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到香港后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在班上虽然有内地生、本地生,但基本是内地生和内地生玩,local和local玩,两个群体很少有交集。
留学生难以融入香港圈子?
在香港的MA课程里,大部分都是内地人,只有少部分local,所以倒是不用担心被孤立的问题。但是内地生在班级之外,却仍是在内地人的小圈子里生活,很难接触到香港人。
根据传媒的调查,内地生和港漂的“萍聚效应”非常明显,53%的港漂来往最多的还是港漂朋友,其次还不是香港朋友,而是在内地的亲友(20%)。
对于留港时间不长的内地生来说,交友圈局限于内地人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了。Jude很多同学的交友圈几乎都是一同来到香港的内地生,一年下来可能也没认识几个香港人。这几乎是很多内地生留学的常态。
那么,为什么内地生比较难和local交朋友呢?
为什么内地人和local交集那么少
▍语言差异
内地生和香港人交流的一大难关就是语言差异。生活中可以用普通话、上课可以用英语,但和local交流就逃不过粤语了,用英语交流太奇怪,内地生的粤语基本停留在入门水平,local的普通话也普遍不太行。
有的小伙伴班上有一些在国外读本科的local,曾经接触过内地学生,普通话说得贼溜,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就有种亲切感,感觉很容易交朋友。对于普通话不太好的local同学,认识和了解自然也比较少。
反过来,班里通常也会有些广东的小伙伴,操着一口流利的老广粤语,基本上能和香港人无障碍交流,遇到合适的人也很容易玩到一起去。
▍文化差异
此外,大学生交往的方式也有互加社交媒体账号,然后点个赞发个评论什么的,即使平常交流不多,但也都能了解彼此的生活。
但内地和香港常用的社交平台却有些区别。local常用的社交平台是Facebook、IG和Whatsapp,还会常上连登之类的论坛。虽然都有微信,但不经常使用。比如我们的班群就有几个local,但他们除了看群消息,平常基本不会用微信。
而留学生这边,来到香港大家也会开FB和IG的平台,但由于自己的朋友普遍也不用这些平台,所以日常更新动态还是在朋友圈、微博等地。
IG截图
由于使用的平台不同,大家的熟悉的网络语言也有些区别。本来大家说些网络梗可以轻松下气氛,但是遇到不熟悉的网络语言,只剩下尴尬和茫然。
例如,上课时某女同学说到“直男”这个词,professor和local就完全get不到。而local谈到“好chur”、“毒男”这些香港网络潮语,内地生听了也一头雾水。
更绝的是,很多香港人在网上聊天,还会把粤语的俚语带入,不会粤语真的是看字都看不懂了。
▍小组项目自动抱团
在大学里面,班级的概念通常不强。同学之间能有交流的机会真的很少。通常都分为一个个小团体,最能产生交集的时刻就是教授分配小组项目。
而大部分课程的情况是,内地生和local在做小组项目的时候会出现各自抱团的现象。
由于语言、文化相近,内地生会自然地跟内地生组队。
此外,内地生来港普遍租房,也有些是提前联系好本专业的人合租,或住在同一个小区,讨论什么的都很方便,所以在做小组project的时候就会很自然的加入同一个小组。
相比之下,local通常都是走读,住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学校附近,加上语言沟通的难度,所以也会倾向于和香港人组成一队。
如何认识香港本地人
由于以上的一些因素,其实在港校,长年来内地生和local的情况就是各自抱团,互不干涉。但也不是说这样就交不到香港朋友了。
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例外的情况,班上有些同学比较外向,或是对香港很感兴趣,会主动去找local交朋友、学粤语,如果性格相投,也能成为不错的朋友。而Jude刚来香港时,就有某位港大的phd学姐请内地的小伙伴一起吃饭,感觉到了满满的善意。
除此之外,香港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会有很多工作坊,兴趣班之类的。通过爱好交朋友这个法则,不管是在内地还是香港都是通用的。
香港人常会组织社区游览会、登山、观影会的活动。还有为期几周的兴趣班,例如陶艺、手工工作坊之类的,香港本地活动的讯息线上大家可以在FB、IG上看到,线下可到香港的JCCAC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那边经常会开办各种工作坊和活动。
参加的人都是比较友善,人也很好,大家在一起学习的前提下交流也很多,大家可以轻易破冰,互相成为朋友。
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
之前Jude有参加一个纪录片兴趣班,大家组队一起拍片,就认识了很多香港朋友。身边也看到一些朋友在剧团做工作坊,上课,排戏,不仅能结识到兴趣相同的local,还有些长期在香港生活的外国人。
总的来说,因为种种因素,和local接触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障碍,但其实抱着开放的心态,身边也还是有很多机会能结识到local的,大家在留学时说不定也能认识到关系不错的香港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