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人群差点把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柜台挤翻
凡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在短缺经济时代,人们不仅吃不饱,而且买什么都要票,布票、粮票、豆腐票、肉票、鱼票、油票,甚至缝纫机票、自行车票、手表票……,没有票,你什么都买不到,甚至寸步难行。
1978年,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些票证开始陆续失去作用,但是短缺的市场供应,还是在遏制老百姓的购物需求。席卷全国的抢购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八十年代初期人们抢购布料,很多老百姓担心价格放开了,明天会买不到布了,所以就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要买布,甚至儿子孙子将来结婚用的布面、被面,这个布都要把它积攒起来。当时我妈妈托门路一下子抢购来两丈多商店剩下的粗粝的白布头,买回家后怎么用,令人犯难。我妈妈手巧,给我做了一件白衬衫,可是穿在身上,非常扎人,像穿一件麻袋片一样,而颜色,不是纯白,而是白中泛黄,和披麻戴孝用的丧服差不多,别人以为我家出了什么事。我回家后,沮丧地对妈妈说:“我不穿这件衬衫了,太难看了。”妈妈什么话也没说,她让我脱下衬衫,洗干净,托在蓝靛厂上班的邻居从厂里走后门买来了一小包染料,她用一只铁盆放在火炉子上加水煮沸染料,然后把衣服放在铁盆里面反复煮,捞出来后,晾一晾,再接着煮,反复三五次,然后用清水洗,把衣服晾干、再熨烫平整,折腾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我起床后,发现妈妈把一件折叠整齐的银灰色衬衫放在我的床头,我非常欣喜,穿上后,照镜子,发现很好看,而且那些粗粝的线头和疙瘩也被妈妈剪掉、熨烫平了,穿在身上不再感觉扎得慌。穿上这件银灰色衬衫出去,没有人再讥笑我,以为我买了一件新衣服,笔挺,颜色也与当时流行的潮流差不多。我从心里感谢妈妈为我做的一切。而其余的布料,妈妈拼接起来当被里子用,剩下的碎布头,妈妈纳鞋底用,一点也没有浪费。
抢购的第二阶段,是80年代后期,国家启用价格双轨制,也就是从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体系并存,渐次过渡到市场价格为主。但在80年代后期,价格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一种价格高,一种价格低。有门路的人低买高卖牟取暴利,导致了投机和腐败。1988年,中央决定加快改革步伐,进行“价格闯关”,要在价格改革上“迈大步”、“啃硬骨头”。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老百姓的恐慌,导致的一种预期,就是价格要大幅度上涨。老百姓兜里那点钱,恐怕要像“金圆券”一样不值钱了,东西要贵了。这种价格要上涨的预期一形成,真是很可怕的。所有的人都会想着,赶紧把钱拿出来去多买一些东西。以实物来保值。
深层原因是,当时,很多商品供应不足,而消费需求在上升,因此存在价格上涨的必然性。据统计,1988年一二季度物价指数是8.8%。价格放开后,肉禽蛋和烟酒都开始大幅度涨价。到8月份,物价指数已经蹿升到了38.8%,远远高于居民收入涨幅。老百姓确实慌了,真是见什么,买什么,不管有用没用,不管质量好坏,只要上了商店的货架,就花钱买回家去。
那年我带着摄制组准备制作四集《物价大震荡》的电视片,第一站就来到了王府井百货大楼。在卖布的柜台架好了摄像机,开始时人们还有秩序地排队购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过了一会儿,就出现了拥挤的场面,我当时站在柜台内拍摄,很快,柜台就被挤得倾斜了45角。挤得我踉跄后退了几步。要不是商店经理带好几个强壮的售货员前来增援,柜台就要被挤翻了。人们疯狂抢购的画面,还是挺震撼的。遗憾的是,因为被挤得踉跄抖动,那个长镜头在我编辑《物价大震荡》第一集“购物热引发的思考‘’时忍痛删掉了,怕同行说我拍得“掉水准”。今天想起来,那个踉跄抖动的镜头才更有震撼力,才更真实。
物价大震荡,不仅影响了城里人,也波及到了农村乡镇。山西有一个乡村老太太和家里人一下子抢购了1000袋白面,堆放子家里炕上、地下,没有考虑到这么多的面,全家人几年都吃不掉,简陋的保存条件,会发霉变质的。一个河北蠡县农村小伙子见供销社货架上仅剩下一台残损的收音机,售货员劝他别买了,外观都残损,但是还是被他抢购到家里去了。这些典型故事和镜头,都被我编辑进了片子里。
抢购生活用品,抢购生活必需品,心态之急迫,呈现了社会的众生相。抓拍,是记者的基本功,为了拍摄到各类人抢购的镜头,我在商场旁、大街上扛着摄像机“挑、等、抢”拍,于是一个小伙子头顶大沙发的画面被我抢拍下来,男女老幼肩扛手提各种物品的镜头,被我记录下来。物价大震荡,也波及了特权阶层的家庭,他们也出来参与抢购了,有些人还动用了公车,也被我拍摄到了。忽然一个穿白衬衣毛料裤子身材魁伟的青年男子跳到我的镜头前,指着鼻子大骂:“你他妈的,老子和你们电视台长很熟,看你敢把它播出来!”尽管他长得眉清目秀算得上美男子,但是其气势汹汹、粗鲁蛮横,让我很不爽。我编好了节目,特意给时任央视台长的黄慧群女士看,她笑了笑说,“不认识,播吧!”于是,隐掉骂人的话,这一段其余的都播了出来。
《物价大震荡》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准确说是震动,真实地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引起人们的共鸣,片中及时释疑解惑,也起到了疏导民众情绪的作用。当时的新闻记录,在今天就是珍贵的历史。插曲是,那个特权阶层的人果然找到了电视台,交涉结果,在重播时删掉了那一段。这是后话,但从中可以看出,物价大震荡,冲击了社会各阶层的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段历史,就是见证。
主持人肖晓琳因《物价大震荡》而家喻户晓
四集《物价大震荡》是央视深度报道栏目《观察·思考》的创刊力作,新栏目,一定要有一位有思想的主持人,我们一致认为,这个有深度有思想的电视评论性节目,其主持人在内容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不需要仅仅作为“最后一棒”——只念编辑写好的稿子的“花瓶”。在社科院新闻研究生班学习的湖南妹子肖晓琳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一袭白裙的她飘然而至,她没有小女生的羞涩腼腆,磊磊大方,对不公平的时事和社会弊端有强烈的批判态度,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她立志要做中国的女“克朗凯特”(注:克朗凯特是美国CBS著名的新闻主播和60分钟栏目著名主持人)。试镜后,她稳重端庄和温柔中带刚的形象,一下子被大家认可。而说“人话”而不是“播音腔”或“高八度”(文革时期的播音员播音方式),则是她的主持优势,娓娓道来,符合她知性美女的身份,甜美但不娇美,典雅但不端架子,绵里藏针,不咄咄逼人。
《物价大震荡》,针对当时的抢购风潮,从政治经济和百姓视角,用有冲击力的电视镜头呈现,并结尾处由主持人在演播室内冷静分析评论。在电视评论节目还是全国电视界短板的那个年代,这一档别具一格的电视评论节目一出现,就赢得观众好评。肖晓琳立刻成为新星,受到观众的喜爱,当时观众来信雪片般飞来,其中有不少一部分是青年男性观众向她表白的求爱信。栏目因肖晓琳这个出色的主持人而家喻户晓,肖晓琳也因这个有影响力的栏目而脱颖而出,成为著名主持人。她清新靓丽、娓娓道来的主持风格,培养了无数忠实观众和“肖粉”。该栏目是全国第一个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名列前茅,作为主持人的肖晓琳以其温柔和冷俏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从那时,栏目外的人叫她“铁面美人”,其封号不胫而走。
肖晓琳的眼睛会说话,一双弯月眉下,如深潭般的两只大眼睛,总是带着笑意,带着真诚,带着热情,带着善良。她深知要做好主持人,就必须需会同记者、编辑等深度参与到节目内容生产中,甚至会作为编辑主任、制片人等掌握内容决策权。主持人深度参与内容生产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内容,有利于塑造主持人的传播个性,提升传播效果。她以女人的细心提出不少关心女性的节目选题,提出不少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选题,播出后使节目更贴近百姓,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她人缘好,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大家喜欢叫她“肖晓”,苗条瘦小,但是她才是栏目的核心和最大品牌和财富。
肖晓琳因长期担任深度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人称其为普法大使,追求卓越和完美,是她一生的梦想。她先后主持过《观察·思考》、《焦点访谈》、《半边天》、《社会经纬》栏目,后担任《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制片人。也许从那时积劳成疾,仗着年轻,却没有认真善待自己的身体。在2017年7月初的一天,她去世了,定格在61岁。
抢购君子兰,让多少人血本无归
抢购,是为了保值,但是,抢购非生活用品,则为了升值,换句话说,是为了发财。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还爆发了“抢购君子兰热”。一时间,君子兰的价格,从一盆几元钱,飙升到几百元,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十几万元!被人们称为“疯狂的君子兰”!
君子兰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后传入欧洲和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将此花赠送给溥仪,作为珍贵花卉种植在伪皇宫花苑中。民间少有栽培。上世纪40年代中期,君子兰从长春等地逐渐向全国普及。我奉命到长春采访,听到了无数传说。当时一位50多岁的养兰人李健告诉我:"红旗街是早期的君子兰马路市场,端一盆君子兰,不用走完整条街,买家给出的价格就能涨三次。"
时任长春凤冠联营花卉发展公司的总经理郭凤仪告诉我:“年初,一位港商来公司参观,看中了一盆名叫凤冠的君子兰,提出用一辆豪华皇冠轿车交换,我当时寻思,这盆君子兰居然这么值钱,也许还能碰到肯出更大价钱的买家,先不急出手,等等再说。我就拒绝了港商的要求。”他补充说:"改革开放后,君子兰交易在长春日益活跃。1979年,我卖了瑞士表,用180元买棵二年生的花苗,这价钱轰动了长春养兰界。而凤冠是我多年精心培育的结果,况且没了它,公司还怎么拿凤冠命名?那辆皇冠车在当时约值9万元。可皇冠每天可以生产,我用钱能买到,没有这盆凤冠君子兰,就没有了公司立足之本! "郭凤仪还谈出了心里的那一点顾虑,“当时省级的领导干部才坐上海产的车,我们小公司经理要是坐了皇冠,就太出风头。树大招风。别忘了,老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我寻思还是别出头的好。”吉林君子兰协会秘书长牛俊奇告诉我,“上一年初,长春市郊王姓养花大户将一盆君子兰卖给了哈尔滨客户,价格是14万元,创造了君子兰交易之最。”我当时就查了资料,按当时伦敦金融市场牌价,14万元可买40多两黄金。懂黄金的一位会计给我算过一笔账,一株君子兰顶多不过十来片叶子,1两黄金可塑成17.5平方米的金片,按此可制成几十盆"纯金的君子兰花"。君子兰"绿色金条"的称号也因此得名。
这些神话,助推“水涨船高”,越传越邪乎,大街小巷"人人养兰,人人说兰",甚至引起了持枪、开车抢花窖的恶性治安案件。除长春外,“疯狂的君子兰”也传导到全国各地,就在北京的花市,一盆君子兰也卖到10万元以上,我的一个表叔,养了四盆君子兰,卖了三盆,赚了三十万,给儿子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还在北二环买了一套三居室,那是北京第一批商品房,一套三居室售价不到十万元,还不如一辆桑塔纳值钱。一盆好兰能买一套房,不再是神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我采访过北京什锦坊街一位养兰的回民老先生,他养了十几盆兰花,开始时,3千元一盆卖了8盆,后来听说还能涨价,就捂住不卖了,没想到剩下的都被孙子偷着给卖了,每盆7万元。后来听说价格涨到了十几万,他狠狠地给了孙子几巴掌,骂他:“败家子!”于是乎,全国各地大街小巷,买君子兰成风!市场里,粤语、闽南语、湖南话、上海话讨价还价,有的公司也加入抢购,或囤积居奇,以期大赚一笔!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疯狂的郁金香”的故事,又称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人们疯狂地炒作郁金香,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没想到,这种泡沫,“借尸还魂”在中国大地上重演了!借君子兰这种植物,竟在商品意识萌动的年代,无比诡异地开出经济泡沫"恶之花"。
那一年《人民日报》,发布了评论,文中将"君子兰交易"称为"虚业",并提出"四化建设要我们多干实事"。央视也接连播出我和同事采制的“疯狂的君子兰现象分析”,再加上资金的“洼地效应”,催生不少公司、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君子兰的生产中,使市场供求关系开始转变,从此“疯狂的君子兰”降温了,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泡沫破灭的那一刻,声落花落,最后接花者就是最倒霉的人。不再有人接盘,君子兰的市场价格回归了理性,许多人想借君子兰发大财的人,梦魇般泡沫破裂,血本无归。我制作的电视节目,记录了这个历史事件,如今也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无独有偶,疯狂的郁金香效应,很快也传导到股市上去,股票尽管那时还是新鲜事,但是很快就迎来了中国股市的第一个大牛市,股指被高估,泡沫来得如此之早,如此之迅猛,诞生出“杨百万”、“李百万”等多个一夜暴富神话。一方面这无疑是贫困已久的普通民众对财富渴望的一次妖魔式释放,另一方面,全民爆炒股票,炒不到股票的就“骂娘”,社会似乎都不稳定了,“红眼病”成为人们对贫富差距大愤懑的代名词。高估的股指应该回归理性,泡沫经济需要降温。
《人民日报》又连发三篇社论,让中国股市降温。政府干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尽管关不上了,但是理性的大盘调整,势在必然。泡沫破灭后,在这场漩涡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手中的摄像机,忠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很快,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暂停物价改革方案。这一波抢购风才平息下来。后来的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带来了供给能力的提升和物质的极大丰富。1992年之后,中国政府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不仅是粮食,交由市场定价的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生活资料。一度遇挫的“价格闯关”,在改革深化的背景下,波澜不惊地取得了成功。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未来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