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汽车仅仅是交通工具么?在公交车迷的眼中,跳上一辆公交车在大街小巷漫游,它是一个发现城市过去与现在的窗口。
意识到公交车不仅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还是六年前的暑假我在珠海实习的时候。那时我每天乘坐K3路公共汽车往返于学校宿舍与市区,单程要两个小时。回程时疲惫万分,是车窗外的风景给了我安慰。K3必经的滨海北路、港湾大道、情侣北路都可以看到大海。我用手机以车窗为框,记录了无数次亚热带海滨景色。远方的水天一色,刷刷划过的椰子树,一条白丝带也不时隐隐出现,那是修建中的港珠澳大桥。对于生长在北方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副既放松又壮观的景象。每日通勤的烦闷,似乎就这样被消解了。
还有一个颇有趣味的现象。南国的城市空气湿度大。一旦下雨,车窗上就会爬上一层白色的雾气。于是,窗户上总留有乘客随手画下的小猫小狗。即使因雾气看不到窗外的景色,看看这些民间的简笔画创作也能平添几分欢乐。
我开始对每条公交线路加以留心,同时也注意到了公交车迷的这个群体。这个群体早期通过BBS这样的网络论坛聚合,也在现实中的车厢里结交气味相投的伙伴。他们在每日的庸常与琐碎中捕捉闪光的瞬间。由公交车出发去看待城市生活,也有了不同的视角。
八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北京的资深公交车迷刘爽约好了一起乘坐109路电车进行一次体验。刘爽最近刚完成《北京公共汽车:1949-2019》一书的编著,选择109路电车就是他的提议。80后的他,小时候从广安门的奶奶家,到西四的姥姥家,都要坐109路。现在尽管这路公共汽车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但偶尔想念西四“新川面馆”的麻酱凉面时,他还是会跳上这辆车过去解馋。109路车线路较长,会穿过朝阳、东城、西城和丰台几个区。它承载了刘爽个人的记忆,也因为线路穿过北京的核心城区而汇聚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我们从东大桥的109路总站上车后落座,刘爽第一件事是开窗。“这车的空调没开。”刘爽解释说,“现在的无轨电车采用的是‘双源’技术,也就是既能通过两根‘辫子’一样的集电杆来连接线网充电,同时配有动力电池组在无线网路段也能蓄电行驶。随着长安街和二环以内的线网在大规模拆除,无轨电车没有那么多线路可以充电,为了省电,空调就处于关闭状态。”
建国初期,由于燃油短缺,无轨电车曾是许多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北京的无轨电车线路始建于1956年,到60年代就曾发展出15条线路,形成了南到大北窑,往北到动物园、西直门枢纽,西到火车西站,东到东大桥的路网格局。90年代则继续修到了酒仙桥、大山子等新兴的电子工业区。在刘爽等诸多公共汽车迷看来,无轨电车是城市发展与城市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因为无轨电车的电控技术和线路的架设技术,都需要与背后许多的产业来进行支撑,修建无轨电车线路也得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过去城市是否有电车,就像今天能否修地铁一样,是城市实力的体现。”北京、上海、沈阳、西安、武汉等城市老城区都曾有着发达的无轨电车系统。
当109路转过了西四路口,终于有了网线能让车将两根“辫子”立起来。对于刘爽来讲,目睹无轨电车的线网被拆除是件很遗憾的事情,他也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无轨电车会被彻底淘汰出城市交通体系。北京市政府在《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指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内要“减少视觉污染,推进道路两侧架空线入地、多杆合一,逐步取消双源无轨电车线路。”不过只要稍微一做网络搜索,就能看到无论公交车迷还是普通市民,都有人表示那纵横交错的电网已经成为了城市风景和历史的一部分,扩建没有必要,但值得保留。“何况电车也更加环保”,刘爽说。过去电车行驶时有一种特有的嗡嗡声,走起来也很平稳。而相比起来,那时候烧汽油的公共汽车引擎盖附近总弥漫着一股子汽油味,让人容易晕车。“有车迷回忆,以前谈恋爱的时候就喜欢挑安静平缓的电车来坐。”
109路使用的车型已经从最早苏联产的斯柯达8Tr、北客生产的京一型、华宇铰接式大通道车,换到了如今的贴有“EV电动汽车标识”的单机无轨电车。然而,109路自1958年开线以来线路几乎维持原样。我们一路经过了东岳庙和写有“永延帝祚”的琉璃牌坊,中国美术馆、五四大街和北大红楼,继而是故宫的红墙与角楼,远眺了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和北海的白塔,接着又驶过已经改成“正阳书局”的万松老人塔小院还有缸瓦市教堂。这一路仿佛就是北京历史建筑之旅。
2010年时,刘爽曾带着几个英国的公交车迷来到109路必经的北海大桥进行拍摄。北海大桥位于北海和中南海之间,明清时称作金鳖玉蝀桥。今天完全感受不到它是北京市内最大的古石桥,是因为后来为了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金鳖玉蝀桥向南拓宽,从9米变为34米,完全成为现代桥梁的尺度。在合适的时机从桥上向东面拍摄,远景是故宫角楼,近景则是北海团城和109路电车并置。那几位英国人曾经在上世纪80年达在此拍过同样的画面。近20年过去了,除了车型之外,画框里的风景难得没有改变。在他们眼中,电车和古建筑结合的画面,也好像是古都北京的风貌的一张明信片。
对于公交车的喜好,刘爽和其他的车迷朋友各有侧重点,有的痴迷于车型,有的沉醉于机械,还有的关注点十分偏门,比如会收集不同年代的报站器。但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想方设法来做记录,因为公交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一座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首都北京的缘故,这里公交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城市。让刘爽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那次公交车的“大换血”,全市2万多辆车里,有近1.5万辆都是新车。这样的更换力度更让刘爽感到及时体验和保存记录的迫切性。“这109路电车,也许也是坐一次少一次了。”刘爽说。
刘爽在自媒体上会用“BK670”的代号称呼自己。BK670是1976年在北京投入使用的一款公共汽车,服役时间长达24年,刘爽称它是北京公共汽车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今北京的80后和90后想起公共汽车,脑海里多会出现BK670那个“难以磨灭”的形象:红色条带搭配乳黄底色的车身,长达17米的大通道车厢,中间衔接的转盘处如同手风琴的风箱一般,有厚帆布包盖的龙骨,侧面能直接看到地面。
BK670的外观还要追溯到1965年第一款国产柴油动力公共汽车BK651。从它开始,红黄配色才取代了之前老式客车上白下暗红的颜色,这为的是能在当时灰墙灰瓦为主色调的北京城里,营造一种醒目又温暖的感觉。
今天坐在公共汽车里向外看风景觉得很舒服,也得益于BK651在设计上做出的改良——刘爽提到一个故事:BK651的设计者、时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的贾延良第一次来到北京,迫不及待地登上公共汽车想要一睹天安门城楼的雄伟。没想到的是,长安街上北京1路使用的五七型公交车,车身低矮,身高接近一米九的他在车厢里几乎碰到车顶;车窗窄小,他不得不低头弯腰歪着脖子,以一个难受的姿势才能看到天安门。设计一款车窗更大、车内空间更高、看得见天安门的公共汽车,便成了贾延良在做毕业设计时的愿望。他也最终得偿所愿,让这款BK651奠定的外形一统北京街头将近40年之久。
如果走过的城市足够多,就会发现每个城市都有一款独特的公交车颜色。它如同行走的旗帜,彰显着城市的形象。深圳最标志的是湖蓝色,苏州是银灰色,大连是纯红色,佛山是多种颜色的醒狮,哈尔滨是变化多端的黄色。广州公交90年代使用的“校服装”也为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记,白底蓝条纹的涂装能让人一眼认出这座亚热带的城市。2000年到2007年,市民戏称“冷马”(空调车)代替了“热狗”(非空调车),白底橙边、奶黄、黄色的三种颜色的公交车占据了主导。如今,广汽与比亚迪合作生产的几千台电力公交车又全部使用了蒙德里安的色块做涂装。虽然市民们不清楚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但也乐意见到它的流行,称其为“七巧板色”。
公交车迷们也乐于通过公交车里感受到的报站声音来感受城市特色。在北京还是由售票员进行人工报站的年代,听他们用饱含喜怒哀乐情绪的嗓音来播报许多奇奇怪怪的胡同名和小街道名,是北京公交车迷们的一大享受。而在南方城市,聆听方言报站,又格外富有本地生活气息。苏州的一位车迷袁一铭是一位00后。他就告诉我,因为一直住在外来人口比较多的苏州工业园区,他已经逐渐忘记了小时候还会讲的苏州话。令他惊喜的是,在一些老城区,尤其是火车站始发的公交车上都会配有苏州话报站。“听到这样的报站声我都会忍不住去模仿,所以现在我即使没有办法把苏州话讲得很好,但是只要公交车上报过的站名,我都可以很流利地随口说出来。”
与此同时,全国的公交车都在发展一种与GPS定位结合的智能终端报站功能,不再由司机在进站时手按的真人录音报站,而是自动识别出位置后由机器人逐字去读站名,多了一些生硬、冷漠的感觉,吞音、音不准的情况。苏州也在2014年上线了这样的设备,因为没有智能的苏州话朗读系统,本地吴语一度在苏州所有的线路上绝迹了。袁一铭说自己当时的心都是揪起来的,好在因为市民的强烈反对,老城的线路又恢复了录音报站。
“有意思的是,同为普通话、本地话和英语一起的三语报站,苏州和上海都是在关键站名上说三遍,广州的粤语报站会添加许多额外的话语,编排出的顺口溜如‘坐得稳、扶得好、紧急刹车危险少’也会报三遍。那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场英语听力考试。前后听了一大堆废话,很可能关键信息并有注意到,结果坐过了站。”苏州另一位车迷于舒凡告诉我说。
有的城市还将公交车的站台和站牌做出了独有的城市味道。仍然以苏州为例,这座以园林著称的城市同样将这样的文化融汇到了站台的视觉设计当中。东西向横贯市中心的主干道干将路上的站点,有着木结构搭起的棚子,往上翘起的亭角,石头做的座椅,站台整个像是园林中的一段廊子。往核心城区外一些的站点则是白墙黑瓦,看起来没那么传统;再往新区走,就是科技感多一点的现代线面设计。然而不论站台有何不同,站牌都是统一的白底蓝字,衬底是一个类似园林中雕花木窗一样花纹。
即使是在你熟悉的城市,也总有不同的公交线路值得探索,可以看到一个“折叠城市”的不同向面。对于许多北京的公交车迷,最能代表首都城市风景的是行驶在长安街上的1路车,又称作“神州大一路”。不仅它从来都使用全国最先进的公交车型,而且它经过的王府井、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国家大剧院、西单、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地,也是北京这个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标浓缩。
但在刘爽心中,是300路和930路这样“朴实无华”的公交车线路最能见证北京这座城市对无数普通人的吸引力,在车里也总能目睹到“北漂”一族的酸甜苦辣。300路的线路是绕着三环一周。同样围绕三环的地铁10号线开通之前,300路是北京运载量最大的公交线路,上下班高峰时段有接近130辆车运营,每台车载客200人。三环边上,写字楼遍布,工人和白领也就都挤在同一辆车上。其拥挤程度,在过去人工售票的年代,有人形容,售票员还根本来不及注意到你,就该下车了。正是300路如此贴近北京人的生活,它数次出现在郭德纲的段子里。比如,《西征梦》这个相声是关于一个小人物的吹牛白日梦,郭德纲提到的美国总统特使,就是坐着300路区间回的大使馆。
930路则是北京第一条跨省运营的公交线路,也是著名的燕郊线,由河北廊坊市三河总站出发,最后到达终点站CBD郎家园站,沿途也会与铁路京哈线、地铁八通线、1路公交平行或并线。930路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在燕郊始发站,凌晨四五点钟就形成的三四百米的等车队伍里,有着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为了让自己进城工作的子女能多睡上十几分钟,也能在车上有个座位踏踏实实地补觉,就早早出来替年轻人排队。“北漂”的艰辛可见一斑。
到了异乡的城市,发掘有本地自然风情或者人文特色的公交线路就成为不少公交车迷的首选。哈尔滨出生的90后公交车迷灯泡钟情于拍摄各种“不走寻常路”的公交车,他在郑州发现了一条神奇的线路,729路。郑州作为全国的铁路枢纽城市,铁路线路错综复杂,城市被铁道割裂,产生了很多铁道和铁道之间的围合地带,狭窄得只剩下两个车道,同时只能一辆车从涵洞中通过。729路就从这样的围合区穿过,一路开往郑州火车站,四周路过的都是铁路区和职工的住宅,很有生活气息。729路运营的车型,也独特在它的大小。当年经过公交公司和宇通客车的反复实验,终于从宇通的中小型客车产品中找到了一款能够顺利通行的公交车型,它的车身像小面包一样短小精悍。
苏州车迷于舒凡上次去青岛时,专门带父母一起去体验了崂山线的618路。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从仰口到垭口的崂山东麓一面是悬崖峭壁,另一面是宽广的大海。沿着崂山东海岸分布的狭长公路既是从崂山东海岸到南海岸的必经之路,也是青岛最具特色的一条山海相间的原生态海岸线。十几公里的山路两侧分布着很多村落,多是以渔业和旅游业为收入来源。618路全程就行走在这段陡峭山路上,自仰口景区发车,向南直至崂山东南的垭口。并且由于山路危险,实行一人一座,全程禁止站立。游客混合着当地村民,让这趟车趟趟爆满。
过去,城市里几乎只要有路,就会有公交车开到家门口。随着地铁的发展,许多城市的公交成为了一种地铁出行的替代物,车子在越换越小,线路越缩越短,公交线路也在不断地消失。这也是公交车迷们在反复体验一条线路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的变化。
开通于2003年的苏州69路就是这样的例子。线路从苏州西南、太湖中央的西山,开往位于市中心的火车站,是西山人进城的一个主要选择。在进火车站之前,69路还会先到市区绕一圈,经过许多繁华的站点,单程要走两个半小时,停靠70多个站,曾是苏州最长的一条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开通后,69路先是截弯取直,砍掉了一些不重要的站点,长度几乎缩短了一半,同时变成了一条快线。地铁5号线开通之后,线路又砍掉了一半,变成了之前的1/3,几乎只在太湖边跑,此后西山人进市区就只能公交转地铁了。
苏州车迷袁一铭告诉我,实际上这条线路对于西山人的意义重大。夏秋时节,西山的果农们都会挑着扁担,装满了自己种的杨梅、枇杷等水果,搭乘69路前往市中心售卖。公交每天早上5:10分从石公山始发,不设间隔人满就发车,扁担和水果篓子很占空间,往往要连着发出六七辆。如今一律公交转地铁,果农们背着果子过安检,坐地铁还要换线,过去花上两三块钱车费就能到达城市中心,现在同样的车票钱还摸不到市中心的边缘。“即使城市交通方式变得多样,公交车出行仍然是综合价格和方便程度,最亲民的一种,总有一部分市民依赖它来过生活。”袁一铭说。去年69路彻底取消,连带消失的还有果农进城的景观。袁一铭揪心他们未来的通勤将何去何从,这成为他心中的遗憾。
哈尔滨2路
哈尔滨最早的一条公交线路,与电103路很长时期内共线,但走得小路更多,能看到城市非常市井的一面。同时也会穿越哈尔滨不同阶段的历史建筑群,从哈尔滨博物馆、省政府、老国企居民楼、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开过,最北一直到松花江沿岸。
哈尔滨1路
虽然叫做1路,但却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三条公交线。既不去市中心,也不去博物馆,但恰好一路穿过新运动时期的中华巴洛克街区,也经过松花江非常有名的港务局,终点站是哈尔滨车辆厂的文化宫,可以一窥过去城市发展的繁荣。
大连201路有轨电车
始建于1909年,是东北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至今,大连201路有轨电车依然保留了1935年至1938年研制、经过翻新改造的DL3000型电车。全车木质件造型、铜质前大灯、手摇扶柄,基本还原了老电车的古朴风貌,成为一道具有时代厚重感的“移动风景线”。不得不提的是,这样一条风景线的收费标准仍然是起步1元。
兰州23路
兰州是一座狭长的城市,市中心会有一些山上的村子,上下村子的公交线路很有城市特色,23路就是其中之一。小面包一样的公交车绕着山穿行在平房之间,乘坐其中也能俯瞰兰州市区的全景。
武汉电3路
见证了新中国初期武汉工商业飞速发展,宽阔的解放大道上,中上公园、友好商场、广播电台、中苏友好宫、武汉剧院等一批苏联援建项目拔地而起,电车3路把这些历史建筑全部串接起来。
武汉电2路
横贯汉口中山大道与闹市区,沿线采用新式站亭和街心绿岛,玻璃屋驿站中有汉口风情的画作和浮雕 。
重庆227路
从烈士墓到歌乐山,227路是重庆一条著名的盘山线路,坡度陡,弯道多,马路窄,能体会到有山城的险峻感。因为大型公交车无法在此路面行驶,所以使用的是七人座的小巴士。
南宁201路
线路穿越狭窄的燕子岭城中村,开往市中心的朝阳广场。走过的小路又瘦又长,使用的也是小型的面包客车,非常有南宁特色。全程只有6站行驶6公里,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南宁最短公交线路的记录。
广州BRT 1路
2010年开通的快速公交线路,从体育中心开往夏园,途径中山大道,是一条穿越广州东部的长走廊。实行单一票制,票价2元,在同向BRT站台上车或在同向BRT站台换乘其它BRT线路免费,可以充分体验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高效与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