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造词的浪潮愈发汹涌,平均一周就要诞生一个全新的网络热词。 最近一个月,就社交这一个词根已经延伸出数十个名词。就连深谙冲浪之道的年轻人,往自己身上贴标签都贴得手忙脚乱。 要我说,这些年互联网批量生产的网络热词之中攻击范围最广、年轻人最心甘情愿自我代入的——还得是“隐形贫困青年”。



它精准的总结了不少都市年轻人的“花起钱来从不手软”的消费现状。

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囤起燕麦奶;100块钱一张的“前男友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但有运动的想法,就火速去报个1V1私教课。



看着他们的购物车,谁又能想到他们口袋比做完深度清洁的脸还要干净呢。



曾有人说“世上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和爱”。

只不过,贫穷早就被当代年轻人的超前消费行为藏得不留痕迹,这三样东西如今就只剩下两样了。

不管有钱没钱,人人都想追求一把奢侈体验。

但就在年轻人忙着“装富”的同时,互联网上居然还存在隐形的富人,简称“隐富人群”。

隐藏富裕,在流量时代听起来比隐藏贫穷还要离谱100倍。

在这个各行各业都争着抢着把消费者需求研究个明白,以便能从他们口袋里掏出更多钱来,“富人”又是如何隐身,成为大数据的漏网之鱼?

毕竟,个人消费数据愈发透明之后,拥有“富”这一特质的群体很难被互联网忽略。

因此,集合“富”与“隐”两个矛盾特质于一身的“隐富人群”才更令人好奇。 《腾讯QQ浏览器用户研究白皮书》通过调研,将“隐富人群”的定义为:非一线城市、有钱有闲的隐性消费实力派,品质生活的追求者。



研究报告还根据其年龄、价值观、消费习惯等特性将“隐富人群”的消费特征进一步细化。

数据显示“隐富人群”更愿意“活在当下”,认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真谛。

相比保守、安稳,他们明显更偏爱时髦、刺激,相比低调、朴素,他们更是热爱社交、并展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认为所谓的品质生活应该体现在“玩”——娱乐活动、兴趣爱好,和“用”—— 日常消费上。

他们致力于用丰富的娱乐、精致小众的兴趣爱好、买高品质、新科技的商品(如3C和家电、汽车)来提升生活品质。



通过分析该群体的地域归属时,发现其中大部分消费者来自三四线城市,个体户和专业人员占比也相对更大。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他们的“富”能够成功在互联网隐形。

即便下沉市场的潜力被一再强调,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最大声量始终来自一线城市用户。

来自低线城市、以及个体户、专业人员的职业特征使得“隐富人群”不太具备明显的高消费外在辨识度。



连带着,该群体的消费实力也因此常被低估。

然而,调查数据显示“隐富人群”的消费力实在不容小觑。

根据《白皮书》对QQ浏览器用户的调研,可以发现“品质生活追求者”每年在服装/饰品/鞋类、美妆/护肤/香水、餐饮、智能手机/耳机/电脑上的花费金额,在所有人群中最为突出。

甚至远远超过公认“爱买”的白领一族。



这一发现着实颠覆了不少人对他们的固有印象。

但仔细一想,相比一线城市忙碌的打工人,三四线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

花费在移动消费场景中的时间越多,消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学毕业后,薛优优回三线城市老家开了家花店。这几年人们生活越来越有仪式感,花店的生意一直不错。除了情人节、母亲节偶尔会忙个一天以外,其他时候还是比996的上班族还是轻松多了。

别人是上班间隙摸鱼,她是摸鱼间隙“上班”。店里清闲的时候,薛优优就抱着手机刷刷剧、看看直播,不仅会种草剧中的男女主的穿搭,连他们吃的零食也要一一下单。

带货直播流行之后,种草环节更是被进一步简化,不少老顾客也被带着一起入坑,每天在花店的讨论群里呼朋引伴的冲去直播间抢限时秒杀。



薛优优说,她有不少在一线城市奋斗的发小,这几年都陆续回了老家。

路妍就是其中一员,在外企当了几年视觉设计师的她,今年年初下定决心离开了一线城市,回家当了一名自由设计师。

回家之后不再支付高额的房租水电,生存成本降低了不少,她的可支配收入相比之前居然大大增加,之前为了省房租舍不得买的包包鞋子都有机会拿下。



以前,无论在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低线城市的居民往往作为理性的化身出现,购物时尤其如此。

实用性与性价比优先,以及绝不冲动消费成了不少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但“隐富人群”的消费观念打破了人们以往对低线城市中年人理性消费、性价比优先等消费态度的成见。



《白皮书》显示平均年龄在37岁的“隐富人群”相比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的传统生活,更愿意“活在当下”,认为享受生活才是生活真谛,才是功成名就的终极目标。

相比保守、安稳,他们明显更偏爱时髦、刺激;相比低调、朴素,他们更是热爱社交、并展现自己的生活。

在小城市从事律师十几年,如今已经当上了律所合伙人的程东青,常被同龄人戏称为成功人士。他的收入在三四线城市相对较高,工作自由度也颇高。

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是一枚3C发烧友。从果粉到华为粉,更新换代的手机排列起来在家里就能开个小型展览。成为合伙人之后,他的爱好也随之升级,开始热衷购买升级智能家电,致力于成为小城最帅的钢铁侠。



工作时超严肃的程序员林园,私底下常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生活。她的兴趣爱好随着互联网上的各类风潮一起波动,打着“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旗号,她买了不少装备。从网红瑜伽裤到烤箱、打蛋器、空气炸锅。

每一次被“种草”新的爱好,家里的设备就得多上几件,虽然总有些装备逃不过吃灰的宿命,但下一次“感性占了上风” 的林园还是会果断下单。



Cr:小红书用户橙子

城市已不再是影响消费观念的决定因素,越来越多有钱有闲的低线城市居民愿意为为个性付费,为爱好买单, “三线肉身”之中装载着“一线灵魂”。

《白皮书》报告还显示,相比其他人群,“隐富人群”更信任且依赖营销宣传,也愿意主动分享和影响他人。



来自三四线城市“有钱有闲”的品质生活追求者具备强劲的消费能力、强烈的消费意愿已被消费数据多次证明。

2020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称,中低线城市消费新生代成为增长新引擎。

在知名度不高的三四线城市,中上层中产阶级消费者数量快速增长。 2010年至2018年,三四线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至3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高于一二线城市的23%,这些较富裕家庭占到三四线城市人口的34%以上。

专家认为,三四线城市消费力爆发主要得益于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互联网+”产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更为广泛的延展性和带动性。

电商平台的崛起成为推动低线城市富裕人群增加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得“地域消费鸿沟”进一步缩小。

另外,一二线城市生活压力较大,人才回流到低线城市也成了近些年的新趋势。这些兼具超前消费观念及消费实力的年轻人将进一步释放低线城市的消费潜力。

低线城市人群正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等同于一线的消费资讯和产品,相比于一二线城市的来看三四线城市未来上升空间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