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岛港
中国海关总署周三(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出口3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1%,比8月高出2.5个百分点;进口238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6%,但增速同比回落15.5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667.6亿美元,较8月增加84.3亿美元。
高企的外贸数据也是因为一年前疫情停摆让计算的基数变得很低,由此预计今年第4季度的外贸数据会因一年前经济逐步恢复、基数上升而降低上升幅度。
中国9月进出口表现均好于市场预期,尤其是进口。《财新传媒》此前对15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9月出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1.9%,对进口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17%。
从德国进口同比下降了2.4%,向德国出口则强劲增长37.5%。欧盟区呈现相似的图景:从欧盟的进口降低了1.1%,向欧盟的出口增长30.6%。
3年来处在贸易战当中的美国从中国的进口9月份同比增长30.6%,(高于28.1%的平均值),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增长16.6%(低于17.6%的平均值)。由此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上升至420亿美元。路透社根据相关数据计算,中国对美国前三季度累计顺差为2799.6亿美元。
夜幕下的哈尔滨市
"电荒"让工厂干两天、歇两天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夏季以来旺盛的工业生产也是造成"电荒"的因素之一,而缺电又反过来压制生产的继续膨胀。德新社报道,为了节省耗电,一些工厂拿到临时停产的通知。
"电荒"同样影响在华欧企,而这一困境不会短期内得到解决。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告诫道,这一过程更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限电将对在华企业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他在周三的一次会议上对记者说,根据他的估计,"电荒"会至少延续到明年3月。
至于德国在华企业受到的影响有多严重,德国商会驻东北分会总经理希尔德布兰特(Jens Hildebrandt)表示,断电问题涉及所有在华德企,"东北个别企业甚至被要求减少耗电量的85%。"他告诉China.Table,在一些地区,工厂开工两天,停电两天。一些工厂只能开工到14点。
德新社指出,中国缺电的最主要原因是在耗电需求增长的同时,发电量在降低。其中能源转型同降低发电量不无关系,为实现碳中和,中国必须开始降低火力发电的比例,目前这一比列大约在60%。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关不羽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情况,核心信息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价格,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工商业用电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电价上涨叠加此前的停工停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01
“悠长假期”之后
会有多少企业长眠不醒?
8月份以来全国多地区停工停产,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大棋论”的神神叨叨到处作妖。后经官方机构、权威媒体发布正式消息,才知道电力不足才是主要原因。
其实,此前调电价的消息就传出过几波,这次发改委正式发声,算是尘埃落定。其实,已经到了“电荒”的程度,涨价可谓意料之中。
电价是硬成本,企业肯定受影响,没有悬念。只在于影响会大到什么程度。此前的停工停产已经让不少企业进入了“冬眠期”。
我关注的一个专业圈的公众号发了条消息,贴出了各地多家企业的“放假通知”。其中湖北武汉某企业的通知最具特色,称“应各部门员工的需求,为回馈近三季度业绩的突飞猛进,决定继续给全员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假日,休假安排:10月8日一12月31日19:00-9:00放假,共计85天。”
▲武汉某企业放假通知(图/网络)
比起广东等地企业直不楞登地宣布“因限电”“应XX部门通知”,这家湖北企业的文案水平堪称独树一帜。85天的“悠长假期”,应该是员工乐见的。但,85天之后呢?
“近三季度业绩的突飞猛进”应该是真实的,因我国率先复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量大增,很多企业都开足了马力。但是,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以及汇率变动等因素,“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也很普遍。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显然难以靠这一年的“疫情业绩”,变得强壮多少。
而且,“业绩突飞猛进”不可持续。疫情终将过去,全球市场份额会重新分配,85天后的市场状况将会大为不同。
这个节骨眼上,电价又涨了……
所以要考虑到的是,经过这轮限电限产,会有多少企业直接从“冬眠”变成长眠不醒呢?
02
“电力风波”
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
经济学谚语云“市场之中无上帝”,意即复杂多变的市场里无人能够全知全能。
此次的“电力风波”就是一堂经济学入门课。电力不会无端稀缺,电力背后的煤炭才是问题。2015~2018年一轮煤炭去产能时,谁能想到今天的局面?2021年春节后,大力推动复工时,谁想到半年后电力成了问题?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在市场里近忧都虑不到,远的更别说了。
综览全局的“全知”是不可能的,要风得风的“全能”更是不可能。停工容易,拉闸就行了。但是,要复工可不是再把电闸推上就行了。
涉及的问题太多太多了,钢铁、化工等企业对生产的连续性有苛刻的要求,贸然停下是一大笔损失,再开工又是一大笔开支,谁给他们埋单?出口企业停下来会被追究违约责任,再开工还得重新找订单,谁给他们埋单?
还有人力组织、原材料供应、物流安排,等等、等等。
经济体系的微观运作无比复杂,哪一个毛细血管堵住了,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每一个后果又会引起新的后果,因果的涟漪不断扩散,“意外”不断发生。不要说掌控整个经济体系运行,就是一家中型企业在停产到复工的反复横跳中,也会耗尽生机。
电价上涨,也许会成为压垮一些民营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企业家有钱”、“民营企业赚钱”是中国社会普遍的观念,是很多“民间政策研究爱好者”下大棋、画大饼的基本出发点。然而,这并非事实。
中国工信部部副部长王江平在2019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2.59%,低于500强的4.37%,更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的6.57%。官方的结论是“盈利水平有待增强”。
经历了其后的疫情冲击,增强显然不太现实。就这么仨瓜俩枣的利润,再生产停一停、电价涨一涨,还有多大心气再来一遍?
▲广州工业区发电厂(图/图虫创意)
我的一个办企业的朋友,前几年已经被各种情况折腾得不轻,维持基本生产算是对得起老班底。疫情里接了些订单,算是红火了一把。这次停工终于铁了心退圈,他自己说是“转型升级”。
我不知道他对电价上涨会有什么感想,他没有转发评论那条消息,只顾着展示自己笨拙的厨艺。朋友们都在夸奖他学艺有成,言不由衷。没人和他提电价的事,都觉得他应该不想听。
曾经不错的老板,转型升级为糟糕的家庭“煮”夫。我多了个结伴吃喝的酒肉朋友,世间却少了几百个工作岗位。
03
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
生活在继续,生产就要继续,所谓供需关系,根底不过如此。但是,生活总是停不下来,生产就不一定了。这个道理不复杂,但是真实的市场不简单,非市场和市场之间的曲曲折折就更复杂了。
这次,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此次放开“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电价更灵活反映电力供需形势和成本变化”。
电厂发电亏损,当然就不想发了。这确实是市场机制。
但是,市场是一个庞大无比、自成逻辑的体系,而不是一块抹布,或者一个痰盂,平时蹲在墙角里,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用。
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叫“敬畏市场”,经济学家都当口头禅一般在讲。只是,如今经常看到的不是对市场的真正敬畏,而更多是有选择地“敬畏”。
电价要涨了,就是“市场机制”该出来的时候。该说的道理万司长都说了,无需补充。需要多说一点的是市场之外的事。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电煤不足没有谁“卡脖子”。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生产大国,官方就曾多次表态“进口煤炭的补充作用不大”,而且澳洲进口的缺口也被其他国家补上了。
那么,国内煤炭产能能否及时补上,就是电力缺口的关键。2008年后煤炭产业再国有化,没有了万恶的“煤老板”,各家国企应该能够更及时地及时为国分忧吧?
再有,从停工停产到电价上涨,集中在制造业、产业中下游的民营企业是承压的主体。产业上游为主的国企这几年的利润率快速增长,形势喜人。今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更是让上游的国企赚得盆满钵满,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3883.1亿元,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14.6%。
此时,是否应该发挥一下非市场机制的政策调控作用,让利下游或补充财政呢?
电价上涨当然是市场机制的必须,但是产业上游的非市场现实,也应考虑进去。
再者,民营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中也有诸多非市场因素造成的,也应抓紧时间及时松绑。例如名单很长、随时增加的社会责任,哪怕再重要,也得让企业能维持经营,生存下来,如此才有力气履行“生产责任”吧。
至于其他,也想不出什么了。反正,我还是希望我那位朋友继续风风火火地做老板、办企业。这当然有我的私心作祟——打秋分、吃大户也得他有钱请客才行,要不然就得上他家忍受那极其不堪的手艺。
总之,“悠长假期”之后,如何让企业顺利复工,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关报道:山西煤矿被淹 中国煤炭价格创新高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试图放开电力价格,使得发电企业对煤炭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作为世界第一大耗碳大国,中国正在面临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供不应求,而燃料价格却在一路飙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煤炭产量,并对工业企业的电力消耗加以控制。与此同时,发电厂和其他用碳企业则增加了煤炭进口量。
山西和内蒙古政府要求两百多家煤矿增加产量,但连续数天的大雨却导致山西大约60家煤矿蒙受洪水灾害。山西一名官员周二表示,年产量总计480万吨的四家煤矿已经被迫停产。
煤炭期票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而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已经上涨了三倍之多。周三发布的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还显示,为了弥补当前的供给缺口,九月份煤炭进口的数量也升至今年最高水平。今年九月,中国总共进口了3288万吨煤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6%。路透社报道称,这也是开展相关统计以来,第五大的单月煤炭进口量。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煤炭消耗国。图为位于山东的一个火力发电厂。
路透社上周报道称,中国方面已经放行了海关仓储中的澳大利亚煤炭,但并没有公开取消对澳洲煤炭的进口禁令。
销售商表示,受铁路运输能力所限,从俄罗斯和蒙古进口煤炭的数量无法大幅提高,而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煤炭,则受下雨天气影响,也受到阻碍。
发电企业正在努力扩展煤炭来源,开始从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煤炭。
官方的新华社周二报道称,中国总理李克强同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 Oyun-Erdene Luvsannamsrai)举行视频会晤时表示,他期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两国间的煤炭交易量。
在煤炭价格和进口量大幅提升前,中国政府放宽了电力价格的管制,允许发电厂向商业客户按市场价格收费。这是中国电力价格政策的重大改变,迄今为止,发电厂和工业企业间需依照固定价格签署供电合同。
政府此举的目的是鼓励火力发电厂提高发电量,缓解供电紧张局势。过去几周以来,中国很多地区对企业实施了用电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