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封图来自:《三袋米》


清华树洞里那篇匿名自述帖,刷屏两天了。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考上清华,靠着助学金、奖学金、企业资助奖学金生活,每个月花400块,后来又靠着做兼职、实习,攒够了研究生的学费。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同学从经济状况稍有起色、但还远称不上宽裕的研一开始,每个学期省出3200块,资助老家希望小学的四个孩子读书。他在帖子里提到很多帮助过他的老师、同学、资助人,说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帖子全文有点长,但还是推荐大家有空看一看,附在文末了。


刷屏之后,有人从中看出了细节差错,追问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是否沽名钓誉。随后树洞里疑似作者本人再次发帖回应,说他模糊了时间地点,但事实都是真的,希望大家不要再调查他的身份。


尽管有些争议,但评论区里更多的,还是感佩与刻奇交织。一个生活和学习条件远不如自己的穷学生,考上了最好的学校,还愿意去照亮别人,而明明更有能力的我什么也没做。



这个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被网友们解读、投射出了很多种情绪,很多种处境。但最触动我的是这样一条评论:“优秀又有规划,贫困但不自哀。”



我总觉得,要做到“贫困但不自哀”,比在困境中坚持努力更难。没有穷过的人或许很难意识到,一个穷人,尤其是穷学生,要做到不自哀、不自耻,对贫穷坦坦荡荡,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大学生年度消费7609亿”和“每个月生活费400元”


看了很多网友对这件事的讨论,大部分人的反应先是惊讶,然后才是惭愧。惊讶的是,怎么还有这样的学生?怎么还有这样的大学生活?它跟微博、抖音、小红书,跟所有社交网络上呈现的大学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面目。


就在动笔之前,我才刚刷到一条说学校被快递包围的微博,评论里一片欢声笑语:“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操作哈哈哈。”



买不完的东西收不完的快递,今天加价抢玲娜贝儿玩偶,明天找到学校最好看的角落,拍一段抖音热门的视频;北上深杭CBD最流行的潮牌,很快会像校服一样出现在各地校园里。


#大学生谈恋爱有多甜#、#大一怎么才能脱单#、#毕业旅行目的地ToP10#,隔几天就会被喜气洋洋地顶上热搜。最大的烦恼不外乎跟室友关系不好、期末考试快来了,或者冬天起不来床上早课。


是真正象牙塔里的模样,花团锦簇,享受青春。偶尔搞搞乌龙、闹闹笑话,在大人眼里也是可爱的样子。



这就是大学生活的标准模板,也是很多人对大学生活的全部理解,全部想象。


想起今年9月份时上游新闻发布的一份数据统计,中国在校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超过7609亿元。不算娱乐、服饰、化妆品,75%的大学生每个月光是吃喝日用的基础花销,已在500元以上。



而清华树洞里记录的生活,是一个月全部花销不超过400元,十块钱就够一天的伙食费。早上四毛钱的豆浆、两毛五的包子或是油条;午饭有肉,三块五买份土豆排骨,带着肉汁可以拌饭;晚饭还有1个素菜,让师傅打点汤就米饭。吃的最多的是米饭,扛饿。



这样还能每月省下来100块钱,用于洗澡、理发、充话费、买日用品。


如此生活两年,大三开始做家教,生活费也增加了,吃饭可以点两个菜了,但还是注意节省,陆陆续续给自己添置了电脑、衣物,有余力参加班级自费的活动。


仿佛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被强行汇流到学校这个小圈子里。


处在一个高度封闭的环境中,所有人必须产生连接,产生高频率的社交关系。而贫困的身份会让这一切变得尴尬,本能地向往身边人那样丰富而自由的大学生活模板,但经济状况却让人不得不对那些诱人的东西敬而远之。



就像树洞帖里提到的一个细节,他有一个至今耿耿于怀的遗憾,没有参加大一的班级活动,纪念册里大家第一次同游的合影里没有他。他很想去,可是人均150的花费,他出不起。于是他撒谎了,跟同学说自己那天有事。这成为他本科四年最大的遗憾。


《送东阳马生序》里宋濂说:“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是一位名师大儒的坚定心志,不在乎物质不如人,因为读书求学本身就已经让他满足。


可现实里那些贫穷的学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强健的意志。



几个月前还火过另一个贫困生的故事,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他在其中写的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周围的世界越丰富多彩,身边的人越从容快乐,就会恐惧于袒露自己的贫穷。因为贫穷就意味着被隔离。


即使是最理想最友善的情况,没有人瞧不起你,也很难逃过这样的场景:


同学聚会或是活动,会自动不叫你,因为知道你穷。打球买水明明你最方便,都已经开口喊出你的姓了,突然一噎,硬生生换成另一个人的名字。明明是很正常很热闹地在聊手机、电脑、哪一家又出了新品,抬头一见你在,会不自觉地收声,甚至流露出一点歉意。


所有的行为都没有恶意,甚至是出于一种友善的保护。可对于贫困的人来说,都有可能成为一种提醒,一种“你跟我们不一样”的证明。


一个曾经因为申请贫困补助,而被全班同学“小心呵护”的朋友小智告诉我,他一直认为那大概就是残疾的感觉:“你缺了一块。他们那样的人才是正常人。”藏匿贫穷会成为本能的反应。



最难跨越的不是贫困,而是贫困羞耻


问了好几个还在读大学的小朋友,都想不起来自己身边有“穷的同学”。大家都过得差不多,没有谁像新闻里那样,特别辛苦、特别需要帮助的样子。充其量想半天能想起来某个人:“好像有一个,穿着打扮比较旧,可能条件不好吧,但我们不太熟。”


大学里的贫困生往往是隐形的,我的朋友小智就是其中之一。


他小学、中学的时候很有“存在感”,因为要填很多很多的表,要上台演讲,要在申请书里“仔细说说你爸的腿和你妈的病”。有时候有好几个人申请,讲完了要让同学投票,“选出最穷的那几个。”



那时候他最怕填表,“家庭年收入”和“父母职业”这两栏最重要的信息,总是无从下笔。


年收入是多少,别说小智,连他的父母都不清楚,一个伤了腿的农村男人和一个有时种菜、有时去县城饭馆帮工的女人,靠天吃饭。后来老师给划了一个收入最低档,让小智照着填。至于父母职业,老师说,“你就写‘农民’。”农民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身份。


考上大学后小智最高兴的事,就是不用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填那么多表。助学贷款、助学金,都可以自己去找老师办。


不过这也要看学校。上网搜索贫困生申请补助的情况,有很多网友提到,上大学后仍然是“当众”的。




小智上大学的生活费,其实不比清华树洞里那位同学高多少。他成绩不错,本来有几次申请更多资助的机会,但只要需要公开演讲、感谢,任何当着同学的面要钱的流程,他都不想去。


他也不敢参加聚会、聚餐,一切要花钱的班级活动,但好像只要没站出去,没有到公开申请那一步,这一切都可以隐藏。


袒露贫穷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但袒露贫穷的痛苦,他觉得比少吃肉、少聚会要大多了。



贫困是一种隐私吗?这个话题源于此前张桂梅校长的一次采访。主持人在她面前说:“这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张桂梅校长纠正道:“我们就没提‘贫困’两个字,贫困对于她们来说也是一种隐私。”



这段采访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觉得不是,穷没什么好羞耻的,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应该大大方方求助;还有很多人觉得是——基本都是跟小智一样,有过上台演讲贫困经历的人。也许只有切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贫困最大的敌人不是贫困本身,而是这种贫困羞耻。



有个干媒体的前辈总是说,看富豪、贵族的新闻多了,就觉得道德都是专门给穷人打造的枷锁。羞耻也是。大学里的贫困生就是一种证明:真正有难处的人耻于申请,远离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倒是那种用着最新款手机、穿着名牌球鞋的“贫困生”,好像每个人都能想起来几个。



或许是因为不穷,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字被贴在补助公告栏里,被身边的人反复打量;因为家里人健康、生活优渥,所以也不在乎在申请书里文采斐然,写出许多见者落泪的惨状。



最讽刺的是,穷学生本来是最没道理对穷感到羞耻的人。他们还没来得及工作挣钱,家庭的贫穷跟他们是不是努力、是不是勤奋都没关系。可他们就是最扛不过这一关的人。处在自尊和欲望都疯狂生长的少年时期,一只脚踏进了花花世界,另一只脚还被捆在补助申请书里。


只有走出来的人,才能对贫穷坦然


说实话,我没见过大大方方的穷学生。学校这个环境太特殊了,在这里人人都有个体面的样子。它不像工地、大街、地铁,到处都是痛苦麻木的人。


我脑海里能想到最没有贫困羞耻的穷学生,就是《生活家》里文淇演的邱冬娜。简直穷得理直气壮,到处做兼职,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蹭试吃的食物,从来没有羞于谈论自己没钱的事实。我对这个角色的感受很分裂:一边觉得国产剧终于拍了个不蠢不坏的穷人,一边又忍不住呸,这太假了。


《生活家》中的邱冬娜
《生活家》中的邱冬娜


一个贫穷的学生要面临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像邱冬娜一样只是交不起房租、吃不前饭。缺钱只不过是所有贫困带来的羞耻中最表面的那一层,它影响的远不只是生活水平本身。


小智曾经有过出国留学的机会。父亲当时的雇主听说他有一个“考上了985”的儿子,说是可以赞助他出国读研究生。半诚恳半闲聊地说的,但小智的父亲很当一回事,因为小智那个专业,的确有很多同学都会出国留学。


小智拒绝了,一方面是觉得人家也就是随口说说;另一方面是他不敢再接受更多的资助。不希望父亲的雇主在“老板”的身份之外,还要变成“恩人”。“感觉再也还不完了,还不如早点工作。”接受资助是有代价的,有人可以承受,有人不能。



有一位网友在这个话题下回忆,自己初中的时候省下好几天的早饭晚饭,买了一只鸡腿解馋,结果被同学说“好有钱呀你”。后来大了申请助学金,听说别人都是“一家病弱”,就会犹豫自己这种情况是不是不该申请。


拿了别人的补助之后,做什么都会小心翼翼,哪怕是自己打工挣的工资也害怕买新衣服,怕被别人说“拿助学金去大手大脚”。它就像是一只近在眼前的蝴蝶,缺乏胆气、决断,不敢自私、不敢尝试,都是它会在远处卷起来的飓风。你不知道它们会在人生的哪里突然刮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消失。



清华树洞那篇帖子,开头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一些领国家助学金的同学大手大脚,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好像并不困难,我更看到了许多拿了学校的奖励,可是连感谢信都不愿意写,觉得很麻烦的同学。”


这位同学无疑是个坦荡的人,行于深山巨谷,穷冬烈风之中,却不因贫困而自哀,会在肉汤拌饭的生活里找到快乐,也不因接受救助而感到羞耻,每次都会手写感谢信。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会对大一没能参加的第一次聚会、新生舞会耿耿于怀。


后来毕业,他攒够了2000块钱,以班长的身份请大家吃了一顿散伙饭。很多同学其实早就知道他家里条件不好,但一直没说,彼此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顿饭吃完,好多人还要给他钱,但他没要。固然是出于对同学四年帮助的感谢,但我觉得这一段,也许也是对自己的补偿。


AA制的散伙饭合情合理,换成其他人多半没有坚持要自己请的道理。可对于一个缺席了太多同学生活的贫困生而言,出这一笔钱意义非凡。就像是一种证明,证明自己已经走出来了,已经从一个等待救助的人,变成了一个可以付出、可以救助别人的人。


到了研究生阶段,他仍然是系里“困难的那一批”,但他没有再去申请资助,因为“我发现我可以养活自己,我可以自力更生了,那些钱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他已经走出了贫困,只有走出来的人,才能对它如此坦荡,就当成一份可以聊、可以回望的过去而已。而他展现出来的远高于普通人的道德感、责任感,虽然很不想这么说,但那确实是贫穷留给人的财富:迫切地渴望成为一个大写的、有力量的人。


附自述帖全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