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有网友爆料称,江苏省常州市一些大型超市出现民众排队抢购生活物资的情况。常州市多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大早超市就挤满了抢购生活物资的市民,超市内“乌央乌央”的,几百个推车都不够用,有的超市排队结账甚至要等2个小时。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位网友发布的照片显示,在常州市天宁区一家大型超市内,挤满了抢购生活物资的市民,一位市民的推车内堆满了面条、蔬菜以及食用油。另一张图片显示,等待结账的市民在超市中排起了长龙。



11月3日上午11时许,常州市天宁区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一大早超市就涌进了大批抢购生活物资的市民,最高峰时排队结账要等待近2个小时,大家购买最多的主要是米、面、油,除了上述3类商品以外,其他生活物资均供应充足。目前,他们也已经停止了网上订单,因为从3日凌晨开始,就不断有市民在网上下单购物,“目前网上来的订单已经排到4号了。”



天宁区另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截至目前超市内供货充足,他们的工作人员从早上忙到了现在,中午可能也没时间吃饭了,“中午比早上的情况稍有缓和,排队在1个小时以内。”

常州市钟楼区的一家大型超市工作人员则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超市内“乌央乌央”的,几百个推车都不够用,“建议市民今天不要来超市,我们的供货量充足,没必要集中在一天抢购。”



为何会出现大批市民抢购生活物资的情况?常州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处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来可能是受外界过度解读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的影响,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常州市报告新增了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他们已经初步对市内生活物资供应情况做了调查,各大商超、菜市场供应基本正常。工作人员呼吁市民理性购物,不必过于紧张。

延伸阅读

商务部再次强调“保供稳价”背后:市场蔬菜供应紧张


11月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内容方面强调,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切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该《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这句话引起市民的关注,也存在一些过度解读的现象。11月2日,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通知》基于今年秋冬季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新冠疫情多地散发、拉尼娜现象或将升级等情况,提前做出工作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11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

11月2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强调,由于疫情反复、水灾影响推高蔬菜价格等原因,商务部有必要格外强调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商务部通知一句话引发市民关注

商务部最新回应:供应完全有保障


根据央视新闻,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一句话引起市民的关注,也存在一些过度解读的现象。

11月2日,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给和平稳运行是商务部的重要职责之一,商务部每年都会例行发布消费市场保供稳价的工作通知。

11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生活物资货源充足,供应应该完全有保障。

朱小良表示,商务部专门印发了通知,目的在于督促各地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强货源组织,畅通产销衔接,提前采购耐储蔬菜,与基地签订蔬菜供货协议。

就“蔬菜价格”上涨,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也做出回应,主要是受前段时间异常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商务部10月28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也表示过,受降温降雨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部分食用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和一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蔬菜价格近两月发生变化,与气候影响相关

此前就有不少网友在反映,近期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农业农村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22日―10月29日这一周,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54元/公斤,比上周上升13.5%,同比上升49.1%。监测的19种蔬菜价格中,菜花、洋白菜、茄子、青椒和豆角的价格环比涨幅较大,幅度分别为28.6%、22.7%、20.0%、19.3%和19.3%。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近期数据发现,从9月开始,蔬菜地头价就出现了“稳中略涨”的情况。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的信息显示,9月份全国28个蔬菜产品平均地头价2.58元/公斤,同比下跌19.6%,环比上涨2.0%。

对于环比上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给出的回应是,9月份仍属于夏秋蔬菜产销淡季,加上今年南方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高温日数明显偏多,蔬菜地头价维持高位运行,环比略有上升。

因为气候原因,也导致了蔬菜地头价环比呈“南升北降”格局。9月份,江南中南部、华南中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普遍偏多3~10天,部分地区偏多10天以上,南方主产区地头价环比上升;北方主产区气候总体正常,当前夏秋蔬菜优势区正值上市高峰期,地头价环比下降。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十一过后的那一周,蔬菜水果价格开始有了小幅上升。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平均价格为4.38元/公斤,比十一期间那周上升9.9%,同比上升14.3%。

中金研究院在11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到了天气原因。报告指出,夏季蔬菜退市,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蔬菜产区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秋季蔬菜产量,叠加化肥农药价格、运输成本上涨,10月寿光蔬菜价格环比大涨13%,同比从-4%反弹至22%。

北京新发地市场:

北方地区连续降雨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菜价有望11月中旬回落

“菜篮子”目前情况如何?未来蔬菜走势情况又如何?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宣传部负责人童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北方地区连续降雨带来了蔬菜价格上涨。

童伟说,其中一个原因是,露天蔬菜受雨水浸泡菜心可能会烂掉,所以被水泡过的蔬菜基本不能商品化。“这导致近期许多蔬菜大致相当于去年价格的两倍,菠菜更是达到了去年价格的6倍,其他的叶类菜价格也显著走高。”

而疫情走势也对蔬菜价格有所影响。童伟指出,虽然海南、云南等产地蔬菜上市以后菜价出现了拐点,但是由于近期疫情多点暴发,许多路口卡口盘查中,如果驾驶员健康码就会给运输造成影响。所以蔬菜价格又出现了上涨的态势。

农产品B2B电商平台“一亩田”市场部负责人欧连维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受产量影响,目前市场上蔬菜仍处于供应紧张的局面,其中,价格涨幅最高的蔬菜——黄瓜在各个市场都处于缺货状态,黄瓜供应紧张,一方面是受天气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换茬因素影响。降雨对叶类蔬菜的影响最大,油菜、菠菜和香菜等绿叶蔬菜价格上涨明显,目前市场上也同样缺货较为严重。预计随着生产的恢复及冬季蔬菜的大量上市,市场上的蔬菜价格将逐渐回归到正常范围。

童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稳价保供的政策。新发地也响应政策,按照要求免除了所有进场蔬菜的进场费。“这等于降低了蔬菜经营成本,刺激了经销商供货的积极性。”

此外,采购商批发价会下降。据悉,从昨天晚上19时取消进场费到现在,新发地蔬菜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昨天蔬菜加权平均价3.9元每公斤,目前已经降到了3.81元每公斤。

与此同时,新发地也加大了产销衔接,组织商户在各个蔬菜主产区增加储备。童伟说,通过这两种方式预计11月中旬以后,等南方蔬菜批量上市以后,菜价有望进一步回落。

专家:预计未来蔬菜价格会逐步趋稳下行

“此次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天灾导致的,稳定蔬菜市场主要靠北方大棚蔬菜生产能力赶上,南方冬储菜扩大产量,此外运费交通费适当调整措施。”梅新育表示。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红星新闻记者指出,政府可以建立市场供求变化,价格变化的跟踪监控机制,建立健全联保联供机制,适时投放政府储备,督促商贸流通企业加强产销衔接,增加重点时段备货数量。随着保供稳价相关举措的落实,预计未来的蔬菜价格将会逐步趋稳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