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延误了一年,但依旧备受英国全民关注的大事又来了:2021年切尔西花展!





暌违一年之久的切尔西花展再次归来,且首次在秋季举行。


最最亮眼的事儿是,在本届切尔西花展上,来自中国广州的“广州花园”(Guangzhou Garden)一举夺魁,成为160年来首个获得金奖(Gold Medal Winner)的中国花园!



“广州花园”不仅是切尔西花展中最亮眼的中国元素,更是斩获2021年切尔西花展最佳展示型花园奖(Best Show Garden)。


“广州花园”展中国园艺之美 或安家布里斯托尔

在“广州花园”开幕仪式上,中国驻英国使馆杨晓光公使、“广州花园”主设计师彼得·奇米尔(Peter Chmiel)和陈进荣(音译,Chin-Jung Chen)、布里斯托尔副市长议员阿舍·克雷格(Councillor Asher Craig)、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技术总监奥黛丽·蒂姆(Audrey Timm)等各界30余名嘉宾出席。



杨晓光公使代表郑泽光大使向“广州花园”开园表示祝贺。杨晓光指出,中国园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相信“广州花园”将为英国朋友近距离欣赏中国园艺之美提供平台。

此外,中国正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杨晓光公使在接受圈哥的采访时表示,中英两国人文交流密切,“广州花园”代表着中国的园艺文化,也展示着“广州花园”的风貌。



他提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中国举行,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也将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这两大会议对保护地球和人居环境至关重要。 布里斯托尔副市长议员阿舍·克雷格强调,广州和布里斯托尔在今年恰逢结成友好城市第二十周年,两所城市在文化、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密切,她很高兴能看到“广州花园”落地切尔西花展。

她提到和广州一样,布里斯托尔是绿色城市,也是英国第一个提出环境与生态危机(急需正视)的城市。

她向圈哥透露,布里斯托尔非常有意向在切尔西花展结束后成为“广州花园”在英国的新家。

广州生态理念登陆伦敦 山水人居和谐共处

广州花园位于花展主干道东侧中心位置,由著名园艺设计专家Peter Chmiel与Chin-Jung Chen联手打造。“广州花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广州“山水之城”的美称,设计基于人与自然和谐互惠的关系,既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连接,又代表广州先进的生态系统和城市文明。



观展人群排着队在广州花园驻足观看


花园总面积220平方米,是本届花展面积最大的展示花园,包含了乔灌木、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共60种、约3000株。

据悉,广州城市环境规划以整体景观管理为基础,由北方城市森林(城市肺)、中央商业区花园(社会心脏)和南方城市湿地(城市绿色肾)构成。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也透过广州花园的设计来到伦敦。



广州花园开幕仪式上的舞龙表演


在花园中,林地的溪谷(肺)净化空气;水池(肾)清洁水源;5座竹塔(心)以自然为家园,为人类提供社会空间。 广州花园中的植株也多有“中英融合”的背景。Peter在接受《欧洲时报》专访时表示,广州花园中的许多植物虽然是在英国培育长大,但都来源于中国,比如水生植物矮桃(Lysimachia clethroides),还有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水杉树(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等,他介绍到,这些植物都对清洁水源、土壤以及创造宜居环境有很大益处。



“广州花园”中的许多植物虽然在英国生长,但其植属根源来自于中国,是中西结合的又一典范。


他还透露,他最喜欢的是坐落在花园中的的竹塔,竹塔造型以广州塔为灵感来源,使用材料均为可持续的竹木材。



“广州花园”主设计师彼得·奇米尔(Peter Chmiel)致辞。


尽管此次打造广州花园时间紧迫,并且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植株、花草、竹木和流水等元素重现广州生态环境精髓不易,但很高兴最后能呈现出让所见之人感到轻松、幽静和舒适的环境,以及传递广州环境治理策略的核心精神。



头戴绿色桂冠身着绿色裙装的观展小姐姐在“广州花园”前留念。


奥黛丽·蒂姆指出,“广东花园”是对广州山水之城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内核的极佳展现,植物洁净空气、水生植物保持水源清洁等特性不仅功能性强,还极具美感。

她提到,今年的切尔西花展着眼于花草植株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作用,“广州花园”的展示与主题完美呼应,可谓恰逢其时。她也期待英国可以引进更多来自中国的植物,中英双方交流互鉴,增进环保力量。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技术总监奥黛丽·蒂姆(Audrey Timm)


四大板块玩转花展 “奇装异服”铸靓丽风景线

花展开幕当天,安妮长公主亲临现场,再显王室对切尔西花展的重视与热爱。



当然不止是安妮公主、爱德华王子和夫人、亚历山德拉公主、肯特王子和迈克尔公主、及格洛斯特公爵和公爵夫人、肯辛顿-切尔西区的市长、金砖四国发明人Jim O'Neill也来了~



爱德华王子和夫人。


还有Gemma Collins、Dame Judi Dench、Guy Ritchie 和 Call The Midwife 的 Helen Georg等名人明星都来了~



Gemma Collins




Helen Georg


“唐顿庄园大管家Mr. Carson”的扮演者James Edward Carter也在!据说他可是园艺的一把好手~



此外,还有许多来自皇家切尔西荣军院的退役军人到场参观。



身穿红色制服的切尔西皇家荣军院老兵,在欣赏花展。




切尔西荣军院的退伍军人为一家展台致辞。


更有不少身着与花展相映服饰的嘉宾“争奇斗艳”,亦成为花展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身着白色长裙和”花环项链“的参展人铸成切尔西花展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图为一名参观者与两位着白裙女士的合照。




头戴花环置身于鲜花中的英国女子。


本年度切尔西花展共有四大游览版块——在首当其冲的是分布在主干道东侧与园区西北区域的各大花园,其中多设有可以“推杯换盏”的社交区域,游客可以在欣赏花园美景的同时享受惬意的交流时间;



在园区西部设有室内展区(Great Pavilion)里面坐落着各有特色的花铺和小型展台;在花园东边的东大道(Eastern Avenue)两侧布满了各有性格的展台与商铺;



切尔西花展中引人注目的木雕流水喷泉,图为三只海豚跃起的造型。


最后一部分便是从园区东南处的一条小径中可以走到的“植物工作室”(House Plant Studio)。

除了花园,地处室内展区和东大道的展台也是切尔西花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观展人直言:“不带上两百镑可能根本都走不出去。”



位于东大道两侧的展台区域,一位画家正在完成油画。


从造型各异的可爱动物摆件,到各式各样的艺术画作,还有可以为家里的植物安个家的花盆花瓶……琳琅满目,是爱花之人的天堂了。



商铺中可爱的青蛙竹竿“保护座”。


而从一条小径走进的“植物工作室”区域也是别有洞天,有用绿色藤蔓植物装饰整间屋子的、也有把童话故事里的南瓜放进现实的梦幻小屋...



在“植物工作室”区域,店主Paul身着橙色外套和外面摆放的南瓜相映成趣。


华裔女艺术家工笔牡丹打造“室内花园”

除了广州花园,此次切尔西花展上的另一大中国元素便是由英国艺术时尚品牌馨韵(馨香悠远,若思余韵,The Peony Girl)创始人、华裔艺术家任思远带来的“The Peony Girl”展台。



Peony Girl 展台




Peony Girl 展台一隅。


在苏州造园艺术熏陶下成长的任思远,本就和园艺有着深深的缘分,而这次来到切尔西花展也绝非偶然。

任思远回忆,2019年受到Binny Plants的邀请携自己画作的工笔画牡丹图参加当年的切尔西花展,并且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女王和肯特迈克尔王妃的青睐,她亲手制作的牡丹花绢扇也被女王收作礼物。



她记得,当女王了解到这些牡丹画作都是她亲手完成时的鼓励:“非常好(Very well,very lovely)”,这段不寻常的故事也激励着她再度登上切尔西花展的舞台,开办属于自己的“The Peony Girl”展台。



格洛斯特公爵夫人伯吉特(Birgitte)在活动上,戴着任思远绘制的牡丹作品制成的丝巾。


虽然为期一年的筹办并不轻松,但绘制工笔牡丹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治愈和享受”,任思远说,很希望通过这次花展的机会与更多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疫情期间,任思远还为NHS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多名医护人员免费绘制肖像,并将自己亲手设计的口罩捐赠给皇家切尔西荣军院的护工们,今年还与荣军院的退役老兵们一同种植芍药,并将当时的情景以油画留念。她捐出这幅油画在荣军院的礼品店内义拍,所得全部赠与荣军院。



任思远提到,自己的外公外婆也是老兵,想到他们都曾经为自己的国家无私奉献,非常希望老兵们的晚年能享受恬静的生活。 更多补充:切尔西花展在英国是个怎样的存在?

切尔西花展的主办方是英国皇家园艺协会,英文全称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简写为RHS。

它每年举办的花展其实不止这一个,除了切尔西花展之外,还有汉普顿宫花展、查茨沃斯花展、Tatton公园花展……只要前面冠上RHS的,就都是它家举办。

除了历史久远之外,王室成员不定期地来打个call,也是切尔西花展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在英国,王室就等于流量……



18年在切尔西花展参观的女王。


当然要说切尔西花展为什么能从那么多RHS花展里艳压群芳,除了这些网红式的套路外,本身也是植根于英国人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园艺文化吧。