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版王冰冰来了?
国社小姐姐一人分饰两角,
以一口“充满加州阳光的美国大碴子味的卡戴珊口音”,翻唱《后妈茶话会》吐槽美国抗疫的视频,
相信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吧?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一经传播,迅速惊艳全网。
古灵精怪的表情、堪比美剧式的演绎,又恰如其分应了这两天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的热闹。
活该这位国社小姐姐一下子火出了圈。
小姐姐一人分饰两角,竟毫无违和感
两年来,中美两国在抗疫期间的表现有目共睹。
国社小姐姐却用诙谐、灵动的表现方式,把美国抗疫的那些“糟心事”,花式吐槽了个遍。
不仅讽刺了“病毒奇迹消失论”、“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消毒剂注射治疗新冠论”系列行为的荒唐,
更是吐槽了美国抗疫不给力就甩锅、推责、污名化的操作。
摘取歌词中的几段描述,供大家赏玩:
美国:自从新冠爆发,特朗普便发话:
只是普通感冒,大惊小怪个啥?
奢华派对走起,感觉不太对呀,
感染名单上面,一个都没落下。
中国:那绝不是流感,我们就这么办。
建医院只用十天,而不是半载一年。
这个问题搞定,其他行动跟进。
所有感染区域,都得彻底查清,你也得做点啥吧?
美国:不,我没问题,新冠病毒算啥,五月自然没啦。
一次性口罩洗洗再用,消毒剂当药拿来用,氯喹其实也管用,病例百万已过,世卫组织的错。
这种接地气式的串联,看完让人直呼过瘾。
随着视频被新华网、共青团接连转发,这位国社小姐姐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熟悉。
甚至在油管上,也俘获了一批铁粉。
这位红遍全网可甜可盐国社小姐姐,到底是什么来头?
看完她的简历后,无数人心里头默默竖起了大拇指。
学霸美女的设定无疑,
果然好看又有才的小姐姐都收归国家了。
国社小姐姐本名王迪迩,据公开资料显示,迪迩在2008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广播影视编导专业。
大学四年期间,任北大电视台记者团团长。校内不仅是《北大新闻》的主播,更是北大英语文化交流协会的理事长。
别人的大学生涯,可以做多少事?
迪迩光是本科时期主持过千人以上的大型活动就有数十场。
包括北大元旦晚会、商界传媒企业家高校巡讲、歌手大赛、电影首映式等各种文艺活动。
图源:网络
这期间,她采访过的名人更是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到的类型。
其中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国前首相Tony Blair、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nnessy。
国内名人包括北大校长周其凤、著名央视主持人康辉、杨澜、企业家杨国强……
2009年暑期,迪迩小姐姐还曾作为30人领队赴新疆乌鲁木齐支教,荣获北大暑期实践优秀团队及先进个人奖。
照理说,北大本科的学历已经够普通人作为一辈子的“炫耀资本”了,小姐姐却并没有止步于此。
北大本科毕业后,迪迩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
纠结到底上北大还是上清华?这个问题在迪迩身上是不存在的。
国内两所顶尖学府,迪迩一个也没落下。
学海无涯,迪迩小姐姐身上的“buff”也在不断叠加。
清华大学硕士期间,迪迩任研究生会文化部部长,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策划主持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学术/文艺/世界论坛媒体活动。
继北大以排名前10%的成绩毕业后,迪迩在清华又以排名前5%的优秀成绩毕业。
领英公开资料
你以为这些就是全部的迪迩了?
当红国社小姐姐身上的光环当然不止如此。
在校期间,迪迩做过新媒体公司的市场部项目推广专员,做过新东方雅思托福的英语口语老师,还做过世界经理人网站的编译记者。
2013年-2014年,任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栏目组的编译记者。
2014年,还做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部长助理。
这些经历都为小姐姐如今的出圈奠定了基础。
看看新华社最近出品的几期《迪迩秀》的后期就知道了,迪迩不只负责上镜演绎,还负责共同撰稿及视频的后期制作。
镜头面前,我们看到的迪迩小姐姐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无一不生动有趣。
生活中的迪迩也和镜头前无二:
图片来源于迪迩微博
在搜集了迪迩的这么多资料后,一个客观真理也愈发清晰——
没有人是生来优秀的,除了先天条件,后天的努力也必不可少。
领域内的佼佼者,在格局上总有共通之处。
17年的时候,迪迩曾对向自己私信求解的粉丝说过这么一段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假想敌…遇到过让自己感到压力山大的强者。
我也曾在某些方面觉得自己被对手打败过,觉得很丢脸很失败。
但人生是自己的,如果就此放弃努力,那怪不得别人,只能说最应该深恶痛绝的敌人其实是你自己。”
“人生中的每一个对手都不是你的终极敌人,反而是很可爱的一群人。”
格局打开后,我们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有人说,迪迩会是下一个王冰冰。
毕业于吉林大学,2012年进入吉林日报实习,2016年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台工作的当红央视小花王冰冰,
不仅因为甜美的面容走红网络,更是因为其兢兢业业的外派记者经历为人们所尊重。
很多人都认为记者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工作,每天出镜采访,还有机会进入晚间的新闻联播。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5年4月,中俄边境发生火灾,深夜值班的王冰冰被从被窝里叫了出来,走入冰雪之中。
作为新闻人,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回头看看她当时的采访视频,黑黑的眼圈在镜头前展露无遗。
驻扎吉林的那几年,她经常做一档查干湖冬季捕捞的节目,需要记者连续半个月,在一米厚的冰面上连续带上8个小时。
当时,查干湖的气温是零下30多度。
湖面上的风不断地吹着她的脸,怎么办?没办法,只能挺着。
在莫莫格湿地,保护野生白鹤。
在吉林永吉县遭灾现场。
在吉林汪清洪水现场。
吉林大雪,王冰冰也要外出直播。
作为基层记者的那种辛苦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没有人可以只凭借外表真正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她们的出圈都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和坚持。
王冰冰的出现无疑是连接了观众和新闻,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新闻本身的价值是王冰冰职业生涯的意义。
靠脸不会长久,专业才是王道。
同样的道理,放在迪迩身上也是一样。
2020年,长着一张可爱娃娃脸的央视记者王冰冰意外在B站走红,
2021年,古灵精怪、内里满满是料的国社小姐姐迪迩出镜创意视频火遍网络。
当越来越多这样优秀的小姐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国家与年轻人沟通的桥梁。
我们看到了同属于流量时代截然不同的美。
这是当代年轻人最好的样子。
一位跑新闻的基层记者
撇去浮华和焦躁,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清醒、自持、奋进的媒体人,为我们讲述中国故事。
希望这个时代能有越来越多——
这样可敬可爱的小姐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