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像这种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的新闻,如果没有太多爆点是很难引起热议的,尤其对境外人士而言。
但美国政坛中少有的华裔面孔,帮助新晋市长Michelle Wu在过去的几天中,成为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流量担当。
一时间,这位美国公民被塑造成了在家只说中文、会背三字经、高中毕业后才第一次吃西餐、对母亲孝顺到放弃事业的老派传统华裔。
可能Wu自己都想不到,她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怎么就成了外国人口中的「华人之光」。
这位英文名为Michelle Wu,中文名叫吴弭的女士,虽然只有36岁,但在当选市长前就已经担任过市议会主席,资历上不虚任何初选候选人。
事实上,吴女士为了竞选市长,早已准备多年,为此不惜加入激进派民主党阵营,并于2020年9月宣布挑战时任市长的Walsh,成为第一位开启本次竞选的候选人。
当时的Walsh风头正盛,根本不曾把她放在眼里。
但哪曾想,今年年初拜登提名Walsh担任劳工部长,随后他便在3月份卸任市长奔赴华府。只能说,吴女士预判对了拜登的操作,为自己在这次选举中赢得了最长的游说时间和曝光次数。
此为天时。
我们再来看看这次竞选的初选名单。放在其他城市可能不算大新闻,但在号称「老白男俱乐部」的波士顿,此次市长竞选的初选前五强竟无一人是白人,除了有吴女士一位华裔,还剩三位非裔和一位阿拉伯裔。
为什么白人会缺席下一轮的权力中心?
答案很简单:在波士顿目前的族裔结构里,白人比例已经跌破50%。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市议会厅告别老白男时代,进入女性和少数族裔主导的新时期。
事实上,结合初选名单和波士顿族裔基本盘来看,这次的选举结果并无太大悬念。
考虑到三位非裔候选人会不可避免的分流全城非裔选票,造成事实上的票数落后,所以真正的较量只会围绕在吴女士和Annissa Essaibi George间展开。
尽管Annissa Essaibi George是土生土长的波士顿人,也在竞选中大打亲情牌,但她相对保守的政治立场只能收获老年人和传统白人选民的青睐。
而吴女士虽然在高中毕业后才踏上波士顿的土地,但她主张的免费公共交通、减少警务预算、削减警局权力、管控房租等措施深受少数族裔、年轻人和高学历人群的支持。
我们都知道,波士顿是美国有名的大学城,集中了各个族裔的大量优秀青年。当选民越来越年轻,受教育程度也冠绝北美,那他们的政治立场自然无须赘述,而选票的去向也就变得毫无悬念了。
此为地利。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吴女士背后的应援团队。
他们中有马萨诸塞州首位非洲裔州长、现人气众议员等社会名流,还有美国政界的重量级人物——伊丽莎白·沃伦。
沃伦与吴弭的关系可并非友情站台那样塑料,她曾是吴弭大学期间的授课教师,也是吴弭参政后的精神导师。她甚至在竞选阶段直截了当的给出了「吴弭是家人」的回答。
集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吴弭,就这样被历史洪流推到了台前。尽管在此之前,她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基层政客。
吴弭的当选,让一些国人产生了华裔变强,地位提高的错觉。但很遗憾,美国华裔的社会、政治地位,不会因此而改变。
截止2020年,亚裔虽贵为美国第三大少数族群,但人口仅有2400万,只占美国总人口的6%。而广义上的华裔美国人更少,只有550万人左右。
这两个数据能够告诉我们,亚裔尤其是华裔,还远远谈不上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代表的核心价值观也难以撼动美国的主流精神。
如此一来,亚裔,尤其是华裔参政,就很难将族群或同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理由很简单,亚裔人口太少,投票率又低,内部想法还严重分裂,别说左右选举结果,大概连水花都掀不起来。
也就说,亚裔或华裔政客想要捅破天花板,势必得迎合本土最大的两个族群,才有可能脱颖而出。虽然迎合的方式可高可低,可左可右,但结果都一样,就是背刺自己的族群和同胞。
此前竞选总统的杨安泽就曾在新冠肆虐之初因为自己的肤色而感到羞耻。他甚至号召亚裔向二战时被关进集中营的日裔美国人学习。
而臭名昭著的「加州亚裔细分法案」,其六个发起人中除了有一个是非洲裔,其他五个均为亚裔,其中三人为华裔。
此外,从最近几年的趋势来看,美国各地的政治新星都有更加极端的倾向。
对亚裔或华裔来说,选择民主党极左路线,可能是参政之路上最省力的路径。毕竟,老百姓都喜欢大饼,不管这饼能不能落地。
其次,在白人、非洲裔、拉丁裔互相警惕的当下,选一个人畜无害的亚裔上去,就算做不出什么成绩,至少也可以消解各方的分歧,起到一点缓冲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缺乏政治基本盘的亚裔或华裔政客,宁愿动自己人的蛋糕,也不敢招惹其他族裔半分。
很显然,吴弭就是那个走对了捷径的华裔政客。从她主打的那些竞选主张我们就能发现里面一股子民主党激进派的味儿:看起来很美好很乌托邦,但落地难度堪比可控核聚变实用化。
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她真的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进一步削减警局权力,减少警务预算,那我们就得替波士顿的治安和当地亚裔的安危捏把汗了。
众所周知,亚裔和华裔大多安分守法,且持枪率远低于黑白两大族裔。一旦波士顿像芝加哥一样哥谭化,首先被冲的肯定是吴市长的同胞。
最后还是恭喜吴女士当选波士顿市长,希望她能在不影响亚裔利益的前提下,满足所有族裔的民生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吴女士的成功只是其个人和团队的成功,谈不上华裔的成功,也谈不上亚裔的成功,更谈不上让我们这些境外人士也跟着一起兴奋。
她虽然是亚裔,但她首先是个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