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郑州下了一场特大暴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过去许久的新闻。

但对有些人,这场暴雨却永远不会过去。



这几天,一段扎心的聊天记录,把无数网友看哭了。

一位郑州暴雨的亲历者,曾在网上发布过一段当天暴雨的视频。

两个多月过去了,她的生活早已恢复平静。

却没想到,一个遇难少年的妈妈,在她的视频里发现了自己儿子的身影。

这位妈妈小心翼翼地给她发来消息询问:

“我想问一下,你拍的视频里穿雨衣的人,当时出来了没有?我看着像我儿子。”



可惜,拍摄视频的女孩此前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个穿雨衣的人。

这位妈妈只能努力描述着儿子的特征,希望女孩能回忆起什么来:

“同学说他穿的蓝色双人雨衣。

裤子也是,脸也像。

口罩也像他经常带的颜色。

同学说是在隧道口站着一会儿就不见了。”



看样子,这些消息都是这2个月里,她从儿子同学口中拼凑得来的。

但当时的暴雨实在太大了,从积水到隧道灌满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自顾不暇的女孩连眼睛都睁不开,根本没留意后面的人出来没有。



那位妈妈告诉女孩,儿子已经遇难了。

“我们就是想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

“按他们当时说的时间,两个孩子应该可以出来的。”

“我就是看着这个时间,应该是可以出来的。”

“我就是看着他咋就没有出来呢?这个时间是应该可以出来的。”

……

她一遍遍重复地说着这几句话。



应该可以出来的。

咋就没出来呢?

这几句话真是太扎心了。

因为那不是别的,是养了15年的宝贝儿子啊。



这个孩子的故事,我之前在新闻里看到过。

郑州暴雨当天,两个初二的男孩小李和小许,一起骑电动车去小李家里玩。

走到京广隧道时,雨下得特别大了,隧道里的水也越来越多。

一个男孩给同学打了个电话,告诉对方电动车被水冲走了。

而那就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电话了。

之后,他的电话开始是无人接听,后来就关了机。

新闻里说,那天大水几分钟就灌满了隧道,最后有5男1女遇难。

应该就有这两个男孩。



而从开头说的视频看,两个孩子,其实当时离隧道出口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

按说是可以出来的。

可怎么就没出来呢?

这位妈妈可能永远也得不到答案了。

真是替她揪心啊。

这两个月里,她一定是翻遍了网上所有京广隧道暴雨的消息,才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视频里,发现儿子一晃而过的身影。

在她余下的人生里,她肯定还将一遍遍地代入和模拟。

一次次重回到那个下午、那条隧道、那场暴雨,想象儿子在最后的时刻,到底遭遇了什么……

可是,她永远也不能真正回那天,去看看真实的现场,去把他的儿子从隧道口拉出来。

世间至痛啊。





而悲剧还不止于此。

两个孩子遇难后,还发生了一场人为的错误:

小李的遗体先被找到,却被错认成了小许,被许家人火化了。

小李的家人,连见自己孩子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了。



或许有人还记得,7月20日那场暴雨过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寻人启事,其中一条转发特别多:

寻找失踪的14岁男孩李浩鸣、许玉昆。

两个孩子一同骑电动车外出玩耍,没想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他们与外界的最后一次联系,是下午4点42分……

那时,两家人始终怀抱着最后一丝期待:

两个孩子或许不在隧道之中。

隧道口有近百人被救出,说不定里面就有小李和小许。

孩子如果真的被救出了,说不定正因昏迷而躺在哪个医院里。



而4天后,“小许”的遗体找到了,是在隧道里被发现的。

但同行的小李仍然下落不明。



直到这一刻,他们才被迫接受孩子已经遇难的事实。

小李的家人一次次去医院、殡仪馆寻找孩子,却始终没有消息。

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小李父亲情绪十分崩溃地说:“你们也帮忙找好吗?你们去医院、太平间去帮我找好吗!”

没想到,命运再次跟这家人开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玩笑。

后来,小李的家长通过多方寻找得知,郑州某殡仪馆内有一具未被认领的遗体,年龄、外形等特征都与他们家孩子相似。

李家迅速赶去辨认,却发现这个孩子不是小李,而是小许。

也就是说,之前许家错认并火化掉的那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小李。



遗体长时间泡水,会导致巨人化,面貌体征会发生很大改变。

据说,当时许家人无法根据面貌进行识别,也没有进行DNA比对,只是通过孩子穿着黑衣、戴着黄手环的线索,断定了孩子是小许。

但两个孩子是好朋友,年龄和身高也都相仿,穿同款的衣服、戴一样的手环,并不稀奇。

没想到这样一个疏忽,却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李妈妈得知消息后,崩溃大哭:

“我们连孩子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我就这一个孩子!”



当然,这种事情谁也不想发生。

天灾之下,两个失去孩子的家庭,都很痛苦。

可对于李家而言,这样的错误,无疑是痛上加痛。

“连孩子最后一面都没见上”的遗憾,也将永远笼罩在这个母亲心中。



一场可怕的暴雨,将两个孩子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下午。

一个可怜的母亲,从此不断地在网络上搜索儿子生前的蛛丝马迹。

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应该可以出来的,怎么就没出来呢?

如此循环往复,永远没有答案。

原来,被困在那场暴雨里的,不仅是那两个孩子。

遗憾、不甘、丧子之痛,也将这位母亲永远地困在了原地。

实在令人心碎。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丧子,是所有丧亲类型中最痛苦的。

而丧失唯一的孩子,更是痛上加痛。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失独家庭数量超过100万。

而离婚、自杀、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成了不少失独父母的最终归宿。

对于这些父母而言,或许从失去孩子的那天起,人生的幸福就戛然而止了。

往下的生活,不过都是混日子罢了。

就像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里的一句台词: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也不是所有的伤痛都可以被抚平,总有时间也无能为力的事情。”

老实说,对于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显得苍白。

我们只能希望,他们能坚强些,能努力找到化解悲伤的方式,能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

愿他们余生安好。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个情节。

其实暴雨那天,原本是四个孩子想一起去小李家玩。

只是走在半路时,其中两个,发现手机落在了来路上,回去拿手机了。

所以只有小李和小许走进了那条隧道。

而另外两个男孩,就非常侥幸地躲过了一场致命劫难。

我在想,如果我是这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可能每天看到儿子,都要好好抱抱他。

我会好好培养他,但绝不会为他不够出色而懊恼、焦虑。

因为一个健康的、生龙活虎的孩子,就已经是妈妈最好的礼物了。

他好好地在身边,就比什么都好。

希望天下父母,都能有这样的心态。

珍惜你的拥有,别总是要求太多。

要知道,不管你的孩子多么平庸,都已经是别人的梦寐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