要在出口处接受核酸检测。

11月1日上午,亲历这一切的上海市民唐先生和杨女士夫妇告诉观察者网,在警察和园区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分流下,游客们有序排队接受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很耐心,他们昨晚9点半做完核酸检测后离开园区,目前居家隔离,已经和居委会、单位和孩子的幼儿园报备过,准备接受第二次核酸检测,“真心为上海的速度和温度点赞和自豪”。

换言之,虽然上海迪士尼乐园确实在近期进行过大规模核酸检测,但整个过程高效而有序,游客们也在数小时内顺利出园回家,没有任何人如彭博社所说那样“被关起来”,这起事件也更多是在体现是中国防疫工作的优异表现。

10月31日晚,上海迪士尼乐园,烟花下的核酸检测

对于彭博社口中的第二个例子,虽然暂时无法确定其具体指代的是哪一起事件,但相似的内容只有人民网此前的一条报道:1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接昌平疾控部门通报——2名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分别呈阳性和单基因阳性,其活动点位涉及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以及陈经纶中学分校。随后,朝阳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两处校区进行临时管控,连夜对学校师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也就是说,北京市在防疫工作只有“连夜组织小学师生进行核酸检测”的情况,所谓“学生们被连夜拘禁”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至于第三个例子,国务院于今年5月11日制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已经对“密切接触者”的定义描述得非常清楚,根本没有所谓“相隔一公里”的接触者的说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附件4: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 部分截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附件4:《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指南》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大数据信息,依据以下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

1.同一房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2.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3.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 护人员;

4.在办公室、车间、班组、电梯、食堂、教室等同一场 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5.密闭环境下共餐、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6.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具体判定原则见附件 4-1;

8.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 人员;

9.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谎言说了一万遍也是谎言,彭博社的这篇充满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的报道,自然无法掩盖中国防疫政策取得的优异成绩,也不可能动摇中国坚持目前防疫政策的决心。

11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防疫目标。

针对为什么现阶段我国要坚持“动态清零”的防控策略等问题,总台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策略不是“零感染”,而是指常态化防控阶段要最大限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坚决防止出现疫情社区持续传播,因此“动态清零”策略是出现本土病例时的一种防控策略。

梁万年指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我国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策略是成本效益较高的选择,过早仓促解封将极易丧失前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未来我国将根据疫情形势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更何况,中美两国的防疫政策究竟孰优孰劣,现实统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11月25日,中国工程院士钟南山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主论坛上也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新冠患者人数最少、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分别只有美国的1/1678和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