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最新的一期,就是昨天的。

知道这个节目的同学应该大致知道是一个什么模式:
1、委托人找到节目组,希望能找到设计师帮忙改房子。
2、此类房子往往改造难度比较大,一般设计师搞不下来。
3、最终在节目组的帮助下,很多知名设计师纷纷上场,最终改出惊艳的感觉。
好的作品历次有很多,我们不一一例举,这次的委托人老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位平凡了一辈子的劳动者。

他的家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水泉镇的牙沟水村。老杜的大半辈子都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上度过。

68岁,家里二十口人。

他种地,畜养牲畜,甚至下煤矿挖煤。








一年又一年,春夏又秋冬,他在这片土地上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因为孩子们天南地北各自生活,老杜和老伴却成了空巢老人。他们不愿随着子女一起进城生活,不愿抛下生活了一辈子的故乡。
这就是老杜原来的房子。

老人并不是非要孩子们回来陪伴在身边,而是担心已经完全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孩子们,渐渐地远离故土,在不远的未来失掉整个家庭的那个“根”。这个根就是房子。

老杜说:房子在,根就在。房子要没人管了,没人住了,这个家的根就没有了。老杜的房子其实很普通。

由土和砖构建成围合式小院。40年前,老杜在父亲的帮助下陆陆续续地盖出了这几间屋子。

无论是房子的结构还是室内的设施都非常简单甚至简陋。老杜想重新盖一座新房,一座能和城里一样舒适的房子,一座即便有一天老杜不在这里了,孩子们也想回来的家。
原来的格局是这样:

整个房子的纵览:

老房子本身材料就很一般,又是多年来慢慢造起来的,技术处理手段也缺乏,因此居住环境很不好。

老人对于房屋改造的期望值非常高。

其实子女们其实都希望老人进城去住,姐姐和弟弟都很坚持。但是老人就是不肯。




毕竟,这里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根”!








首先,楼层肯定是要带二楼的。









看到前期的设计师的一些想法我们就有点察觉到了。老人追求的是什么?1、靠近城市现代化。2、外观整体要洋气。3、类似二层小别墅的精致。但是在设计师的想法里,他赫然用自己的“理解”去覆盖了老人的想法。这是他的理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老人更想让城市里的孩子们以后可以回来住,所以一定是按照城市里的建筑风格和标准建立的。







这是开始拆老宅。



而且比较夸张的是,当地最大的砖厂的砖品质是一言难尽的……








1、这个不是毛坯房,是最后的成品房。2、最后交房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是房子的外观。






或许在城市里面还能搞个什么“创意艺术展”,对于民宅来说我们无法想象,可能我们想象力真的低了。房子俯视图:


我们征求了办公室里很多同学的感受,有的说像监狱,有的说像碉堡,有的说像“养殖圈”,有的说像临时土坯屋……里面是这个样子的:






















是的,我们也是非常期待,请看:

这是屋子里的摆设……炉子+空气净化器……且不论功能,这个摆放就,我们说不出的感觉。

我们重复提醒,不是我们瞎截图,也不是我们找毛坯房来糊弄大家,这个节目最终呈现的就是这样的,看到卫生间的台子吗?水泥的……




我们不知道这个砖墙怎么防水,是否涂了防水的材料我们很难确认,但是感官上的确非常的震撼。
































不,请大家看看设计师本人在北京的家:
























有网友提出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