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曝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此事引发广泛热议。10月28日中午,“研究院院长被质疑用科研成果包装儿子”一事再上热搜,当事人刘建国进行了回应。

  据中国青年报,27日晚,刘建国对记者简短回应说:“我可以告诉你的就是,我儿子的中考和高考都和科创毫无关系,中考是通过学校里的全省拔尖考试。”

  另据红星新闻,对于是否有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来供儿子刘某阳获奖升学,刘建国10月26日在电话里回应记者称,“不要只看外观,去看看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但当记者想要进一步交流时,刘建国则挂断了电话,并表示正在开会不方便回应。

  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官网消息,针对有媒体报道称“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一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7日发布声明。声明称,针对此报道,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度重视,已迅速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调查结果。


图片来源: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网站截图

  初中生发明与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5年刘建国之子刘某阳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并因此被合肥重点高中一六八中学录取。

  但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当时,刘建国任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刘某阳的发明装置(左图)与安光所的科研成果装置(右图)外观高度一致

  此外,2018年就读合肥一六八中学的刘某阳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了多个奖项,并获国家专利。无独有偶,该发明也与刘建国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

  刘某阳当时的任课老师证实,该发明在研究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刘某阳父亲刘建国的指导和帮助,“属于‘大手拉小手’,父亲的项目他也可以参与,就相当于父亲搞一点东西给他做。”

  指导老师:我们指导表格填写,他做的东西我不一定完全懂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也是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合肥市五十中学2015年对刘某阳获奖的介绍材料中曾提到,获奖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材,“着眼于社会的热点问题”。

  据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下午,刘某阳参加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指导老师、合肥市五十中学物理教师伊静(化名)告诉记者:“对这个孩子的比赛,我们是完全按照程序来的,就把孩子的材料报到了蜀山区,区里把材料报到合肥市。我都不是他的班主任,连他家长干什么我可能都不知道。”

  “当时雾霾比较严重,我觉得他的创意很好。”伊静回忆,“学校说这个作品可以往区里推,我们就帮他填表格,更多的是指导孩子的表格填写,我一个初中物理老师,那么高科技的东西我不一定会懂。”

  伊静还解释说,刘某阳当时也在学习一些光学知识,他曾告诉老师,“也有一个中科大的老师在帮着做”。她当时想:“如果是全靠孩子自己的能力,可能是有困难的,但是有指导老师的指导是不是就有可能实现?我就支持孩子把事情做下去。”

  然而,当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明确要求,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发明的实物或制作的模型,作者本人必须参与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

  最新版的竞赛规则中更明确指出,“作品存在抄袭、成人代做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问题,不接受申报。”“对于指导教师或他人协助完成的内容要进行明确说明。如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有亲属关系,应在申报时如实填写。”

  10月27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回应,组委会也已了解到此事,目前已经启动调查,若调查属实,将会按照大赛规则进行处理。

  高校回应:其录取未享受加分或照顾政策

  2020年,刘某阳被一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强基计划”录取。他的录取是否与此前的获奖成果有关?据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晚,该高校向记者介绍,刘某阳的报名资格及入围资格与获奖无关,是凭借高考成绩划线进入该校“强基计划”,没有享受加分或者照顾政策。他所获得过的奖项也并不在加分之列。

  刘建国向记者否认儿子升学的结果与这些竞赛成绩有关。那么,刘建国是否曾用自己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包装”自己的儿子,帮助孩子在中学时代参加竞赛?记者就此向他求证,他未予回复。

  当记者问起刘某阳在这些科创赛事里参与了多大比例,刘建国这样回答:“科协的科创初衷是科普,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其他功能是别人附加的。科创赛有自己的流程,是否参与以及贡献是评审问辩环节评委该掌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