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眼界甚至是父母所处的阶级,是否对孩子的人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就算拼尽全力也无法完成阶级的跨越」,似乎成了每个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有一部叫作《人生七年》的系列纪录片,它从56年前开始跟拍14个7岁的英国孩子,7年一次,直至2019年他们63岁。
这部伟大的纪录片,整整跨越了55年才完成 孩子们来自不同阶级,其中,5个来自上流阶层,2个中产阶层,4个工人阶级,1个出身农村,2个来自孤儿院。 《人生七年》想验证的,就是阶级固化后“富人仍富,穷人愈穷”的社会现实。 所以,究竟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仅仅是出生家庭的阶级吗?
14个7岁的小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同样童真无邪的笑容。 但这似乎是他们当时唯一的共同点。 在伦敦最富裕的地区肯辛顿(Kensington)的一所贵族私立学校里,学生们穿着得体,正在课堂上用拉丁语唱着《丛林流浪》。
导演问三个贵族小朋友,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其中一个小男孩用稚嫩奶音说道—— “毕业后,我会去考雷特公学,再去读威斯敏斯特寄宿学校,然后我想读剑桥大学。” 另外两名小孩也给出了类似的学术规划,理想的大学不是牛津就是剑桥。 当时的他们,只有7岁。
7岁的约翰 面对同样的问题,孤儿院的保罗则表现出了茫然,他反问道:大学是什么意思?
来自上层阶级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有着规律的作息,他们还会在课余阅读《金融报》《观察家报》《泰晤士报》。
7岁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
7岁的安德鲁脑子里已经有了股份的概念 相比之下,其他阶级的孩子则更加自由地释放着天性。 来自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三姐妹(苏、琳、杰姬)会凑在一起看电视、讨论喜欢的男生,还会在一起畅想未来的生活。
7岁的琳、苏、杰姬 在一所贫民窟老学校就读的托尼,从小就是放养的状态,下课后会在院子里疯跑,和同学们用最原始、暴力的方式打闹。
不管是托尼,还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西蒙,都把打架当成最大的娱乐。
7岁的托尼
7岁和14岁的杰姬、琳、苏
当拍到第三部的时候,14名孩子都已经长成了21岁的青年。
7岁说长大后要读牛津剑桥的约翰和安德鲁,都如愿以偿地进入到了梦校就读法律专业,毕业后成为律师,这是英国社会地位最高的职业之一。 而另一位富家小男孩查尔斯虽然没有进入牛津、剑桥,但也考入了杜伦大学(同样是英国顶尖学府)历史系。 来自上层阶级的小孩,几乎都精准预测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并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而中下阶级孩子的人生则充满了更多的不可预测性—— 他们大多放弃读大学,早早进入社会,不是在工地搬砖就是在工厂上班,这些显然都是低薪工作。他们终日为生计奔波,有的甚至还要靠领政府的救济金维生。
工人阶级三姐妹中,除了苏,其他两位都在20岁不到的年纪结了婚。
21岁的杰姬、琳、苏 他们结婚早,通常离婚的时间也很早,经历过几段婚姻,而婚姻给了他们一大堆孩子。 就比如说西蒙,31岁结婚,35岁离婚,跟前妻一共育有五个孩子,又和现任再生了一个孩子。
7岁的西蒙,住在孤儿院,父亲从小缺席他的成长
更让人绝望的现实是,中下阶层下一代的命运,似乎也是在重蹈父母辈的覆辙—— 除了移民澳大利亚的保罗后来有了一个全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女儿外,留守英国的工人子女们,没有一个选择上大学,尽管如今英国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远远超过1970年。 辍学、早婚、多子、失业,他们世世代代仿佛都被困在了一个凿不开的壁垒里。
63岁的保罗和西蒙 从本质上来说,将他们死死固定在自己阶级里的,是一种对教育的态度。 中下阶级的被访者,他们在年老后大多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如果当初好好读书,现在也不至于要过上被生活所迫日子”。
21岁的托尼认为这个世界不需要接受教育 但每个人对教育本质都有着不同的理解。 工人阶级三姐妹中的琳,她两个女儿都没有读大学,对此她表示理解尊重,并没有强求。 而琳其中一个女儿的进度,甚至比妈妈还快,在19岁就生了个儿子。
工人阶级三姐妹中的杰姬,她认为读大学代表着“以后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把教育当成一个工具,这对于一些阶级来说并没有错,因为这或许是他们通往另一阶级唯一的跳板。 但如果只把教育视为一个工具,那就是阶级格局带来的限制。
那么,上层阶级是怎么看待教育这件事的? 富家三公子之一的安德鲁,在21岁就说出了“家长给孩子良好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财富”这种话。
对于一些人来说,教育是工具,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教育则是无法剥夺的财富。 这是不同阶级间思维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无疑是家庭的背景。 上层阶级的家庭,意味着能给孩子的未来提供充足的物质。而父母更加宽广的眼界、人脉,则给孩子提供了超越物质的更深层次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在《纽约观察家报》评论说—— “在某个时候,我注意到七岁的上层阶级孩子和更自然也更可爱的较低阶层的孩子相比就像个傻瓜。但他们逐渐变得更有趣也更自信,并超过了那些社会地位不如他们的人。 真是唾手可得。 哎,阶级,财富和社会地位确实重要,而且没办法避免。”
安德鲁·萨里斯 残酷吗?很残酷。 但好在还不到绝望的地步。 片中有一个男孩,他就靠自己完成了阶级的跨越。 不过,他也是被访的14人中,唯一一个逆袭的例子。
镜头前的尼克有些躲闪,他不像其他孩子那般引人注意。 尼克是村里除了弟弟之外唯一的小孩,他就读的村校只有一个班,每天要步行四英里才能到达学校。
7岁的尼克 因为成绩优异,他获得了约克郡寄宿学校的奖学金,但他厚厚的镜片下,仍是缺少社会互动带来的羞涩,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尼克的爸爸子承父业,从父亲手里接过农场,即便他并不想成为农夫,但却没有对现实进行任何抵抗。 但尼克就不一样了,他接受教育后深知自己喜欢物理和化学,他不甘于继续困在这一亩三分地。
等尼克21岁再次出现在镜头前时,「教育」已经悄然在他身上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 他在镜头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当时的他在牛津大学物理系读大二,并在朝着成为一名物理学家而努力。
敲开了科学的大门后,尼克在自己的领域越走越远,他不希望自己出名是因为这部纪录片,而是在研究领域取得成就。
从牛津毕业后,尼克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去了英国原子能实验室实习。随后又移民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从教授助理一路做到了全职教授。
片中还有一个来自贵族家庭的女孩苏西,她和尼克悬殊的阶级让这两人的生活本不大可能有交集,但渐渐地,苏西发现尼克和自己有很多一致的观点,两人40岁开始通过邮件往来,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最右为21岁的苏西和尼克,当时的尼克已在牛津读书,在人群中自信又闪耀
56岁的苏西和尼克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从尼克的故事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当一个人接受了教育,他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广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他探索世界的野心也会随之伸展和膨胀。 但最重要的,还是时刻保持求知的渴望。 富家三子之一的约翰展示在众人面前的永远是家庭带给他的自信、从容和优雅,他的人生看上去一帆风顺—— 如愿进入牛津、在律师行业非常有建树,一路从最高法院大臣部律师做到了皇家御用律师,还迎娶了英国驻保加利亚前大使的女儿...
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他的顺利人生,是因为有了优渥家庭的支持。 但直到后来他才在镜头前表明,其实父亲早在他9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家中一度陷入经济窘境。 但约翰的母亲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供儿子读书,她外出工作。而约翰也很努力,拿到了牛津的奖学金,完成了学业。
我们总是会认为阶级能给人们带来不可摧毁的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比阶级更重要的,是思维和努力。
21岁的约翰
教育固然重要,它能在某种程度上冲破阶级的壁垒。 但值得每个人思考的是,「实现跨越阶级」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吗? 大家还记得来自工人阶级的苏吧。
她因为家庭原因没有读大学,虽然和其他两个姐妹经历了相同的打工、贫穷、离异,但相较于琳和杰姬,苏的生性更加乐观。 苏曾经在镜头前坦言—— “太年轻结婚一定会让你错过一些东西,你会错过做自己的关键时刻。” “因为你结婚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在35岁时,苏和丈夫离婚,她成了单亲妈妈,需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这对于当时一边打零工一边领取政府救济金度日的苏来说,必定是艰难的,但苏坚持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沮丧,也永远不会让孩子沮丧。
苏与两个孩子 发现婚姻没办法继续下去后,她和丈夫讨论的是如何更好的分开,而不是讨论为什么分开。
35岁的苏 生活给苏抛来一个个难题,但她从来都没有想过逃避,而是去尝试适应和解决。 她42岁开始全职工作,在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帮助法律教师开展课程,49岁时,她成为了法学院研究生项目的主管理员。 当她出现在《63UP》的镜头里,已经是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法律课程的行政主管了。
彼时的苏还收获了一个陪伴了她20年之久的恋人。她还在业余时间重拾了自己舞台剧和唱歌的热爱。
63岁的苏和恋人 《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用十几个小时浓缩了14个人的大部分人生,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受访的大多数人依旧沿袭了父母所属的社会阶层,很多“人生剧本”似乎从子宫时期就已经注定。 精英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了阶级的固化器,而无论在哪个国家,当教育成为高价商品和少数人的优质资源时,势必会丧失其本质。 而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完成阶级跨越,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因为,人生没有标准的答案。 那些“losers”没有成功跨越阶级,就意味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失败的人生吗? 不是的。 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尽相同。能从其他领域获得爱和动力,乐观豁达地在生活中探索无尽可能,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