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大家熟知的《诗经》中的诗句,但在你的脑海里,这具体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有一位来自北京的90后插画师“呼葱觅蒜”把它画了出来。她本名叫王晓艺,1992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此前因为一组无脸小人古风画被许多人所熟知。近日,她又有了新作品,除了《关雎》,她在过去2年时间里一共绘制了160幅以《诗经·国风》为题材的画作,近日,扬子晚报紫牛头条记者采访时,她说:“《诗经》是一座我们和古人情感相通的桥梁,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传递中国古典文化带来的美好。”

2年完成160幅

90后插画师图绘《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大家熟知的《诗经》中的诗句,但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90后插画师王晓艺(呼葱觅蒜)把它画了出来。在她的笔下,《关雎》里的一对青年男女分别身处于两个青色大碗中,遥遥相望。碗中有潺潺的流水、青色的小草、微露水面的石头。背景是青色的天,白色的云,赭色的山,氤氲的水汽,浪漫缥缈的感觉扑面而来。

《关雎》讲的是男子爱慕追求女子,内心焦虑相思入骨的故事。因此王晓艺绘画时,选择了两个器皿,分别将男女主角画在其中,来表达男子单向的爱慕。而女子所在的器皿又向男子所在的器皿倾倒。“我的用意在于表达这首诗中一个开放的结局:也许我爱的她,心中也对我有些许的好感呢。”王晓艺说。



《关雎》

除了《关雎》,王晓艺在过去2年时间里一共绘制了160幅以《诗经·国风》为题材的画作,画风古朴飘逸,以形写意。王晓艺说:“《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毋庸置疑的精华,包含了大到天地山川、家国天下、风土人情,小到儿女私情、家庭琐事等万物万事,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有景有情的创作完美契合。”

她的画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画作中的小人都是没有脸的。为什么呢?王晓艺解释说,在创作时之所以不给人物画脸,还有赖上学时导师的提点。当时她做作业时,其它部分都已经画好,唯独不知怎样勾勒脸庞。她的老师干脆说要不别画脸了——无脸,反而将人物的情绪藏了起来,正应了古风中内敛含蓄的调子。

独创“钵山图绘”

把山川和“无脸小人”放入“钵”中

区别其它以《诗经》为主题的画作,王晓艺在诠释故事时将中国古典山水与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器皿相结合,独创一种插画风格——“钵山图绘”。

“钵”指的是一种用陶瓷、硬石或金属制成的类似盆而略小的器皿,在王晓艺的画中,“钵”被放大成了一座“钵山”,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建筑人物都被等比缩小放进其中,虽然尺寸缩小了但细节满满,显得十分精致且意味深长。

在王晓艺看来,“钵山”类似中国古代文人喜欢赏玩的盆景,蕴含着一种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情趣。“当时受到一组盆景图片的启发,感觉若是能生活在这样一方小天地是何等惬意,于是想到利用各种中国传统的器皿来诠释千百年前的诗经故事。”王晓艺说。



生活中的王晓艺

具体绘画时,她会先逐字逐句细细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确定好表达的情感基调,之后按照绘制草图、描出线稿、上色、刻画细节这样的顺序,完成一幅画一般需要3至5天。

通常下笔时,王晓艺早已”胸有成竹”。在她看来,“钵”中的山水田园和在“钵”中生活的人物不只是负责“美”,而是要有丰富的情感,“所以我会要求自己在每一幅画中设定一个情节,并且把这种情节饱含的情感明确地表达出来,我很享受这种思考的过程。”

“例如《桃夭》,讲的是祝贺新婚,我就以合卺酒为钵,红线的一头装载着婚嫁的队伍,另一头装满美酒。



《桃夭》

《考槃》是赞美隐居山林的贤士,我就选用了瘦高的器皿来烘托这种隐居世外的高洁品格。



《考槃》

《遵大路》讲的是情人之间苦苦挽留的故事,我选用了破镜难圆的意象。《七月》讲的是一年四季农民伯伯的劳作和艰辛,这首诗文本较长,内容繁杂,像一个生活长卷。我就选用了多宝格、首饰箱来承载。这样能同时展现不同的生活状态。”



《七月》

练习和学习没有尽头

不会局限于一种特定的风格

王晓艺受父母影响,自小就喜爱画画和看古装剧,大学顺理成章地报考了艺术类院校。虽然是设计专业,但出于喜爱她一直坚持创作。明代仇英是她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在多看多练的过程中,她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古风”绘画风格。“在不断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东西,保留下来就成了现在的画风,慢慢确定了自己的风格。但因为学习没有尽头,所以以后也会不断变化,我很享受这种进步和变化。”王晓艺说。

除了会看《聊斋志异》《诗经》等传统文学作品,王晓艺也会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生活中,王晓艺喜欢动物、植物,热爱外出亲近大自然。在她看来,生活里的一树一石都能给她提供灵感。她有一系列画作就是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猫咪等小动物画成一个个古风小人的样子,或俏皮可爱,或温婉大方,充满了奇思妙想。



王晓艺也很喜欢《聊斋志异》

王晓艺也是一个“吃货”,从她给自己起的“呼葱觅蒜”这个有味道的网名可见一斑。这个名字来源于她偶然读到的蒲松龄的《绰然堂会食赋并序》一文。“夫然后息争心、消贪念, 箸高阁、饼干咽,无可奈何,呼葱觅蒜。”这一段描述弟子吃相的文字生动至极,她便选了最有画面感的一句作为自己的网名。她还把自己对吃的热爱放进了“绘诗经”的系列作品中,创作时把“钵山”换成锅、碗、瓢、盆、勺子这些吃饭的家伙。

通过“绘诗经”

领悟了千年前人们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绘诗经”这套作品时正赶上了疫情,王晓艺就把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游山玩水的梦想也寄托在了画中。“就像在体验神奇的造物者一样,我会沉迷创作山水、怪石、竹林、小桥,画它们有一种自己装修园林的感觉。”

正因为有了这番创作经历,王晓艺对于《诗经》里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也有了更透彻的感悟。“在画这个系列前对于《诗经》的了解只是熟知的几首诗,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等历史评价的理解也只限于字面上的几句赞美之词。”王晓艺说,完成这组系列作品后,她对每一首诗词都真正研读了,才明白千年前人们感情的细腻、文笔的美好,让人赞叹之余又值得久久回味。

在《诗经》国风篇中王晓艺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葛生》,她认为其中的“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短短几个字说尽了深情和失去一生挚爱的悲伤不舍,“我觉得《诗经》就像是一个我们和古人情感相通的桥梁。是再美好不过的文化瑰宝。”



《葛生》

对王晓艺来说,“绘诗经”系列作品只是一个阶段的总结,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随心所欲画下去,画技不断精进,“板绘和手绘有很大的不同。手绘需要更扎实的基本功和技巧。我在努力练习和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像板绘一样,准确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画面呈现在画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