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发!刚刚,苹果惊爆大利空!大跌2000亿,又有最新发布!知名教育股要破产?暴跌40%!关键数据被狂砍,美股跳水!美国又挫败


多重利空来袭,深夜美股的表现也太不好。多个美联储官员表态支持11月缩债,IMF重磅报告还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两个通胀指标也创下历史新高,三大股指承压严重均收跌。

苹果这边也传来重磅消息:又有新品来袭,10月19号要举办一场发布会。

而外媒却爆料称,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iPhone13可能要减产1000万台。这使得苹果盘后股价立马跌超1.4%。市值蒸发超2100亿。

缺芯!iPhone13或减产1000万台苹果盘后跌超1.4%,市值蒸发超2100亿

对供应链的把控一向很严的苹果,也被传出将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

周二美股盘后,彭博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可能会将其2021年预计的iPhone 13生产目标削减1000万台,因为其旗舰产品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原本预计在今年最后三个月内生产9000万款新iPhone,但现在它告诉生产合作伙伴,生产总量将有所下降。

彭博还报道称,苹果公司从德州仪器公司获得显示器部件,而博通公司是其长期的无线组件供应商,此外,苹果还面临其他供应商的零部件短缺。对此,苹果的代表拒绝置评。

苹果的运营商合作伙伴也看到了类似的发货延迟现象。目前的订单预计在11月中旬左右发货,因此苹果仍有可能在关键的假日季节及时向消费者提供新款iPhone。年终季度预计将是苹果迄今为止最大的销售闪电战,产生约1200亿美元的收入。这将比一年前增长约7%,比十年前苹果一整年赚的钱还要多。

在彭博社这一消息的影响下,苹果股价一度下跌1.41%。以1.41%的跌幅计算,苹果的市值蒸发约330亿美元,约合2128亿人民币。



报道提及的供应商——博通和德州仪器,也在盘后交易中下跌。





彭博评论称,苹果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买家之一,但是,即使拥有强大的购买力,苹果仍在努力应对同样的供应中断,这些中断已经对世界各地的行业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主要芯片制造商警告称,明年全年及以后,需求将继续超过供应。苹果公司的困境表明,即使是科技界的王者也无法幸免全球短缺,而新冠肺炎使全球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警告称,在截至9月份的季度内,它将面临iPhone和iPad的供应限制。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公司列举了当时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

有迹象表明,芯片危机正在恶化。根据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数据,该行业的交付周期(半导体订单与交货之间的差距)连续第九个月上升,9月份的平均交付周期为21.7周。

本周早些时候,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关于支持美国芯片制造业的520亿美元计划的建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也表示,他将致力于在美国建立芯片生产基地。

10月19日苹果又一发布会将召开

当地时间周二,苹果宣布将于太平洋时间10月18日早10点(北京时间10月19日凌晨1:00)举行秋季第二场发布会。本次发布会将继续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



有市场人士猜测,苹果可能将在这场发布会上推出搭载升级版M1芯片的MacBook Pro和AirPods 3。据凤凰网科技,目前的爆料消息表明,苹果将在这次的发布会上推出新的MacBook Pro。新MacBook Pro屏幕将采用之前出现在iPad Pro的mini-LED材料,并拥有14和16英寸两个版本。苹果同时将会将MacBook的摄像头从720p升级至1080p,并支持iPad上已经普及的人物居中功能。此次MacBook Pro的外观将与iPhone 13系列相同的平直设计,并可能引入SD卡槽等更多接口。在充电方式上,苹果经典的MagSafe接口也将回归。

三大股指齐跌道指跌超117点

今晚(美东时间周三),美股将迎来一系列重磅事件,9月CPI、银行股三季报、美联储FOMC会议纪要即将披露。

在这一系列重磅事件落地前,美股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周二,三大股指整体波动不大。但在IMF下调经济预期、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牌言论、两项通胀指标创新高等利空消息影响下,收盘时,三大股指集体下跌。

美东时间周二,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跌0.34%或117.72点,报34378.34点;标普500指数跌0.24%,报4350.65点;纳斯达克指数跌0.14%,报14465.92点。





周二,大型科技股也多数收跌。其中,苹果跌0.91%,特斯拉涨1.74%。亚马逊涨0.03%,谷歌跌1.54%,Facebook跌0.52%,微软跌0.46%,奈飞跌0.33%。高通跌1.59%,AMD涨0.34%。





即将公布财报的银行股也多数下跌。摩根大通跌0.85%,花旗跌1.44%,美国银行跌0.62%,富国银行跌1.35%。高盛涨0.38%,摩根士丹利涨0.54%。



中概股的表现则分化严重。宝盛科技涨17.81%,51Talk涨近7%,但鑫苑置业跌34.23%,朴新教育跌24.03%,脑再生跌11.65%,房多多跌10.09%,比特数字跌9.95%,满帮集团跌8.86%,第九城市跌8.60%,途牛跌7.93%,高途跌6.48%。





当天,纽约联储公布的通胀预期调查显示,9月,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从8月份的5.2%升至5.3%,对未来三年的通胀率预期中值从4%升至4.2%,两个指标均创下2013年该调查启动以来的新高。这意味着,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十分严重,

多位美联储官员发声:支持11月缩债


FOMC会议纪要公布前夕,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偏鹰牌的言论,这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美东时间周二,美联储二把手、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称,在第三季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经济继续强劲增长;通胀激增在很大程度上是过渡性的;潜在通胀徘徊在美联储2%的目标附近。

克拉里达还指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普遍认为,逐步缩减购债规模将在2020年年中结束;缩减购债规模的条件几乎已经得到了满足;但缩债不代表加息时机的信号。

此外,美联储博斯蒂克也表示,市场目前运转良好,流动性充足,因此预计缩减购债规模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他同时指出,预期离加息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潜在通胀确实高于委员会2%的目标;指标还没有显示出长期通胀预期失控的危险,但美联储将密切关注。

美联储布拉德也发声,支持在11月开始缩债,希望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缩债,以应对更高的通胀。

至于加息,他表示,希望将缩债决定和加息时机相互独立。如果需要的话,希望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准备好加息。

IMF重磅报告来袭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被下调

近期,高盛不止一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期,这对美股走势造成了一定压力。但在周二,更加重磅的报告出炉,全球的经济增速预期都被下调了。

据央视,当地时间10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

在更新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较7月预测值微幅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正在减弱,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暴发,殃及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致使供应链紊乱长于此前预期,或将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

这份报告还指出,受持续的供应链中断和定价压力等影响,短期内发达经济体复苏增速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为6%,较前预测值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较前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又一教培巨头倒下,宣布暂停营业盘前一度暴跌40%,现在已停牌

北京时间12日,一则《致精锐教育全体员工函》在网络流传。这份员工函称,“近段时间来,精锐教育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公司尝试了各种办法和努力,但已经无法维持正常运营。经过股东与管理层的慎重商讨与决议,将于2021年10月12日起暂停营业。”

但据e公司记者向精锐教育总部员工求证,上述函件并未通过邮件向全体员工发放。

在此消息的影响下,精锐教育美股盘前一度暴跌40%。



当天盘中,精锐交易处于停牌状态。



黑色系再飙升动力煤涨近9%创新高

昨夜,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中,黑色系又迎来大涨。动力煤上涨8.75%,再创新高。





焦煤、焦炭也都涨超4%。





据期货日报,格林大华期货认为,动力煤供应整体趋紧,后疫情时代需求表现强劲,结构性供需矛盾不断加深。动力煤缺口回补困难,价格不断突破历史高点,后市或仍维持高位振荡上行,但需关注政策及天气变化等因素的扰动。

美国挫败!IMF总裁留任

IMF执董会发声明力挺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结束“偏袒中国”指控闹剧。

环球网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12日发表声明,称“重申对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的领导能力和继续有效履行职责的能力充满信心”,使有关格奥尔基耶娃“偏袒中国”“施压提高中国营商环境排名”的闹剧告一段落。据外媒报道,欧洲国家和中国、俄罗斯对格奥尔基耶娃表达了支持,而美国在该闹剧中扮演的角色受到关注。即使在IMF重申支持格奥尔基耶娃后,美国官员、议员仍试图继续挑动这一话题。



格奥尔基耶娃 资料图

《纽约时报》11日称,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在格奥尔基耶娃受到指控后,美国拒绝对她表示公开支持,但最终也没有要求她下台。格奥尔基耶娃没有下台“可能会给拜登政府带来政治上的打击”,因为美国国会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人敦促拜登政府对此“全面问责”。《金融时报》称,拜登政府不坚持让格奥尔基耶娃下台的决定立即引发了国会共和党人的强烈反对。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麦克亨利表示,“这一决定糟糕地反映出美国在IMF的领导力。美国政府无视了两党关切,并屈服于其他国家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