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爪咖啡”,是上海八千家咖啡大军中的一个网红品牌,目前有2个店面,甚至计划着明年春节再开新店。且慢——日本大阪前不久出现了一家“熊爪咖啡”,在一些日本媒体播放的新闻里,竟然出现了上海店的画面。然而,这是不是上海“熊爪咖啡”的分号呢?



位于大阪的山寨“熊爪咖啡”


并不是!就连一些日本媒体都在调查采访后称,这家店与中国的“熊爪咖啡”没有啥关系——山寨店无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海叔看来,往大处看,与中国经济起飞以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很大关系——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过去若干年,只见国人参考日本或者欧美的一些商业文化,如今,“熊爪咖啡”之被山寨,某种程度上说,也算一种文化反哺、文化交融吧。往好处说,人类文明唯有在交流、交融中才能继续向前……

1

不得不说,“熊爪咖啡”之所以能红,本质上与咖啡品质的关系不大。并不是说“熊爪咖啡”品质差,海叔说的是——如今的上海简直是满城尽带咖啡香,想靠咖啡品质脱颖而出成为网红,难!



“熊爪咖啡”希望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熊爪咖啡”之红,红在理念,或者说创意。其希望给残障人士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因此特为在店面设计上有所考虑:没有门没有窗,只有一堵灰色的墙,一个特别的“山洞”。套着“熊爪”递出咖啡的店员曾经遭遇面部烧伤,因为不方便在正常的咖啡店工作,所以选择了从“山洞”探出“熊爪”的方式和大家互动。据称,“熊爪咖啡”的店长是位聋哑咖啡师,但她曾在咖啡冲调比赛中获过大奖,手艺并没有因为身体障碍而逊色丝毫。



亦有人认为,“熊爪咖啡”的营销手段不赖


之所以可以有新店将要开张,是因为通过上海市残联组织的专场招聘会,已有七八名残疾人成功成为“熊爪”新成员。当然,亦有人评论认为,“熊爪咖啡”的营销手段不赖,别具一格。海叔要说,确实——“熊爪咖啡”,卖的就是“熊爪”创意啊!所谓文创增值项是也!那么,日本大阪这家店,是咖啡比上海的好,还是文创与上海“熊爪咖啡”不同呢?



日本山寨“熊爪咖啡”的经营模式完全拷贝上海“熊爪咖啡”


已经有媒体评论日本山寨“熊爪咖啡”与上海“熊爪咖啡”的关系了——不能说毫无关系;只能说一模一样!连日本媒体都曝光道——这么相近的风格,是抄袭还是参考?



日本媒体认为,大阪“熊爪咖啡”看似上海“熊爪咖啡”的支店,但确实是山寨的


2

可见,大阪这家店拷贝过去的,正是“熊爪咖啡”的精髓——创意。那么,大阪这家店拷贝了“熊爪咖啡”创意以后,能不能火呢?在海叔看来,未必能火。因为其可能缺乏“社交货币”的支持。且看日本这家店的经理在接受日媒时怎么说:“店的形状和风格相像这种事,主要是为了表达对‘非日常’(上海熊爪咖啡公司名)的敬意,稍微有点做得过头了,这一点我们多少反省了自己。”



日本山寨店经理接受采访时所称


可在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后,日本山寨店方面之后又表示,“虽然形式酷似,但基本理念不同,正好可以和上海店切磋琢磨一下”。这还真当自己是“大阪分店”了?其更表示,咨询过日本方面的律师,他们的做法没有触犯日本法律。在海叔看来,这家店如此说法,听上去似乎令人愤愤然,然而有一点可能他们说对了——没有触犯日本法律。其没有触犯法律的前提条件是——如果上海“熊爪咖啡”没有在日本注册商标的话。



大阪山寨“熊爪咖啡”方面称,咨询过律师,不抵触法律


确实,某种程度上说,从一个洞中递送出咖啡这种模式,如该店经理所说,有微软和苹果、谷歌和雅虎类似的感觉。但问题是——这家店也用熊爪啊。您哪怕用个猫爪、狗爪,可能情况就有所不同啊。



日本山寨“熊爪咖啡”的狡辩之词


但即便如此,海叔也要说,这家山寨店成功的概率不大。有网友扒出,开这家山寨店者,名为“日本心理咨询师培训学院”。该机构宣称:“支持‘熊爪咖啡’的朋友,想要了解学习心理的朋友,我们为他们准备定制了相应的学习计划。”



“日本心理咨询师培训学院”广告截屏


也就是说,这家山寨店的目标员工、目标客户都与上海正宗店不同。换句话说,上海“熊爪咖啡”所获得的网友自发传播,由此成为年轻人社交货币的好处,这家店是模仿不到的。形似是无用的。

3

回看历史,古今中外,在文创领域抄袭、山寨的事情,比比皆是。总体上说,是文化弱势的一方向强势的一方学习,学习之初,则是拷贝、山寨。譬如18世纪,中国瓷器远销欧洲的时候,日本就曾模仿中国瓷器。当然,从单纯的模仿,到逐步琢磨出自己的门道,日本此后也曾在瓷器烧制方面有所变化。其注意到传统的中国茶杯由于四周等高,并不适合鼻梁高耸的欧美人,于是创造了一种斜口杯——这就是日式的小聪明。



左为尼康相机,右为莱卡M3相机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对西方的各种山寨从没停过。二战之后,日本工业化、经济腾飞,早期也离不开山寨。1957年尼康公司生产的SP3型照相机和1954年德国产的莱卡M3型照相机外形基本一致,但SP3却拥有更为宽大的水平观察窗,能够满足摄影师们的种种专业需求。此例也说明了日本当年的山寨,并非简单模仿。如今,一家咖啡店对中国品牌的山寨,在海叔看来只是个比较拙劣的个案,其山寨水准在日本当年山寨大流行期之下。而这一日本山寨,也提醒国人——当有更多文化自信。中国从不缺乏好创意。而中国的市场之大,人力资源比日本丰富。我们有理由在商业创意上做得更好,也经营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