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演请指教》上线以来,每一期都能带来许多热点话题,风头甚至盖过作品本身。而且,节目中的一些竞演导演本身就自带流量,还未出镜就已充满热度。



在最新一期的内容中,华谊老总女儿王文也携作品亮相。这次真人出镜,与以往活跃在社交平台的她还是略有差别。卸下美颜滤镜之后,王文也虽然貌不惊人,但整体穿搭倒是十分得体。



在拍摄花絮中,面对整个摄制组,王文也显得有些稚嫩,她表示这是自己的第一部戏。这么来看,如果不是华谊小公主的身份,一个无作品无人气的新人怎么能有机会参加这档综艺呢?因为是新人的缘故,在与演职人员沟通时,王文也表现得很积极。遇到问题也会向喻恩泰请教,诚恳吸收对方提出的建议。







等到作品正式公映之后,场上的不同反应引发大众热议。王文也的短片作品名为《我的外星女儿》,故事本身很简单,主要是讲一位父亲鼓励患病女儿的亲情故事,整体感觉中规中矩,尽管故事完整,但缺乏亮点和创意,仿佛在看许多年前的旧片。



看过之后,原本风格迥异的四位制片人竟变得口径一致,纷纷开启夸夸模式。犀利堪比李诚儒的方励首位发言,一开口就把王文也捧上天。他直言这部片子打到他了,更不惜自揭伤痛,将自家女儿生病的往事作为例子,给王文也撑场。等到陈祉希点评时,更是直接表达自己对王文也的喜爱:这就是我的菜。















也许考虑到大家都说好话,会显得太假。于是郝蕾只好勉强提出一些建议,指出摄影太单一,直接帮着王文也把锅甩给了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不佩服郝蕾的情商,既不得罪华谊千金,又能表现出自己很有想法,一举两得。



面对大家一边倒的状态,王晶没法破坏气氛,只能勉强夸赞:这部戏非常完整,我喜欢。殊不知,港圈黄金时代这样类型的影片太常见。



幸好场上的观影团还能保持理智,一位影评人勇敢指出短片背后的问题。一是王文也本人缺乏生活体验,拍摄出的故事太悬浮,根本不是会在中国发生的故事。从花絮中也能看到,王文也并不了解国内的医疗环境,可是这部亲情片却和医院设施联系紧密,因此难免会暴露出不切实际的短板。二是故事太俗套,似乎是在为了煽情而煽情,影评人直指该片引发的泪点太廉价。









面对这样激烈的点评,王文也的脸色也在逐渐崩塌。场外的包贝尔更是心疼王文也,直指对方评价太狠,更称王文也不过二十三岁,然而同座的导演们却没有他的这种应激反应。由此可见,包贝尔和华谊公主私下应该很熟吧。







随后,鉴影组的孟中教授再度挑战四位制片人,提问对方:如果这部影片你们都赞同的话,那你们会投资这个影片吗?我表示严重的怀疑。此话一出,这四位制片人的表情都变得凝重起来,沉默应对。最后,制片人方励又采用打太极的方式,勉强回应该质疑。









场面瞬间变得有些尴尬,主持人柯蓝一改往期看热闹的状态,赶紧提问现场一位年轻演员,借此扭转风向。等到评分环节,看到王文也分数稍微落后,包贝尔满脸不甘心,替这位妹妹不值。如此竭尽心力的表现,难道是担心华谊老总在线督战?













不论场上如何赞誉,场下观众自有论断。网友也在吐槽年轻导演拍摄的作品太陈旧,缺乏新意,难以超越前辈。其实,就这几期内容来看,作品质量远远跟不上话题热度,不过对于当下的综艺而言,只要有流量,有关注,就算是成功。可是站在影迷的立场上,还是希望以后的内容可以贡献更多精彩的作品吧。

《导演请指教》豆瓣4.1分:“口碑”和“流量”不能兼得吗?

《导演请指教》开分了,豆瓣4.1分,三星及以下占比超85%。

过往两期节目中,奉献了无数“名场面”:梁龙初执导筒的《疯狂的外星人》,因为触发过多离席键而被迫停播;筑梦导演圈的毕志飞处处艰难、被全面围攻;吴镇宇的悬疑版《想见你》,在成为不需要看懂的“好作品”……



争议、辩论,都转化成了舆论市场的关注度。连续两周,围绕着《导演请指教》而生的微博话题,从毕志飞、李诚儒,到张雪迎wink等,阅读量居高不下;腾讯视频上该节目的累计播放量达到3.3亿。“黑红出圈”,显然是节目现状。

首度将综艺视角对准导演群体,无可否认,《导演请指教》是有野心的。节目聚拢了16名涵盖演员转型、新人导演、圈二代、学院派在内的新人导演,同时联动知名制片人、专业演员、专业鉴影团和观众鉴影团,共同构筑了一个影视行业的完整闭环,旨在打造一个行业微观缩影。



从播出情况来看,各种现实性话题也在不断被触发:演员与导演互选机制下的各种考量、专业影评人和普通大众之间的辩论、学院派导演和商业化导演的各有问题,甚至是经典作品如何融入现代化思考等创作性问题,都在这里被集中性探讨。

只是纷繁热闹的导演版“吐槽大会”背后,当综艺叙事再度向舆论话题看齐时,其所呈现的影视生态又会走向哪里?

导演的门槛高吗?导演综艺的第一道“槛儿”

“导演的门槛高吗?”这个问题并非首次被聚焦,在知乎上可以溯源至2014年前后,毕志飞的《逐梦演艺圈》亦是当时代表作。第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表彰盛典中,徐峥一句“现在做导演的门槛太低了”,被网友调侃吐槽了大半个娱乐圈。

如今这一命题再度被抛出,也是新的市场语境下的再度审问。李诚儒的“低”成了触痛现实的真。甚至于吴镇宇也在发言中表示“导演是最不需要专业技能的”,虽然他的观点并不被现场导演所认同,而他的观点似乎被毕志飞执导中的表现所佐证。



另一方面,幕后创作者尤其是青年导演的创作困境,也成了节目成立的现实背景。调查显示,38%的新人导演在启动自己的处女作时,主要经济来源是自己和亲人的存款;陆川也在为节目背书时坦诚《南京!南京》在拍摄期间曾遭遇投资困境。

《导演请指教》想要呈现的究竟是怎样的群体呢?梁龙是音乐人转型首执导筒、知名主持人蔡康永“重回”导演场、毕志飞身上豆瓣2.2分的标签持久、包贝尔、韩雪等也并非市场认可的新人导演、以及一系列不被大众市场所熟悉的新鲜面孔……至少从市场标签和认知度上来看,这并不是一次期待值太高的集结。

从首播效果来看,节目算是给出了“导演门槛高吗”一次系统性的回答。任凭蔡康永舌灿莲花、“三顾茅庐”,得到的李诚儒的答复只有“看过完整的剧本再说”;任凭毕志飞诚意相邀,演员们的拒绝姿态仍然十分明显;而演员们表露出来的对文艺片、优质代表作导演的青睐,同样十分显著。



从这一维度来讲,导演显然是有门槛的。或许入局的门槛不高,但既往作品、市场评价、个人风格等,都关系着导演能否在新项目中拿下青睐的演员乃至未来的制片人投资等。迫切想要打破标签的毕志飞是一类;更典型的还有曾赠选择演员时轮空,“演员的无从参考”也是新导演的门槛。

一个显性的问题是,至少从第一期节目的呈现来看,虽然学院派相国强、演员转型包贝尔、跨界导演梁龙和标签化毕志飞所组成的样本丰富性足够,但参差不齐和争议性极大的内容,似乎又让节目回到了最初的争议里:导演的门槛在降低。

最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借用网友的话来回答:“导演的门槛是低的,但天花板也是真的很高”。而在这条路上,导演综艺究竟可以给到市场什么呢?这同样是一个有趣的命题。

从“行业图鉴”到“吐槽大会”,导演综艺里有什么?

从《演员请就位》到《导演请指教》,还是熟悉的味道:舆论浪潮裹挟着行业现状而来,给观众猝不及防的一击,只是当热闹褪去留下了什么?#导演请指教是吐槽大会吧#在开播日,成功登上微博话题榜,犀利输出仍然是这档节目给到市场的第一印象。

李诚儒的坐镇,某种程度上保障了这种“原汁原味”的延续。面对蔡康永的谦卑,他不为所动“我还想看看其他本子”;面对毕志飞选择的《小城之春》,他犀利发言,“你勇于挑战这个片子我就也理解了,你在豆瓣评分为什么2.2”,甚至还有更犀利的“不承认新小城之春是毕志飞的作品”。

他所代表的是演员体系对导演的审视和双方的拉扯,节目中堪称精彩的还有制片人、专业影评人和大众鉴影团的意见分离。专业影评人认为相国强的作品技巧娴熟、寓意深刻;制片人却青睐包贝尔故事里的情感渲染和现实意义;影评人喜欢梁龙的“实验与先锋性”,观众却表示“不清楚想要表达些什么”。



更具体的还有每一组背后的话题延展。大众和专业之争的探讨金句频出,赵文迪的“喝汤理论”引发了大众鉴影团的强烈反弹,“吃甘蔗吃别人嚼过的有什么意思” 、“电影拍成这样就失败了”。只是话题行至此处,一个该思考的问题或许是:梁龙的作品本身扛得起如此庞大的承载吗,捧杀同样值得警惕。

如果说这部分尚且以“吐槽大会”承载了一场电影话题之辩,那相国强身上则将学院派的自傲和“固执”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和剑影团看不到的深层次内里、难以理解的影片内涵,“放到网上肯定会火的”的自信,甚至是专业鉴影团中孟中教授的一味相挺,似乎都将学院派微妙的一面呈现了出来。



相国强评价包贝尔的作品时,用到了一个词汇叫“讨巧型观影”。包贝尔改编的《哪吒》,应该是这两年比较容易撬动大众情绪共鸣的一种表达,双线叙事下其中的情感承载在最后的爆发达到了新的高潮。某种程度来讲,包贝尔和相国强其实同样站在了天平的两端:大众意识和形而上表达,情感和技术。

只是问题也由此而来,或许《导演请指教》是想要以探讨去承载对电影行业的思考,但目前来看话题先行的结果淹没了制作初心,也让整个节目更加沦为一场舆论的征伐。

先行者的成长试炼,导演综艺会成为新风口吗?

《导演请指教》播出的同一时间,爱奇艺的《开拍吧电影》举办了媒体探班会,#舒淇做投资人太上头了#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这也是今年市场上导演综艺的又一重磅选手,腾讯和爱奇艺双双入局,这一题材会成为新的爆发口吗?

以综艺制作的眼光来审视《导演请指教》,又会有新的发现。首当其冲的,便是从关锦鹏的降维打击,到吴镇宇、韩雪的知名度和成熟团队加持,再到华谊千金等“二代”涌入,丰富导演多样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引发了一些这一群体是否真的需要扶持的质疑。



其次,综艺时长的拉长和上下分篇,已然不是新鲜设定,不过首期节目三小时的时长里仅仅呈现了四位导演的作品,拍摄时的重重困难、播映后的多重争议,都超过内容本身占据了大量篇幅,仍然值得关注。

这是综艺呈现的正常逻辑,但当所有的拍摄过程都是困难的积聚和克服,以及不是所有的矛盾积累都会化解成品质加持时,过多的呈现实则并无太多意义,反而陷入到一种刻意的氛围渲染中。当然另一种考量则是:导演本身就是幕后之王,这种聚焦更能体现导演这个工种的特质,如何平衡也就成了新的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各个视角的评价代表着电影产业链上的不同群体,但每一次点评都变成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依托犀利的输出来达成出圈,同样存在着“必要与否”的问题。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相比演员演技pk的高低立现,导演作品本身就需要更多维和深刻的解读,只是目前传递的更多是站队、护短、蜂拥而上的批评。

回归市场,竞技赛制下不难猜测《导演请指教》,应该也基本遵循综艺叙事里的“先抑后扬”和“人物成长”。而这种成长分为两方面,一面是导演个人的作品品质成长,一面是整体内容质量的成长,后者的成长应该与话题性导演在前积聚热度、新人导演在后的人物排播有关。



作为导演综艺,《导演请指教》其实双重遵循着内容为王的市场逻辑,不仅是综艺叙事要好看,导演们交出的作品同样要具有吸引力,只有双重达标才能长久的留住关注,而话题凝聚的热度,终究难以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