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个叫Tsai chin的上海姑娘主演了一部叫《苏丝黄的世界》的舞台剧,火遍了大不列颠。
在彼时的西方,“男有Bruce Lee(李小龙),女有Tsai chin”。
不久,伦敦West End 剧院的灯箱广告牌上,挂着她在剧中的角色名:SuSie Wong。
在那个年代,一个华人女性能拥有这样的待遇,简直是件闻所未闻的事情。
Tsai chin,什么来头?
Tsai chin获得伦敦年度女性
这位西方观众认识的第一位“东方公主”,是第一位华裔007邦女郎。
她出身于民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上海周氏豪门。
她就是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多年后,这个上海姑娘成为了《艺妓回忆录》中的妈妈桑,还出演过李少红导演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的贾母。
家门的荣光-出身民国上海滩第一豪门
1936年,周采芹生于天津,父亲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大师周信芳,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
而母亲则是上海滩赫赫有名裘天宝银楼的三小姐裘丽琳,家里卖珠宝和茶叶。
周采芹的父母
裘小姐是那个年代货真价实的白富美,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追她的富家公子哥从百乐门排到建国门。
周采芹父母的故事,俗套又具有传奇色彩:
贵族大小姐放弃了上流豪门的生活,和京剧大师私奔生了几个孩子,不仅担起整个家,还利用超凡的经商头脑帮助丈夫飞黄腾达。
裘家同时拥有钱庄和茶庄两大产业
周采芹回忆母亲时说到,“她太勇敢了。她教会了我关于做女人的一切。”
采芹一共有四个兄弟姐妹,除了大哥外,其余都被母亲送到了国外。
母亲的决定十分明智,正因如此,周氏家族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名门望族”。
第一排左起:周采芹 周采蕴 周彩藻 周采茨 第二排左起:周少麟和妻子 周天娜 周英华
二姐周采蕴,旧金山著名的美女商人,作家。
大哥周少麟,京剧麒派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弟周英华,顶级画家,有“华裔厨神”之称,拥有知名国际连锁餐厅Mr.chow,约翰·列侬,Lady gaga都是这家店的常客。
周英华与前妻周天娜
前弟媳周天娜:日本昭和年代顶级名模,时尚icon。
小妹周采茨,香港丽的电视台金牌公关,80年代大名鼎鼎的“丽的茨姑”,一手捧红了张国荣与张学友。
反正,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能拍记录片的角色。
初露锋芒 -红透大不列颠的上海姑娘
1950年,14岁的周采芹拿着妈妈送她的欧米茄金色手表、爸爸送的一本《文天祥》,只身踏上前往香港的轮船,开始了一生的漂泊之路。
她继承着父亲身上戏剧的基因,同时受母亲影响拥有好教养和时尚感。
出国后,采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成为考上英国皇家电影学院第一位华人。
在那个亚洲人没有一丁点话语权的年代,她受尽欺辱和冷眼。
特别是演员这个行业,他们根本不需要一张东方脸孔。
正巧这时,中国台湾省剧团来英国演出,需要一个既会中英文,又会点京剧的人来主持。
用采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个伦敦,除了我还有谁?
结果,晚会结束以后,没有人谈论京剧,报纸上铺天盖地谈论的,都是这个来自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在演艺界混了个熟脸以后,周采芹开始展露锋芒。
1959年,周采芹凭借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风靡全英。
话剧连演了三年,周采芹的照片也在威尔士剧院的灯箱广告牌上挂了三年。
那几年,她到底有多红?
伦敦动物园的一只豹子以她的名字命名;
英国的女性纷纷效仿她的装扮:
一时之间,伦敦街头全是穿旗袍,留黑头发,化粗压压上挑黑眼线的女人;
她是伦敦的时尚icon,被授予伦敦年度最佳着装奖。
与此同时,她还周旋于各式名流派对,成为了60年代伦敦的顶流社交名媛。
无数女星梦寐以求的邦女郎角色,她轻而易举就拿到了,搭档最性感的邦德。
1967年,周才芹搭档肖恩·康纳利出演007雷霆谷
在当时的欧美,周采芹就是神秘性感的东方女神。
男人-我曾经都是把他们当早餐吃的
虽然周采芹早早就和在香港认识的初恋男友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孩子。
但丈夫是个传统的中国男人,他希望妻子能够放弃事业在家相夫教子。
周采芹与第一任丈夫
生性桀骜自我的采芹,怎会同意这样“丧失自我”的不平等条约,结果可想而知。
在她的第二次婚姻也以失败告终后,26岁的采芹决定一个人生活,再也不结婚了。
周采芹挚友在纪录片《上海的女儿》中对她的评价
因为她发现,跟男人在一起,男人最后总是要赢,这让她大为光火。
一次在片场,制片人咸猪手伸到了她后背,采芹立刻回敬了一个耳光,瞪大双眼吼道:fxxk off!
贩卖温柔、迎合男人是她绝对学不来的东西。
毕竟,自由而独立的人永远不可能被驯服。
她对陈冲说过一句经典名言:
“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单调无聊的话题,什么样的男人我都有过了,曾经我把他们当早餐吃的。"
从一无所有到绝处逢生,这辈子注定不能靠男人
不靠男人,采芹的事业依然红火。
她被经营甲壳虫的宝丽金唱片公司相中,灌录了歌曲《第二春》(The Ding Dong song)。
一时之间,欧洲,亚洲、非洲,到处都是采芹的歌声。
但70年代初期,英国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她多年打拼的积蓄顷刻间一无所有,名下的三层大洋房,也被银行收走了。
更糟糕的是,此时她又收到了母亲的死讯——
昔日的上海滩千金被毒打到五脏破裂后,让人随意丢在华山医院的过道上三天都无人医治,悲惨死去。
1960年妈妈获特批飞到伦敦来见她,那是母女最后一次见面
重重打击之下,周采芹把自己关在了房子里,还吞下了安眠药。
最后她被朋友们救起送到了精神病院,整整待了17天。
丧母加破产,那是周采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刻。
在那以后,采芹来到了洛杉矶,到弟弟周英华的餐馆里当起服务员。
端茶倒水的活她不介意,唯一不爽的是弟弟对她的颐指气使,她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弟弟汇报。
一气之下,她摘下围裙,冲着弟弟说了句再见,转身飞到了波士顿当打字员。
办公室里的打字声滴答作响,同事们并不知道坐在旁边的这个亚洲女人,曾是在伦敦叱咤风云的超级巨星。
蛟龙岂可被水困?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采芹在社区剧院看到了一场表演。那出话剧让她对戏剧的渴望之火再度燃起。
随后她决定加入社区剧团,排练舞台剧,还重新考入塔夫茨大学学习戏剧。
学校同意让缺钱的她做助教抵消学费,而这份工作对多年当演员的她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在舞台上的每一刻,她都有重生的感觉。
她意识到,这辈子她只属于戏剧!
周采芹排练的舞台剧《阿伽门农》
不久,她又迎来了一个机会——与温明娜, 邬君梅,卢燕 一起出演了《喜福会》。
1993年电影《喜福会》,豆瓣评分8.4
这部电影成为了好莱坞第一部全亚裔阵容的里程碑之作。
在62岁那年,周采芹移居好莱坞,开启了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她陆续参演了《实习医生格雷》、《神盾局特工》、《艺伎回忆录》等影视作品,成为了亚裔演员中独树一帜的存在。
吴珊卓-金球奖第一位亚裔最佳女主角
最后,中国把周姓还给了我
“1981年,我看到一个穿着牛仔裤的女人飘进教室,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女人穿牛仔裤,那么潇洒漂亮。”
周采芹的学生杜源回忆时说到。
80年代初期,周采芹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之下来到中戏教表演。
她的到来,震惊了当时大多只看过样板戏的学生。
她别具一格的放松式教学风格,和西式的表演理念让学生们有醍醐灌顶之感。
对于周采芹来说,她人生的两次回春除了在波士顿回归戏剧那回,就是回到祖国。
弹指一挥间,周采芹离开故土已经30余年。
在去英国之前,父亲将手里的《文天祥》递给她时,用家乡话教诲她说:“覅(fiào)忘记侬是中国人”。
周采芹一刻也没有忘记,她还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在西方戏剧领域做到顶尖水准。
她说,在国外我的艺名叫Tsai Chin【采芹的音译】。
回到中国,我终于可以叫周采芹了,是中国把“周”姓还给了我。
在国外这么多年,父亲的戏剧、母亲的容貌和故乡成为了她的精神乌托邦。
但毕竟近乡情怯,在中戏5个月课程结束之前,她都不敢去上海。
当她终于坐上从北京前往上海的列车时,心里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
汽车的引擎戛然而止,她长乐路的家到了。
一抬头,30年前的光影浮现脑海,恍如隔世。
从来不信礼教的她站在双亲的照片前,给父母磕了一个响头。
那一刻采芹忽然明白了:
为何她能坚持对戏剧的追求,无所畏惧地主宰自己的人生,从不附庸任何人。
为何她无论何时何地,都保留着一贯的尊严与自信,不曾屈服。
冥冥中,父亲对艺术登峰造极的追求态度;母亲独立自由的坚强人格;
以及生为中国人与生俱来的骄傲,早已刻在骨子里影响着她,成为了她的信念。
周采芹很喜欢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的一句台词:
“生命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嗅中消失了。”
浮浮沉沉,一蓑烟雨任平生。
现在,周采芹85岁了。
她说:我还没学会相信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