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城》中,孙俪扮演了一个辛苦工作的建筑造价师。

前几天在网上偷偷流传的“公司作息表”,都看了吗?

几个95后自发创建的共享文档,瞬间击碎了职场准新人对打工生活残存的幻想。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通过问卷来编辑的表格,你可以填写自己所在的公司、部门、岗位,顺便留下工作时间和福利待遇。



这是继“灾难求救”之后,共享文档的另一大创举——彻底碾碎打工人的心灵。

至于我,前天看到这份文档时,也津津有味地研究了半天。

不过倒没怎么关心工作时长,真正让人挪不开眼的是“备注”这一栏。

深受工作荼毒的打工人们纷纷留下了吐槽,仿佛是一部绘声绘色的“赚钱血泪史”。

“外行引领内行,部门内都是臭鱼烂虾!”

“太卷了太卷了,日报周报没完没了。”



有人说这是互联网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职场人互助指南:“多么感人,自己已经入了‘火坑’,努力劝刚毕业的年轻人绕道而行。”

但我只能同意一半——互助是真的,第一次可未必。

“劝退文学”,早就是互联网上最隐秘的行为艺术。

以过来人的身份,以及在行业和公司内丰富的“受难经验”,为后来者敲响警钟。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喜欢摆事实讲道理,有人则是极尽文采地谆谆善诱。



不过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别来!快跑!

这次参与“公司作息”文档填写的虽然也有咨询、教师等,但绝大多数依然来自大厂,来自互联网相关行业。

可劝退文学的先进性就在于,它的触角早已深入到了那些不被网友眷顾的角落。

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流派的存在,是某天在刷视频网站。

不知是命运的驱使还是算法的操纵,在时尚、美食、旅游博主们精美的视频封面中间,赫然出现了一个略带沧桑的面孔。

封面上一行字简洁又醒目:”干土木工程2个月,外表年龄增长20岁。“

还以为是护肤品研究领域又有了什么新突破。

出于好奇,我点了进去。

他,微圆的脸,平平无奇的五官。

偏分的发型,甚至带着几分精神小伙的气质。

尽管画面、穿着在人均精致boy/girl的大环境中显得较为质朴,但也并不出格。

@大猛子ym

我的疑惑大概持续了10秒钟:“这玩意也能有人看了?”

谁知画面一转,呈现在眼前的却是生活的真相。

一个大学生,正式踏入土木行业仅仅两个月,小伙的自信潇洒已经无影无踪。

脸色也黑了,头发也塌了,靓丽的花卫衣也换成朴素的黑马甲了。



如果说在共享文档里填写下班时间的朋友们,是在用文字展现自己的无奈。

那么这位投身于土木事业的小伙,就是用自己黑了不止六个度的皮肤,发出“别来”的呼喊。

这位网名“大猛子”的年轻人明明今年刚毕业,但江湖上都尊称他一声“猛叔”。

一是凸显他20岁的年龄却有着40岁的外貌,二是表达对他“嘲讽自己、劝退大家”的高尚节操。

猛叔劝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都非常直白。

首先是“厌恶疗法”,全方位展现自己不甚如意的生活状态。

不是蹲在工地高高的石板堆前,回忆儿时在家掰苞米的轻松愉快(?);



就是在工作间隙大口啃着卷饼,头发上还隐约可见工地扬起的尘灰。



更重要的是对比,全方位展现这份工作对一个干净小伙的“摧残”。

“别看现在我整个人不修边幅,手指缝里全是泥。”



“在来工地打灰(建筑行业对“浇筑混凝土”的简称)之前,我也是个爱美的少年。”



随后引出他第二个杀手锏:直抒胸臆。

“赶紧好好学习吧,千万别来跟我做同事。”

网上有段子说孩子不爱上学,结果被爸妈带去自家餐馆刷了半个月的碗。

我想身为00后的猛叔,一定听过这个故事。

尽管每天都被网友怀疑要辞职跑路,他依然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

就为了给更多对土木行业蠢蠢欲动的后来者,提供新鲜出炉的第一手劝退资料。

猛叔的评论区里,也汇集了无数过来人的苦口婆心。



甚至有人被激励:“分享一下985毕业生在XX行业的生活,要听吗?”

在“劝退”这个互联网大流派中,猛子是佼佼者。

但有志于此的人远远不止他一个,其他行业正在纷纷加入劝退大军,计划与土木一战。

比如下面这位水利行业的小伙子,主要的发力点在于工作环境。

“你们土木好歹还有建筑,水利的工作环境可都在郊区。”

“怎么跟你形容呢?反正这地方除了沙土就是羊驼,再有喘气的就是我。”

@打灰的小牛马

互联网大厂加班算什么,至少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最普遍的职业病不过是颈椎病。

搞水利才是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真正的“以天为盖地为庐”。

大风天出去干活,还得用身体把仪器挡住,“吹了我也不能吹了它啊。”

你问我在工作中保持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秘诀就是降低期待,没有希望你就不会失望。”



另一个“申请出战”的,是机械行业。

相比于2个月老了20岁的猛叔,下面这位男子看起来白皙瘦弱了不少。

@小林同志Mrlin

但大概率是因为他并未真正踏入本专业的门槛——

在实习期间跟不少前辈交流了经验之后,他已经决定转行了。

但即便如此,小伙子在短暂的机械从业生涯中依然积累了的振聋发聩的劝退语录。

“啊我们机械有一点比土木好,就是工作环境都在室内,不用经历风吹日晒。

还没等你松口气,却又在立刻温柔的表象下递出温柔一刀:

“你可千万小心不要误操作,不然容易被零件砸到头的。”



在看完这些充满“原生态”气息的劝退文学后,我是真的大开眼界。

原本“干一行骂一行”乃是人之常情。常年混迹于网上的朋友们,也早就听过各种“远离大厂”“远离计算机”的忠告和劝说。

“大厂避雷指南”通常是工整的、辩证的,就像是他们经常要交的周报。

部门的优点一二三条,缺点一二三条,离职原因是什么,分门别类地给你总结出来。

一份标准的“互联网入职避雷指南”。

即使吐槽公司500字,配图也要放上一张工牌。

文字中的理性成分大于感性,情绪以遗憾唏嘘为主,就像告别曾经深爱过的恋人。

然而以猛叔为代表的古典劝退流派,遵循的是另一套风格。

没有千回百转的纠缠,只有直来直去的逆耳忠言。

什么利弊的辩证比较,什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完美工作”。

他们只有一句话劝你:“这地方不行,建议你别来。”

至此,我本以为自己已经领会了这种新型互联网文学的全部奥秘。

是猛叔们勇敢迈出了一小步,把劝退文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但很快我就发现了自己的狭隘。这种直白的劝退文学其实并非新鲜事物,而是一种文艺复兴。

它一直藏在我们中间,只不过通常过于简短,一不小心就会消失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

比如我经常在某职场软件上闲逛,可直到今天才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无论是哪个公司下面的讨论,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两个字:“快跑。”



或许是在匿名社区里没了自我展示的渴望,又或者是工作留给自己的伤痛太过明显。

散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的猛叔们,只想以最直接的方式阻止后来者重复自己的悲剧。

恍惚之间,我仿佛在看什么玛丽苏虐恋小说。

在过来人们冷冰冰的语言下,隐藏着的是一颗“为你好”的真心。

“前辈能帮忙介绍一下岗位吗?”“没必要,哪个岗位都不适合你。“

你以为这是我吝啬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却不知道憧憬就是深陷的开始。



“做您的同事有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那个人不是你。”

这家公司就像是围城,我拼尽全力只为让你获得自由。



“您这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份工作就不适合人类。”

别怪我无情,只是不想看你走进死胡同。



就连平时总被骂“冷血”HR们,此刻也显得格外温柔。

“从前我是迫不得已。而今天,只想做一个力挽狂澜的好人。”



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混沌不清。

只有被生活磋磨过的打工老鸟们,给予新人坦荡的善意。

但没等我为这人性之光感动多久,又再一次陷入了迷茫。

“劝别人快跑,你怎么自己不跑呢?”

猛叔从发第一个视频开始,就在把“提桶跑路”挂在嘴边。

三个月了,天天灰头土脸地抱怨,然后继续灰头土脸地干活。

有一个视频里他的肤色看起来好像白净了一点,大家纷纷猜测“猛子一定转行了”。

结果后来又黑回去了,大概只是光线问题。

猛叔自己也很纠结,他的网名里原本有“不会跑路”几个字,不知道啥时候又给删了。

也曾对着镜头说,“人生啊,就是做一些矛盾的事情。”



剩下的话猛叔没说出口,但早已有人道出了生活的终极本质: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工作,但也不能不工作啊。”



霸气直白的劝退文学,也只不过是在网上过过干瘾,做做梦。

那句“快跑”是说给新人听的,也是说给想象中勇敢的自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